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關于積極的練習:一生必讀經典《羊皮卷》,鼓舞上萬人的心靈饗宴
- (美)奧格·曼狄諾
- 1697字
- 2022-07-22 17:30:21
擁有一個明確的主導目標
奧里森.馬登認為,實現目標并沒有多少秘訣,但如果真的要給實現目標找個訣竅的話,那就是擁有一個明確的主導目標。一個人要想成功,首先就是要制定一個明確的主導目標,這個目標統領著其他的目的──一個居高臨下、勢在必行的最高原則,要求絕對的承認和執行,絕對不能出現任何的不服從。在有了主導目標之后,可以再根據情況制定分期目標,一步步走好每一段路,一步步向主導目標邁進。這樣做的話,要獲得成功就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了。
比賽爾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顆明珠,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旅游者來到這里。可是在肯.萊文發現它之前,這里還是一個封閉而落后的地方。這里的人沒有一個走出過大漠,據說不是他們不愿離開這塊貧瘠的土地,而是嘗試過很多次都沒有走出去。
肯.萊文當然不相信這種說法。他用手語向這里的人間原因,結果每個人的回答都一樣:從這里無論向哪個方向走,最后都還是轉回出發的地方。為了證實這種說法,他做了一次試驗,從比塞爾村向北走,結果三天半就走了出來。
比塞爾人為什么走不出來呢?肯.萊文非常納悶,最后他雇傭一個比塞爾人,讓他帶路,看看到底是為什么?他們帶了半個月的水,牽了兩峰駱駝,肯.萊文收起指南針等現代設備,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十天過去了,他們走了大約八百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們果然又回到了比塞爾。這一次肯.萊文終于明白了,比塞爾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認識北斗七星。在一望無際的沙漠里,一個人如果憑著感覺往前走,他往往會走出許多大小不一的圓圈,最后的足跡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狀。比塞爾村處在浩瀚的沙漠中間,方圓上千公里沒有一點地標參照物,若不認識北斗七星又沒有指南針,想走出沙漠,確實是不太可能的。
肯.萊文在離開比塞爾時,帶了一位叫阿古特爾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訴這位青年,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著北面那顆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爾照著去做,三天之后果然來到了大漠的邊緣。阿古特爾因此成為比塞爾的開拓者,他的銅像被豎在小城的中央。銅像的底座上刻著一行字: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就像比賽爾當地的人們不知道北斗七星所以才走不出沙漠一樣,如果我們的人生沒有明確的主導目標,我們永遠只能站在原地轉圈圈。只有設定了明確的目標,我們的人生旅程才會清晰不盲目,我們才不會虛度光陰。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組織三組人,讓他們分別向著十公里以外的三個村子前進。
第一組的人既不知道村莊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遠,只告訴他們跟著向導走就行了。剛走出兩三公里,就開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時候,有人幾乎憤怒了,他們抱怨為什么要走這么遠,何時才能走到終點,有人甚至坐在路邊不愿走了;越往后面,他們的情緒就越低落。
第二組的人知道村莊的名字和路程有多遠,但路邊沒有里程碑,只能憑經驗來估計行程的時間和距離。走到一半的時候,大多數人想知道已經走了多遠,比較有經驗的人說:“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擁著繼續往前走。當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時候,大家情緒開始低落,覺得疲憊不堪,而路程似乎還有很長。當有人說:“快到了!”、“快到了!”大家有振作起來,加快了行進的步伐。
第三組的人不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都有一塊里程碑,人們便走邊看里程碑,每縮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陣的快樂。行進中他們用歌聲和笑聲來消除疲勞,情緒一直很高漲,所以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
心理學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當人們的行動有了明確目標的時候,并能把行動與目標不斷的加以對照,進而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進速度與目標之間的距離,人們行動的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就會自覺的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到達目標。
正像奧里森.馬登所說的,積極而明確的主導目標所帶來的力量將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徹底的改變一個懶惰無能、胸無大志、游手好閑、一無是處的人。就好像他身體內的某種神圣力量開始起了作用一樣。這種力量就像愛情的力量,可以把一個不修邊幅、性格粗暴的人變成一個整潔的、溫柔的、非凡的人。
當一個明確而又堅定的主導目標在一個人體內蘇醒的時候,這個人就會煥然一新,就會創造出奇跡,不信,你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