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關于積極的練習:一生必讀經典《羊皮卷》,鼓舞上萬人的心靈饗宴
- (美)奧格·曼狄諾
- 2742字
- 2022-07-22 17:30:20
使他人感到自己不可或缺
現實生活之中,有很多人都會出現交際上的障礙。那是為什么呢?
讓我們去觀察一下他們吧。這樣的人雖然年齡、性別、愛好等等很多方面都不同,可是他們都有著一個相同的特點,那就是喜歡自我表現。他們總是選擇在別人面前夸大自己,吹噓自己,強調自己的重要性以及自己的不可或缺。在每一次事情成功之后,他們總在強調自己做出了多么偉大的貢獻,或者是有多么偉大的功勞。
事實上,他們完全忘記了一個交際之中的重要原則,那就是:令別人覺得自己是重要的。
讓你身邊的人覺得愉悅吧!這并不會花費你什么代價,可是卻會帶給他們快樂。
那一次我去紐約第三十二街和第八道交叉口處的郵政局郵寄自己的一封掛號信。排隊等待的人很多,那位可憐的營業員一定覺得這份工作很枯燥了──年復一年的秤重、拿郵票、找零錢、寫收據──他的臉上滿是疲倦和無聊。于是我在心里自言自語:“我希望能夠讓他喜歡我。當然,要讓他喜歡我的話,我一定得說一些好話了──不是關于我自己的,而是關于他的。”、“可是,他又有什么地方是值得讓我稱贊的呢?”我深深為難,不過,當我排到他的面前時,我馬上找到了話題。
他疲憊的為我的信件秤重。這時候,我發自真心的對他稱贊:“你的頭發真棒!我希望自己也能有這么有光澤的頭發。”
他愣了愣,接著臉上顯出微笑,謙虛的回答:“啊,真不好意思呢。不過說老實話啊,它已經沒有從前那么好了。”他的情緒開始好起來,我和他聊了幾句,在臨走的時候,他對我說:“從前的時候大家都會夸獎我的頭發呢!”
我敢打賭,在午餐休息時間,這位先生肯定會多看自己的頭發幾眼,面帶微笑,腳步輕快;而當他回家之后,也一定會將這件事情告訴他的太太,并且照著鏡子自語:“啊!多么帥氣的頭發啊!”
當我在一次演講之中提到這件事情時,一位聽眾問我:“你想要從這個人身上得到什么呢?”
請允許我反問吧。我會想從那人身上得到什么?或者說,我能夠從那個人身上得到什么呢?為什么我們會如此自私,只有需要從他人身上得到什么好處的時候才會去向他人表示一點贊賞或者一些真誠的感謝──如果我們的靈魂如野生的酸蘋果一樣狹小不堪,我們又能指望自己心靈有多么豐富?
不錯,我曾經希望在那位老先生身上得到一些東西,而且我也得到了──那就是助人的快樂──不值分文,但是千金不換。
人類的本質決定了這種生物和其他動物的區別,那就是──對別人肯定的渴望。所以在我們交往的行為之中同樣存在著一個重要的法則──時刻讓別人感覺到自己的重要。只要我們能夠遵從這個法則,并在和他人交往的時候做到這一點,就會得到許多友誼以及永恒的快樂;但是,如果我們破壞了這個法則,就不免要招致麻煩。正如前面曾經提到的著名哲學家約翰.杜威所說的那樣:“人類本質里最深層的驅動力就是希望自己具有重要性。”
許多古代先賢都曾經深刻思考過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問題,而得到的答案也驚人的一致──不論是波斯的所羅亞斯特、東方的孔子、道教始祖老子、印度的佛陀……他們都在講述一個同樣的道理──想要使別人如何對待自己,必須得先同樣對待別人。
我知道,每個人都從心里希望得到朋友們的認同,希望別人明白自己的價值;我們希望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讓大家覺得自己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我們不喜歡那種廉價的、輕飄飄的恭維,我們喜歡出自真誠的贊美……是的,我們需要什么,在心里都非常清楚。
