第20章 少年雄于大明則方愈雄于大明
- 開局誅十族,朱棣你禮貌嗎?
- 迪巴拉爵土
- 2658字
- 2023-01-16 23:10:00
“方大人?”有個聲音小心的招呼道。
方愈回過頭,就看到一個賊眉鼠眼的人不知道什么時候站到了旁邊。
此人留著個老鼠胡子,精瘦精瘦的,而且他穿著官服,看起來是從那堆戶部官員里溜出來的,難道是受了姚廣孝的囑咐?
“閣下是?”方愈詢問道。
“下官是倉部司令史屬官劉是修,見過上官。”這人恭恭敬敬的行禮道。
好吧,如果方愈推辭不了的話,那他還真是方愈的手下,還真得叫方大人。
事實就是這樣,令史這樣一個朝廷直屬的戶部小史目,對方家人來說就像一只爛鞋子不屑一顧,但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是到老都達不到的目標。
比如這個劉是修。
他看年歲得有50多了,肯定比老爹方孝友大,卻還是比方愈這個令史差了兩級。
“方大人可知為何沒有流民前來應募?”劉是修問道。
呃,人家是自己溜來巴結上官的,不是姚廣孝良心發現改變了主意。
方愈搖頭不知。
不知道就好啊,劉是修心中十分歡喜。其實方愈不知道,劉是修來巴結他不是因為他級別高一點,而是因為姚廣孝那句’來貧僧這里當值'。
能夠跟在布衣國師的身邊,級別什么的都是浮云。
劉是修摸著老鼠胡子,整個一副電視劇里狗頭軍師的模樣,得意道:
“很簡單,因為給的待遇太好了,那些流民以為這里是騙人性命,所以不敢來。”
……
陳狗子腿上的傷口開始散發異味了,用手指輕輕一按能滲出紅白相間的膿血。
此刻他躺在曬干的蒿草堆上,眼睛直愣愣的看著天空。
“我想去那應募。”陳狗子說。
在他旁邊的都是和他一樣的半大孩子,大都面帶污垢頭發亂糟糟,他們有人在捉虱子、有人在睡覺,全都或坐或癱懶洋洋的。
其他人也不知聽沒聽到他的話,并不做回應。
只有和他同鄉的楊阿財不是很耐煩的道:“不是說了么?那里就是個專門掏人心肝的地方。”
“早兩天不還說是賣到城里當相公么?就是當相公我也想去。”陳狗子說。
離方家粥鋪不遠的地方早兩天豎了塊牌子,后面還坐了個面相和善的貴家少爺。
聽他旁邊那個大塊頭喊,只要能夠應募成功就包吃住,每天兩頓干的,兩頓必有一餐魚肉,每月發三十文零花。
但是只要15歲以下的小孩,超出一歲也不要。
陳狗子當時就動了心,城里也有不少來流民營招人的主家,但大多只要力氣足的大人。
要小孩要么沒有月錢,干飯魚肉就更別想了;要么就只要女孩,那是大戶人家買回去當婢女用的。
陳狗子問大塊頭招人是要做什么,是那少爺親自回答的,他說:不用你們干活,跟著我好好讀書就行了。
不用干活還有錢拿有魚肉吃!陳狗子很歡喜,當場就要摁手印跟他回去,卻被楊阿財拉住了。
他把陳狗子拉到一邊說,他從大人那里聽到,這里是把小孩騙到相公堂子里去做相公的,千萬不能去。
陳狗子問什么是相公,楊阿財答不上來,又說做相公之前先要把小弟閹了。陳狗子不想失去小弟,這才害怕了。
然后他和楊阿財一起,依然被那些大孩子指派去偷米,那天偷的是陽武侯家的粥鋪。
那家人兇的很,發現他們兩就拿鞭子抽,楊阿財跑的快,但陳狗子背上和腿上都被抽了一鞭子,火辣辣的疼。
因為受了傷擠不過別人,粥鋪的清水粥也搶不到。那些大孩子見他沒用了就不愿意叫他了,那天偷來的米也沒分給他。
兩天了,陳狗子就昨天喝了半碗清水粥,那是楊阿財搶了兩天才搶來的,分了一半給陳狗子。
陳狗子的腿越來越疼,昨晚上半夜就醒了,又疼又餓,就動了去當相公的念頭。實在要閹那就閹了吧,能吃頓干飯就行,陳狗子心想。
