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聰明人的個人成長
  • (美)史蒂夫·帕弗利納
  • 11565字
  • 2022-08-02 14:34:09

第2章

世間萬物的秘密都能被你看透,只要你把足夠的愛投入其中。

——喬治·華盛頓·卡佛

個人成長的第二條基礎原則:愛。

我們知道愛是一種情緒,但愛又遠遠不止于此。你在人生中遇到的所有問題,背后其實都隱含著一個基本選擇:要什么,以及不要什么。你可以選擇與人建立聯結,或者選擇疏遠;可以選擇充分沉浸在工作中,或者選擇拖延;可以選擇接近某個人、地點、物品,又或者與之保持距離。愛的本質,就是選擇去建立聯結。

有些時候,愛是一瞬間的事。你對某個人、某個地方或者某些事情產生偏愛,但你也說不清到底為什么。總之基于某些原因,你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聯結感。也許你第一次見到某個人,就感覺你們以后會成為朋友;也許你就是對吉他這種樂器有一種特別的偏愛;又或許,你對某個地方就是能產生一種靈魂上的共鳴。你可能自己都說不清這些感覺是怎么產生的。但實際上,與外界產生聯結,這本身就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我們甚至可以說,這就是我們為什么活著。

生活中的每一天里,你都需要做出選擇。通過實際行動,你最終選擇了與什么建立聯結,以及避免與什么建立聯結。是陪伴侶聊聊天,還是去看電視?下次度假是去自己以前最喜歡的地方,還是去一個新地方?在家陪寵物,還是去參加聚會?每當你選擇了建立某些聯結,也就同時放棄了其他的所有可能性。

如果你想要清醒自主地成長,就必須做出選擇:加強哪些聯結,以及削弱哪些聯結。正是一個又一個這樣的選擇,最終決定了你度過一個什么樣的人生。長遠來看,你選擇與什么建立最多的聯結,你的生活也就是這個選擇對應的外在投射。當你對自己建立的聯結感覺良好時,就說明遵循了愛的基本原則。

接下來,我們一起探討愛的原則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聯結、交流、共鳴。

聯結

如果想要實現個人成長,你就必須學會與外部世界建立聯結。與某個事物建立聯結的含義是:你把自己的注意力投注其中,與之產生聯系。你能夠與人產生聯結,也能夠與組織、物品、地方、想法、價值觀、活動……產生聯結。

建立聯結只需要一點,就是你的注意力。想念自己的母親,思考民主,想到最喜歡的一首歌……當你把注意力投注在某個具體對象上時,就與之建立起了聯結。

你還記得小時候剛開始探索周圍世界的情形嗎?你東張西望,一些東西會吸引你的注意力。然后,你就會接近這些東西,把它們撿起來,跟這些東西玩耍……通過直接的、一手的體驗,你獲得了對周圍世界的認知。如果你不喜歡一個東西,那之后就會盡量避開它;如果你喜歡一個東西,那之后就會投注更多的注意力。有些時候,正是專注引導你進入了愛的狀態。

長大以后,我們卻常常忘了:獲得那些我們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最好的方式就是徑直走上前,與之建立聯結。我們設定了很多愚蠢的規矩,阻礙自己去接近內心真正渴望的東西。我們不能創建自己的生意,因為“風險太大”了;我們不能和那個真正吸引我們的人交談,因為自己已經處于一段關系中了;我們不能探索其他信仰,因為我們的宗教不允許……

這些“規矩”根植于恐懼和孤立。如果你選擇清醒自主的成長,那么這些東西根本沒有立足之地。你會發現,自己跟這些規矩是沖突的。如果你想遵循愛的原則,就要能夠主動和想要的事物建立聯結。當你自主地選擇和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建立聯結時,當你對自己所有的外部聯結真正感覺良好時,就是遵循了愛的基礎原則。

我有很多最好的成長體驗,都源于自己的選擇:我選擇跟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物建立聯結,即使別人不理解也沒關系。我選擇做素食主義者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有一天我突然決定,接下來嘗試一個月的素食,因為自己確實對這方面很感興趣。結果,我實在太喜歡素食的感覺了,后來就再也沒有恢復肉食。四年之后,我又進一步選擇了純素飲食(不食用任何動物制品)。

