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記憶,更快、更牢地掌握知識點

在古詩詞、歷史事件,或者數理公式的記憶上,不少同學都曾遭遇上圖中這些煩惱。
有些同學在考前臨時抱佛腳,抓耳撓腮地抱著書死記硬背,到了考場發現題目似曾相識,答案卻怎么也想不起來。
有些同學背單詞,完全就是舉起書一個一個機械地往下背,背到一個詞就重復讀幾遍,比如“apple,apple,蘋果,蘋果,apple,蘋果”,然后就覺得大功告成了。結果過一會兒再看,發現基本忘光了!因為一而再,再而三地記不住,不少同學就進入了自我否定的惡性循環,最后甚至放棄了。
事實上,我們絕大多數人(當然也包括LEO學長自己)都不是天才,做不到過目不忘是很正常的。不過,記東西雖然著實令人頭大,但如果掌握了好方法,就能事半功倍。一旦把知識點記牢了,無論如何都別因為畏難而輕易放棄,知道嗎?
從小學一年級到哈佛碩士畢業,我記了將近二十年的知識點,從數量上來說,可以說是海量了。背東西有意思嗎?實話實說,當然不好玩啦!但面對枯燥的記憶任務,我總會提醒自己:咬牙頂住,絕不退縮。
同時,LEO學長還總結了能讓記東西不那么“難熬”的三大關鍵:
第一個關鍵,要努力把記憶過程趣味化,加入一些生動和有趣的元素。只用眼看、用嘴念是非常枯燥的方式!
第二個關鍵,把表面看上去散亂無規律的東西努力串聯起來,變個體為整體,做有規律的整塊記憶。
第三個關鍵,盡量借助自己已經熟悉、知道的內容去記憶新知識點,以舊帶新。
下面,我就基于這“三個關鍵”,逐一講解自己最習慣使用的五大記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