可是現在好像相公也當不成了,只聽到楊阿財在說:“可能是在別處招滿了,現在不招相公了,現在就是要小孩的心肝,聽說城里的財主老爺給了大價錢要用這個來和藥,吃了可以延年益壽。”
“你從哪聽來的?”陳狗子愕然道。
“都在說,反正已經去了的兩人再沒人見過他們,估計這會已經做成藥了。”楊阿財臉色有點發白,心有余悸道。
陳狗子聽完就不說話了,繼續呆望著天空,眼角的淚水卻靜靜地淌了下來。
沒指望了,陳狗子說。
第二天一早,楊阿財醒來發現陳狗子不見了,在附近找了一圈也沒看到他。
楊阿財呆呆的站了一會,拔腿就往方家粥鋪那邊跑去。
“我腿上受了傷,可以應募嗎?”一個大約十二三的小孩站在面前問道。
好啊,大清早就來了一個,方愈心中高興,站起來道:“傷的怎么樣,給我看看。”
小孩把腿上那塊臟兮兮的破布揭開,傷口的異味就散發了出來。
方愈微皺眉頭,這發炎有點厲害啊,這時代又沒有青霉素,也不知道能不能好。
“可以。”方愈點點頭,又轉過頭道:“大錘,等會你先背著他到賴大醫那里去。”
方愈指了指自己的椅子讓他先坐下,那小孩卻不肯坐,只是仰著頭問:“回去后,可以給我吃一頓干飯嗎?”
方愈笑道:“當然可以,我這不是寫了嗎?一天兩頓都是干飯,每天吃一次魚肉,每月發三十……呃,十文。“
”我只要吃干飯,一頓就行了。”那小孩像完全沒聽到似的,很認真的重復道。
方愈無奈,就看到另一個小孩氣喘吁吁的跑了過來,眼睛死盯著受傷的這個,然后大聲道:
“要去一起去!我楊阿財也去!”
要么不來,一來就來一雙,方愈自然是點頭答應了,只是這小孩一臉的悲壯是怎么回事?
把兩個小孩先送回到了方家粥鋪,方愈笑著和劉大錘說道:“那劉是修是懂流民的,把條件降了果然就有人來了。”
其實劉是修是建議方大人把月銀取消,再把每天兩頓干的改成一干一稀,魚肉什么的也不要。
但方愈覺得這樣就太過了,這些小孩一個個瘦不拉唧的,沒點葷腥撐著根本發育不起來,到時候讓他們跑1000米能跑起來嗎?
所以方愈只是把零花錢改成了十文,剛好夠買三串冰糖葫蘆(沒找到明初的數據,這是道光年間的記錄)……反正到時候把他們送到城外方家農莊里住著,他們也沒地方花錢。
你要問找這些小孩到底有什么用?先要回答另一個:世間最堅固的同盟是什么?
答案是思想同盟。
太多的歷史可以證明,思想同盟比血緣同盟和利益同盟要穩固的多,方愈不是要把這些流民變成自己勇士,而是要讓他們接受一種近代思想。
這種思想應該以簡單的自然科學為鋪墊,從中他們會開始懷疑君權神授。
就像后世巴黎市民敢于把路易十六送上斷頭臺,背后起作用的不是華麗語言的啟蒙思想,而是牛頓發現萬有引力、顯微鏡看到了微生物、環球航行的完成、富蘭克林用生命解釋雷電……一系列的發明和創造讓神學徹底崩塌。
呃,還可以拿出物種起源。
你說相信這些東西的人會相信路易十六是神子嗎?會相信皇帝是天子從而滿帶敬畏嗎?
那既然不相信,那他們就會和其他人格格不入,從而堅定的成為方愈的簇擁,甚至是同盟。
說起來麻煩的很,但方愈既沒有系統也沒有王八之氣,卻又很需要一幫具有現代思想的人來幫助自己。
以后要做的事還多著呢,王助和大錘還有方家人都能幫助自己,但他們無法真正理解意圖。
還是前頭那句話:少年強則方愈強,少年雄于大明則方愈雄于大明。
所以,就從現在開始養成唄,反正只是順手的事,方愈如是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