可是,你是否知道應該如何得到這些呢?去遵循這個古老的定律吧──希望別人如何對你,首先要同樣的對待別人。不要去挑剔時間、地點,你要每時每刻都這樣去做。
打個比方,當你在餐廳里點餐,女服務生送來的不是你想要的炸薯條而是洋芋片的時候,何妨微笑著說:“對不起,我不想麻煩你,可是我還是比較喜歡炸薯條。”這一點也不麻煩,而她也會微笑著向你致歉,并迅速的為你調換。
沒錯,我們可以使用許多日常用語來打破日常生活中的單調和忙碌,打個比方,“對不起,麻煩你……”、“能不能請你……”、“請問……”這些一點都不麻煩,卻能夠使你的生活煥然一新。
讓我們再去看看一個十四歲羞怯的男孩子的故事吧。
這個故事來自加州的羅納爾德.羅蘭。他是一個手工藝班的美工教師。故事的主人公是他的初級手工藝班的學生,他叫克里斯,是一個文靜、害羞的男孩子,平時很少能夠引起教師們的注意。
有一天,羅納爾德看到他正在閱讀課本,就走過去和他說話,問他喜不喜歡現在所上的課程。可是,這個孩子的情緒突然之間起了很大的波動,他開始抽泣,哽咽的詢問:“先生,你的意思是說我表現得不夠好對嗎?”
“當然不是!”羅納爾德非常驚異,連忙否認,“我是想告訴你,你做得已經足夠好的了。”
那個下午,當課程結束的時候,克里斯抬起頭,走到自己教師的面前,堅定對他說:“謝謝你,羅蘭先生!”
這一幕使得羅納爾德明白了人們內心之中自尊的重要,從此,他一直都不忘記在自己的心中提醒自己,每一個自己教授的學生,都是同等重要的。他甚至在教室的前方懸掛標語來使所有人時時自我勉勵,那標語上寫著:“你是重要的!”
這是一個不可否認卻總會被我們忽略的事實:每個人在自己的心中都會認為自己某一個方面比別人優秀,所以,要打動他們的最好方法就是巧妙的表現出你正在衷心的認為他們很重要。
唐納德的一個贊美為他贏得了寶貴的友誼和禮物,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唐納德是紐約一家園藝設計和保養公司的負責人。一次,他為一位有名的鑒賞家做庭院設計。這位屋主向他做了一些簡單的交代,告訴他自己想要在什么方位栽種一片石楠以及杜鵑。
這時候,唐納德憑著自己對他的一些了解,開口和他聊天。
“先生,我想我知道你有一個愛好。”唐納德說,“你養了很多漂亮的好狗啊。我要是沒有記錯的話,每一年在麥迪遜廣場花園的犬類展覽中,你都能夠拿到好幾個藍帶獎呢。”
這位鑒賞家先生高興起來,他回答唐納德:“是的,我從飼養牠們中得到了不小的樂趣,我能邀請你去參觀我的寵物朋友們嗎?”
于是他花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來帶領唐納德參觀自己的犬舍、曾經得到的獎項,還仔細的向唐納德說明血統對狗的外貌和智慧的影響。
最后,他問唐納德:“那么你有小孩子嗎?”
“是的,一個調皮的八歲小孩。”唐納德回答。
“他會喜歡一只小狗嗎?”
“我想是的。”
“那么我將送給他一只。”鑒賞家向唐納德這樣宣布。
他本來想要告訴唐納德怎么樣飼養小狗,可是又停了下來。“飼養小狗其實是很繁瑣的事情,你大概不能記得很清楚吧。我來寫一份詳細的說明給你吧。”
他送給唐納德一只血統純正、價值好幾百美元的小狗和一份詳細的飼養說明,還在百忙之中擠出將近兩個小時與唐納德談話,而這一切,完全是因為唐納德衷心的贊美他的成就和愛好。
“和人們談論他們自己,他們會愿意談上幾個鐘頭。”這句話出自那位曾經統治著大英帝國的狄斯萊利。
所以,如果你要是想得到別人的喜愛的話,你須得牢記第六大原則:使他人感到自己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