最初,我選擇與“素食”這個吸引我的理念建立聯結;后來,這個選擇又帶來了一連串新的聯結,我結識了更多持有類似理念的朋友,這讓我最終完全摒棄了自己原本不認同的飲食習慣。一些人反對我的這個決定,但對我自己來說那就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為了獲得成長,你必須擁有自由,自由地選擇和自己想要的事物建立聯結,以及和自己不想要的事物斷開聯結。別人沒法帶給你這份自由,因為這是你自己生而為人所擁有的權利。你不需要征求任何人的批準,來決定到底什么是最好的選擇。付諸行動,與自己想要的一切建立聯結,與自己不想要的一切斷開聯結,這全都取決于你自己。再一次,當你清醒自主地選擇和內心渴望的東西建立聯結時,當你對自己的所有外部聯結真正感覺良好時,也就是遵循了愛的基本原則。

交流

交流是我們表達愛的途徑。

在英文里,交流是“communicate”,前半部分“com”來自單詞“common”,原意是“共同的”。當我們和一個人交流的時候,一定會在某種程度上尋找雙方的共同點。找到共同點,這是建立聯結的基礎。

高質量的交流其實有兩步:首先,和自己熟悉的事物建立聯結;然后,逐漸延伸到不熟悉的領域。當你新認識一個人時,第一步肯定是尋找雙方的共同點(興趣、價值觀、處事態度……),正是這些共同點讓你們形成基本的信任和友誼;第二步就是從彼此的不同中得到新知,最終獲得成長。和你太過不同的人,你很難與之建立聯結;而和你太過相似的人,他們又很難讓你獲得成長。最好的關系,是有足夠的共同點作為基礎;同時,又有足夠的不同,引導彼此在新的方向上獲得成長。

最高質量的交流,是人與人之間的面對面交流。在面對面交流的時候,你不僅能聽到講話內容,而且能通過語氣和肢體語言來獲取信息。在面對面交流的過程中,你往往能夠體驗到與他人的深度聯結,這是電話或者電子郵件無法替代的。

好的溝通技巧需要花時間去學習。你練習得越多,就掌握得更好。有很多具體的技巧可以供你學習,比如微笑、某種姿勢、眼神交流,等等。但一定不要忘了,交流的最核心目的,是和另一個人建立聯結。即使你在心里定好了一個計劃,想好了怎么說服、怎么教育或者怎么娛樂對方,第一步依然是建立起彼此之間的聯結。優秀的演講家、教師、喜劇演員,這些人都會首先努力去破冰,與聽眾建立聯結;只有當聯結建立起來之后,才能進入主要環節。

真正的交流,需要人與人之間基于愛和信任的相互理解,否則就無法有效傳遞彼此的真實想法。一味地表達自身想法、認為其他人都應該理解和接受你的觀點,或者一味地傾聽、認為自己理解對方的想法,這都是行不通的。如果想要獲得真正良好的交流,表達者和傾聽者之間必須存在對彼此真實的關懷。

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夠與其他人進行真正清醒自主的高質量交流。放下自我,放下偏見,放下各種技巧;彼此真正愿意和對方建立聯結,最終實現學習和成長。一旦你體驗過這種完全開放、充滿熱愛的交流,就很難再接受其他虛偽的交流了。

共鳴

共鳴是深度聯結的感受,這種感受能讓我們產生愛的情緒。那是一種快樂的感覺,我們能夠完全展示出最真實的自己

不妨思考一下你跟另一個人的關系。所謂的關系,到底存在于哪里?它不存在于客觀的外部世界,你沒法指著一個具體地方說:我們的關系就在那里。實際上,關系是只存在于我們想法中的東西。所以本質上,你跟另一個人的關系,就是你想象出來的關系,是你的信念支撐著關系的存在。如果你不再相信這段關系,那從任何實際的角度來看,它其實就已經不存在了。現實中的一些形式(比如一份協議)可能還存在著,但人與人之間真實的聯結已經不復存在。

