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康奈爾筆記法
我力薦的第一個方法叫作“康奈爾筆記法”(Cornell Note-taking Method),由美國康奈爾大學的教授Walter Pauk在其著作How to Study in College中首次介紹,并在此后的半個多世紀里漸漸風靡全球。在耶魯大學讀本科時,我第一次從寫作中心輔導老師那兒接觸到康奈爾筆記法,而身邊的同學中也不乏這個方法的擁躉。
康奈爾筆記法是一種系統、完整的方法,涵蓋了從課堂記錄到課后復習的全過程,特別好用!讀到這里,你是不是特別想學會這種方法呢?別著急,下面就是具體的使用步驟。

“康奈爾筆記法”示意圖
首先,將筆記本分成三個部分,我把這三個部分總結為“右大左小下長”。右邊部分占整個頁面70%的空間,叫作“主欄”;左邊部分是“提示欄”,下邊部分是“思考欄”,這兩部分各占整個頁面15%左右的空間。當然,大家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把紙面設置成“左大右小下長”。
將整張頁面劃分好后,我們便可以開始康奈爾筆記法的第一個步驟。以下是我列出的五個以“R”開頭的單詞,因為康奈爾筆記法還有一個別名,叫“5R筆記法”。這五個以R開頭的單詞,也分別對應了康奈爾筆記法的五個關鍵使用步驟。也許你還不認識這五個單詞——沒關系,記住它們對應的中文意思就可以了。
Record(記錄)
第一個R是“record”,記錄。上課聽講時,我們在右邊的“主欄”中實時記錄老師講課的內容,著重參照課堂板書記下新知識點和案例,但無須逐字逐句“聽寫”老師的上課原話。所以這一步理解起來很簡單,就是同學們最熟悉的“上課記筆記”。
Reduce(簡化、簡寫)
第二個R是“reduce”,簡化、簡寫。下課后盡快抽出10~15分鐘,復習上課時在主欄記錄的筆記內容,再將里面最核心的知識點提煉出來,以關鍵詞、關鍵短語和短句的形式寫入左邊的“提示欄”中。這也是康奈爾筆記法從課上延伸到課下的第一步。
Recite(背誦、記憶)
第三個R是“recite”,背誦、記憶。在這一步我們該做什么呢?顧名思義,要通過一定的記憶工作,完成對課堂所學的復盤和鞏固。在上課當天結束前,再次抽出10~15分鐘,拿出筆記本,用手遮住主欄,只看副欄中的關鍵摘要,然后盡可能完整地復述并記憶課堂內容。
Reflect(思考、回顧)
第四個R是“reflect”,思考、回顧,也是第三個步驟——recite的延伸。在這個環節只需做一件很簡單的事:把自己的聽課隨感和上一步復習筆記時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寫在頁面下方的“思考欄”里。
Review(復習)
第五個R是“review”,復習。在聽課后的幾天里,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n次、每次10~15分鐘的筆記復習。這里的“n”完全由你決定,如果在經過前面幾步后對課堂所學仍然掌握不好,則可以多次復習;反之,則可以“一遍過”。復習時,盡量先看“提示欄”里的關鍵知識點摘要,努力回憶相關內容,之后再回到“主欄”,仔細回顧全部知識點和對應的細節。我更建議大家把康奈爾筆記本和教材、習題集、試卷結合起來復習,盡力避免遺漏知識弱點和盲點。關于復習的詳細方法可以移步第一章“科學復習,夯實完整知識體系”部分。
可以說,康奈爾筆記法是我自己用得最順手的一種方法。從做隨堂筆記,到課后及時整理歸納,再到之后多次循環復習,每完成一次這個過程,我都會覺得特別踏實、安心。要不,你也試試?
如果你覺得康奈爾筆記法有點復雜,或者沒空做那么多步驟,還可以試試康奈爾筆記法的簡化版——“關鍵知識點記錄法”。這種方法把頁面分成了左右兩部分。我一般習慣把占頁面80%的“課堂筆記區”放在左邊,20%的“課后關鍵知識點提煉+復習區”放在右邊。下面是這種方法的示意圖和簡單講解。

“關鍵知識點記錄法”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