關系并不是任何一個外在的東西,人與人之間真正的連接僅僅存在于我們內心。當你真正理解這一點的時候,就能夠明白:關系的真正意義,在于內在自我的拓展。無論何時,無論你以什么方式進行交流,你實際上都是從不同的方向探索自己。當你感受到和某個人的共鳴時,實際上是在跟一部分的自己產生深度聯結。通過與他人的共鳴,你學會全然地愛自己。

我每天都收到很多郵件,其中大多數來自讀者。他們從來沒有跟我見過面,也從來沒有跟我進行過交談。但是,通過閱讀我分享的大量個人成長相關思考,他們感覺我就像一個熟悉的朋友,因為他們很了解我。所以,我們之間其實已經存在人與人之間愛的聯結,他們是從這樣的角度給我寫信的。很多人在第一次寫信時就會分享自己的很多事情,這些事情他們甚至都不會跟配偶說起。在他們心里,自己已經在過去幾個月甚至幾年中,和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他們感到很自然,可以跟我探討自己最私密的事情。毫無疑問,我也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珍惜這種富有愛的精神聯結。

從內在自我的角度,我發現了一些更強有力的轉變:通過把想法寫出來,我逐漸能夠對自己產生更強烈的認同,而這種內在轉變也開始逐漸投射到外部世界。人們跟我交流的時候,不再先進行膚淺的客套,而是直接深入到最重要的主題。即使青少年跟我溝通時也是這樣。

在內心里我對自己有越多的認同,在外部世界我就越能和他人建立深層次的聯結。如今,我的生活中充滿了與他人建立深度聯結的機會。過去多年的經歷讓我明白了,我們跟他人的關系,往往反映了我們內心里與很多個自我的關系。如果你無法跟他人建立良好的聯結,那很可能是因為你無法對內在的自我產生認同。當你學會在內心里感受到愛的聯結時,就會發現,跟他人建立聯結其實很簡單。

當你明白外部關系都是內在狀態的反映,就能夠清醒自主地改變看待關系的視角,進而改變外部世界的投射。如果你感到跟真實自我失去了聯結,那外部關系一定也會出現問題。如果你想讓自己跟他人的關系有更多愛,有更多接納,那就要學會去愛和接納內在不同面的自我。

愛自己是沒有條件的,是我們清醒自主選擇的結果。在人生中每一天的每一分每一秒,你都擁有自由去做出這個選擇。你不需要去滿足什么條件或者遵守什么教條。但同時,為了確保這個選擇是真正清醒自主的,你需要真正了解自己。無論真實的你隱藏著什么問題,你都值得被愛。

愛原則的阻礙因素

一些因素會讓你陷入孤立狀態,無法建立新的聯結,或者加深已有的聯結。下面就是讓你無法遵循愛原則的四個典型阻礙。

孤立型思維

當你的內心充滿阻礙想法時,就很難清醒自主地與外部世界建立聯結。在所有阻礙想法中,最糟糕的一個就是:我們每個人本質上都是孤立的個體。

孤立型思維往往會成為自證預言。內心的孤立思維會導致相應的外在行為,最終導致了孤立的結果。你往往選擇退縮,而不是充滿愛地去和別人交流;你往往選擇機械式地握手,而不是給別人一個熱情的擁抱;你往往選擇被動等待別人邁出第一步,而不是主動創造交流的機會。于是,你真的變得越來越孤獨。

你一定要明白:每個人都是完全孤立的個體,這是一個經不起推敲的論斷。當你在睡夢中時,你是不是會覺得夢中其他人跟你是分離的?但當你醒過來時就會明白,那不是真的。所有夢中的角色都是你內心的投射罷了,他們都存在于你的內心,根本不是孤立于你的存在。那么,如果你用這種思維方式去看待自己清醒時所處的世界,會怎么樣?

這世上并沒有人規定,你必須把他人看作跟自己完全割裂的存在。相反,如果把世上所有人都看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就像夢中的人物一樣——從這種視角出發,你會產生一些更奇妙的洞見。

你明白的第一個真相就是:對你來說,這世上并沒有什么陌生人。在你所處的現實中,每一個人都有著獨特的意義,每一個人都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都能帶給你一些東西。愛這世上的另一個人,也就是愛一部分的你自己;你自己的每一部分都是值得被愛的,所以在你世界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值得被愛的。愛他人和愛自己,其實是同一件事。

我在20多歲的時候,遇到了一個特別的女人。有一次我們交談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很容易就能向她敞開心扉。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但跟她在一起就是會感到非常安全,我發自內心地信任她。我們很快就變成了很親近的朋友。在此之前,我從來沒體驗過如此快地跟一個人建立如此深度的聯結。

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里,我發現她有一種獨特的能力——幾乎可以跟任何人建立起融洽的關系。原本完全陌生的人,和她交流不到10分鐘,就會開始跟她講自己的人生故事。我問她這是怎么做到的,她解釋說:她在內心深處知道,我們所有人其實是一個整體。她并不需要跟別人建立新的聯結,她只是自然進入彼此的聯結中,相信這份聯結原本就是存在的。這種思維模式讓她能夠把愛原則很好地融入自己的生活,因為她把每一個人都視為充滿愛的聯結對象。

對我來說,這是一種完全陌生的人生理念。我曾經堅信,世上的每個人都是孤立存在的個體;跟別人建立真正的聯結,這需要時間,需要共同的興趣愛好,需要足夠的包容,還需要一點運氣。有些時候人們可以建立聯結,但有些時候就不行。然而,我確實沒法對這個女人創造的一切視而不見。

最終,我學會了放下自己的猜疑。我開始想象,自己原本就是跟世上的每個人相互聯結的。保持這種狀態對我來說挺難的,但我越持有這樣的視角,它就慢慢變得越來越真實。從情感上,我變成了一個更有愛的人,結交新朋友變得比以往更容易了,我的社交生活達到了一種全新的豐富狀態。有時候我第一次見某個人,就知道我們一定會成為好朋友。我跟一些剛認識不久的人互動,幾乎是無意識的,感覺就像我們已經認識了很多年一樣。而我發現,對方也會給出很好的回應。

那個讓我把人際聯結提升到全新高度的女人,名叫艾琳。我們在1998年結婚了。她跟每個人交流的時候,就好像對方已經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無所謂對方有什么樣的頭銜,有什么樣的個性,或者有什么樣的外表。幾乎每周都會有人在電話中或者面對面地哭著向她傾訴內心,彼此之間建立深度的聯結。通過把愛原則融入自己的生命,她得以幫助別人在很短的時間里獲得極大的成長。

你其實可以很容易地與人建立聯結,只需要進入原本就存在的聯結狀態就可以了。不見得非得破冰,你可以相信人與人之間本身就沒有什么冰。在某種程度上,人與人本身就是相互聯結的。當你越來越能夠用這種視角看問題,你慢慢會發現,完全陌生的人也會愿意接近你,愿意和你交流。如果你能夠熱情地與他人建立聯結,那往往就會收到相同的回應。

保持耐心,持續練習,你完全可以獲得這種與人交流的能力。你不必為了從中受益而選擇盲目相信這種理念,你可以僅僅嘗試在腦子里進行想象。下次你和一些人在一起的時候,想象一下,那些人本質上其實已經是和你相互聯結的,想象人與人之間的愛本身就在那里,然后看看會發生什么。

對被拒絕的恐懼

對被拒絕的恐懼,往往讓原本很小的社交問題看起來就像巨大的威脅。這種恐懼會讓你感到空虛、孤獨、被孤立,失去與他人建立聯結的積極意愿,最終讓你偏離愛的基本原則。

上前一步,跟一個陌生人打聲招呼:“嗨,我叫史蒂夫,你看起來有點面熟,請問貴姓?”這有什么實質性的危險嗎?并沒有。也許對方會本能地認為你有什么目的,但通常都會讓對話進行下去。最壞的結果無非大家重新各走各的路,什么也沒發生;但最好的結果是,你可能從此認識了一個終生的好朋友。你愿意做這樣的嘗試嗎?如果你能夠保持開放心態,懷著愛心去真誠地與人交流,你往往會得到對方的回應。

如果你感到孤獨,那么與他人建立聯結才是解藥。如果你花更多時間,跟積極的、快樂的、有趣的人在一起,你就不太可能一直感到狀態低落。本質上,如果你感到失去了與他人的聯結,深層原因可能是你跟最好的一部分內在自我失去了聯結。

你是一個值得被愛的人。每當你因為害怕被拒絕而不再向外聯結,實際上就是剝奪了別人了解你的機會。其實有很多人希望和你建立聯結。人們都需要能夠理解自己的人,需要能夠讓自己感到不孤獨的人。你與他們建立聯結,其實就是給予了他們真正想要的東西。

保持開放地向外探索,有時候確實會帶來一些小風險,但長期來看你會因此受益匪淺。唯一失敗的做法,就是你放棄了去嘗試。在本書第3章和第6章,你會看到怎樣建立自己的能量和勇氣,去克服害怕被拒絕這個典型阻礙。

不兼容性

雖然人與人之間能夠建立起精神層面的聯結,但還是跟那些和自己有共同點的人交流更容易。相似的文化背景、相似的價值觀、相似的脾性,這些會有助于交流,有助于建立新聯結、加深原有聯結。如果你想在生活中建立豐富的人際聯結,一個明智的選擇是:去尋找那些能夠與自己兼容的人。尤其要關注性格特質、價值觀,以及為人處世的態度。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雖然有一個人講的每一個字你都不同意,但你還是點頭假裝同意。你知道如果選擇把話說開、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那只會招來一頓沒完沒了的指責。當我們跟價值觀不同的人交流時,這種情況就很常見。當人與人之間缺少基本的兼容性時,交流就是一種折磨。你們會產生很多誤解,遵循真實和愛的原則變成了一件很難的事。

隨著不斷成長,你的認知肯定會發生變化。這并不是什么壞事。允許自己學會放手,告別那些無法與你同頻的組織、人、職業、行為……然后,新的機會才能進入你的生活。當你決定繼續向前的時候,請帶著愛向過往道別。然后,把珍貴的記憶保存起來,開始迎接新的生活。

放棄是艱難的,但它是個人成長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你無法移除生活中那些不能兼容同頻的部分,就只能生活在一味地忍耐中,無法建立起新的聯結。結果你會更加隔絕真實的自我。忍耐不是愛的表現;恰恰相反,忍耐是拒絕愛的表現。

如果你讓生活中充滿與自己兼容同頻的聯結,一些強有力的轉變就會發生。首先,你會感受到愛的支持和鼓勵,去表達出最真實的自我;其次,對于一些原本跟你不相容的人,你也更容易與之建立聯結了,因為你知道自己有著堅實的后盾。

不要站在原地,被動等待愛的聯結進入你的生活。請走出去,清醒自主地創造它們。

缺乏社交技巧

如果你在與人交往時感到尷尬、很難跟他人建立聯結,原因也許非常簡單:你只是缺少經驗而已。像很多其他技能一樣,好的溝通技能也需要練習才可以獲得。

市面上有很多關于提升社交技巧的書,但我沒什么好推薦的,因為這些書基本都停留在比較低的“術”的層面,比如怎么開啟談話,怎么提問,怎么模仿他人的肢體動作,等等。人們使用這些所謂的技巧,只是學到了溝通的皮毛,往往讓溝通變得膚淺而缺少真誠。如果你試圖在與人溝通時使用愚蠢的、低階的各類技巧,那你只不過會變得更擅長一些無意義的談話,最終只會讓別人覺得空洞無聊。

如果你一開始建立起正確的溝通思維,那根本不用操心怎么學習微笑、怎么模仿肢體動作之類的問題。只需要少量的練習,你就能夠在不同的社交場合都感到舒服自然;而當你感到舒服自然的時候,就開始能自在地表達自我。人與人之間有效溝通的基礎,就是彼此能感到輕松自在。

當你能夠全然接納自己時,以往那種過強的自我就會消散。你不再總是想著自己好看不好看,自己的聲音好聽不好聽,別人會怎么看你,等等。你能夠完全專注于彼此討論的話題,以及此刻正與你交流的這個人。無論你是在跟一個老朋友聊天,還是在面對幾百個人演講,都是一樣的道理。那種感覺就像——你看著這場交流自然地發生。

為了提升社交技能,你需要創造條件,讓自己能發揮自然交流的風格。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先從跟你價值觀最相投、最讓你感到舒服、最有愛的人開始。先在這些人中間打磨自己的溝通技能,然后再拓展到沒這么輕松的其他群體。

舉個例子,一個年輕男孩在跟女生說話時總是很害羞,但他發現自己在游戲里跟別人交流就非常自然。在游戲世界里,他更容易讓自己遵循愛的原則,因為他本身就帶著對游戲的喜愛。那么,如果想提升跟異性交流的技能,他就可以先去認識游戲里的異性,哪怕她們在千里之外也沒關系。從這個點出發,他可以嘗試加深與他人的友誼,然后逐漸把友誼從游戲世界轉移到現實世界,比如發郵件或者打電話。當他習慣這些交流方式之后,就可以考慮加入一個本地的游戲俱樂部,嘗試和一些女生進行面對面交流。通過不斷延伸自己的舒適區,他就能慢慢拓展出自己的社交圈了。

從一個你感到合適的點開始,在這個點上,你感覺自己可以比較容易地遵循愛的原則;然后,向外擴展,建立新聯結。用這種漸進的方式,你最終能夠顯著提升自己的社交技能。每當你適應了新場景,原本的舒適區外就變成了舒適區內,你的舒適區也就得到了擴展。你可以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斷持續這個過程,永遠都不停止。你對于個人成長的持續追求,實際上就是不斷向外建立新聯結的過程。

怎樣讓自己建立更深度的聯結

下面有一些具體的、沒那么刻意的方法,你可以用來提升自己建立聯結的能力。其中一些方法能幫助你建立新聯結,而另一些則幫助你加深已有聯結。

聯結練習

通過一個非常簡單的練習,可以提升你建立聯結的能力。

首先,想象一個你愛的、熟悉的人。如果腦海里想不出固定的某一個人,那就想象一個自己欽佩或者敬仰的人。在心里想象,向這個人傳遞愛,想象你的愛就像一種積極的能量,向外流淌而出。進入你們之間本已存在的聯結中,明白你們本就是同一個生命整體中的一部分。保持這種信念一段時間,感受一下,這種感覺其實非常棒。

然后,想象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具體物品,比如一支筆。你原本對這個物品沒有任何感覺。選這樣一個觸手可及的物品,拿起來,看著它,感受你和這個物品之間本已存在的聯結,想象這個物品也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從某種層面上,你們本就是相互聯結的。想象你把心中愛的能量傳遞給它,然后說:我愛你,你很美。

這看起來可能有點奇怪,但你會發現這種感覺依然很棒。如果你能愛任何一個普通的物品,那還有什么是你不可以去愛的?

把目光保持在這件物品上,在向它傳遞愛的同時,想象你也能接收到它的回應。想象這件物品也向你傳遞愛,甚至可以想象它對你說:我也愛你。覺察自己和物品之間那種有愛的聯結,這種感覺依然很棒。

本質上,你可以向任何東西投注愛。愛不是某種意外之事。愛是一種選擇,選擇去感知我們在精神層面上與這個世界的深度聯結。愛就是能夠說出:我們都是一個整體。

說了這么多,我是讓你去愛上自己的家具嗎?當然不是。真正重要的是,希望你可以掌握一種愛的視角,通過這種視角你會發現,給予愛、收獲愛都變得更加容易了。把愛看作生命中本就存在的東西,這會讓愛變得更簡單;相反,別把愛看作某種你需要從無到有去創造的東西。

時空穿梭冥想

這是我最喜歡的冥想練習之一,相信你也一定會喜歡。

首先,找一個讓你感到放松的地方,躺下來,或者舒服地坐下。閉上雙眼,調整呼吸。想象自己正在一個房間里,中間有兩把椅子相對著擺放。你坐在其中一把椅子上,而對面坐著的是五年后的你。他知道接下來五年里你將經歷的所有事情。你可以跟他交談,向他提任何想問的問題,然后傾聽答案。

然后,五年后的你離開,五年前的你走進來,還是坐在對面的椅子上。此時的你,就是對方未來的樣子。花一點點時間,回憶過去五年里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五年以前你的生活是什么樣子?想象一下,過去的你向現在的你詢問,這五年里發生了什么,他的生活變成了什么樣子?然后你做出回答,帶著同情、理解和肯定。告訴五年前的自己,接下來會出現怎樣的挑戰。但最終,你都挺過來了。

最后,想象未來的你重新進來,房間里有三個不同時間的你。想象你的身體開始發出光芒,慢慢變得透明,你在不同的自己之間穿梭。最終,過去的你、現在的你、未來的你,三者合而為一,融入一道光。這個時候,你的內心會涌起強烈的情感。這就是此刻真實的你,過去、現在和未來組成的真實的你。

如果你以前從來沒有冥想過,那我建議你至少嘗試一次“時空穿梭冥想”,它會讓你意識到:你不僅僅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人,隨著時間一直往前走;你其實擁有一些永恒的、本質的東西,并不會隨著時間而改變。當你擁有了這樣的覺察,當下的焦慮就會慢慢減弱,隨之而來的是對自我價值的認同感,以及與這個世界的聯結感。

分享

與他人建立聯結的最簡單方式,就是向他們分享一些東西。分享一次談話,分享一次經歷,分享一個故事,分享一個笑話,分享一頓美食,分享一個游戲,分享真實的自己。在人生中有無數次機會,我們可以跟其他人分享有趣的時光。

不要害怕去做一個發起者。有時候,你發起一個午餐邀請,對方可能并沒有接受。別因此而封閉自己,去邀請別人就好了,一定會有人更歡迎你。

一種常見的分享方式,就是跟別人共同參與到一個具體的事情中,比如一次約會、一次聚會或者一次度假。這些都會創造長久的記憶,加深人與人之間的聯結。分享產生信任,而信任推動產生更強的聯結。

快進

如果你想跟一個剛認識的人發展出更深度的聯結,一個方法是,你可以在心里想象“快進”你們的關系。花上幾分鐘,想象你們已經是認識多年的好朋友了。根據你對這個人的了解,想象你們未來的相處會是什么樣子。比如說,你知道他/她喜歡高爾夫,那不妨想象你們會在一起打很多次高爾夫,在你們最喜歡的球場上度過很多美好時光。想象你們之間的聯結變得更強。如果你這樣做,下次你見到他/她時會有一種感覺,好像你們之間的友誼已經變得比以前更深一些了,而對方也很可能會產生相同的感受。

“快進”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思維工具,你可能一直在使用卻沒有意識到。比如,想象跟自己喜歡的人之間可能的未來,這是我們常做的“白日夢”。但實際上,你也可以主動使用“快進”思維,跟一個新認識的人產生更有愛的聯結,無論是朋友、約會對象還是生意伙伴,都可以。

直接表達

這個方法需要一點勇氣,然而一旦發揮作用會極其有效。直接表達,就是直接向對方傳遞你的好感。在一次交談中,你可以直接說:“你知道嗎,你是一個非常棒的朋友。”

除非你們之間有某些特殊矛盾,否則對方幾乎一定會給你友好的回應。當坦誠開放地表達出自己的好感之后,你可能會發現,你們之間的聯結會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在親密關系的早期,我就向艾琳做過這樣的表達。之前我們幾乎還沒有過什么正式的約會,但有一天晚上我們打電話時,我對她說:“艾琳,我想讓你知道,我非常喜歡你。雖然我們還沒有過正式的約會,但我已經在想如果我們成為男女朋友會是什么樣子。你覺得怎么樣?”

幸運的是,她說自己也有相同的感覺。通過這樣一次簡單直接的表達,我們大大推進了兩人之間的關系,彼此有了更多的關懷、信任以及親密感。

如果這種直接的方法讓你感覺不太舒服,那你完全可以選擇委婉一點的方式。一次握手或者一個微笑,都可以是對彼此關系的一種很好的確認。

欣賞

還有一種與他人建立聯結的方式,就是發自內心地表示欣賞。

贊美對方最近取得的成就,指出對方身上讓你欽佩的某個天賦或技能,或者就僅僅是分享對方打動你的某個小細節。請注意,只有在贊賞發自內心時才能這么做。永遠不要為了操縱別人而進行虛偽的贊賞。

我曾經參加過頭馬國際演講協會,它在全世界有上千家俱樂部,專注于幫助人們提升溝通和領導能力。在頭馬俱樂部的常規聚會中,每個演講者都會受到其他成員的正式評價。大家有一個常用的評價方法,叫作“三明治法”:首先,你要告訴對方自己喜歡他演講中的哪些地方;然后,提出一些改進建議;最后,再以贊揚和鼓勵作為結束。

這是一種給別人反饋的好方法,也促進了俱樂部成員之間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對他人進行贊賞已經成了頭馬聚會的一部分,這確保了每一位演講者都能得到他人的某些贊賞。

我發現,在極少數情況下,某個成員可能會做出過于嚴苛的批評。哪怕這個批評是客觀的、有道理的,這樣的行為依然會給氛圍帶來消極的影響。當大家都專注于積極方面時(比如彼此贊賞,分享有趣的事),我會感到大家之間的聯結更緊密了。每次離開的時候,我都會感覺振奮,受到了鼓舞和支持。

感恩

建立聯結的最后一種方法,就是對他人心懷感激。

有時候你很容易就能產生感激之情,比如想象一下:如果沒有他/她,你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如果這個人永遠地離開了你,你會失去什么?思考一下這些問題,注意自己會產生怎樣的想法。

你可以把感恩心態用在更大的范圍。你的家人、社區、國家,甚至整個地球……你擁有很多東西,哪些讓你心懷感激?如果沒有這些,你會失去什么?

很多人把拉斯維加斯看作“罪惡之城”,總是把這座城市和賭博等壞事聯系在一起,但我選擇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它。就是在這座城市里,我和艾琳買下了人生中第一棟房子,建立了成功的事業,認識了很多非常棒的朋友。懷著對這座城市的感激之情,我發現自己很容易就能和這里的人們建立聯結,因為我們之間有著共同的紐帶:我們都是這座令人驚奇的、充滿活力的城市的居民。

如果你對所在的社區心懷感恩,就會發現,跟社區中其他居民建立聯結將變得非常容易。這就是強化彼此之間原有聯結的一種有效方式。

——

愛的原則,就是讓你持續發掘真實自我的原則。遵循愛原則,你向外拓展,與人交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深化與外部世界的聯結。你越能夠與外部世界建立良好聯結,就越好地遵循了愛的基本原則。

感覺自己是孤立存在的個體,這是一種錯誤幻覺。請把各種不同的外部關系看作內在真實自我的投射;總有一天你會明白,所有外部關系的真正意義,都是讓你學會從內而外地愛你自己。你和他人的每一次交流,本質上都是在探索自身的清醒意識,因為那是你所有外部關系的真正存在之處。當你學會愛世上的一切,也就真正把愛的原則融入了自己的人生。本質上,愛別人和愛自己其實是同一件事,而并非相互分離。

如果你發現自己難以向外拓展、主動與他人建立聯結,不用擔心。個人成長的其他原則會幫助你提升行動能力,特別是下一章要講的原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旗| 云梦县| 南岸区| 大同市| 山东| 墨竹工卡县| 海原县| 玛多县| 竹山县| 南郑县| 丹棱县| 佛冈县| 洞口县| 金昌市| 延安市| 镇江市| 龙州县| 夹江县| 酉阳| 胶州市| 沧源| 沂南县| 常山县| 台前县| 资兴市| 桦甸市| 崇仁县| 土默特右旗| 陈巴尔虎旗| 互助| 红桥区| 大兴区| 临夏市| 石阡县| 中西区| 石屏县| 胶州市| 沙雅县| 定远县| 吉安县| 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