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家庭法律看圖一點通(案例插圖版)
- 維權幫
- 1206字
- 2022-08-02 15:27:58
16.被家暴者應如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案例背景
孫某與丈夫金某是經人介紹認識的,兩人相識不久就領證結婚了。一開始,丈夫金某對孫某還是挺好的,但自從他們的女兒出生后,金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總是動不動就對孫某拳打腳踢;即使女兒在旁邊,只要金某氣不順,也會對孫某拳腳相向。一次,孫某晚回家半個小時,金某對其又打又罵,女兒跑過來阻攔,也被金某打傷了。孫某的好友王某得知了孫某這些年被家暴的遭遇,建議孫某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或向當地居民委員會求助。
學法有疑
被家暴者應如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法律講堂
本案中,孫某長期遭受著丈夫金某的家庭暴力,作為家暴的受害者,其或者其近親屬可以通過向金某或孫某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等單位投訴、反映或求助、向公安機關報案、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或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等方式,來保護孫某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為了保護被家暴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我國法律明確規定,遭受家庭暴力的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向其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等單位尋求幫助,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而有關單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訴、反映或者求助后,應當給予幫助并進行處理。如果單位、個人發現正在發生的家庭暴力行為,也有權及時進行勸阻。當然,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也可以選擇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來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如果當事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等原因無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其近親屬、婦女聯合會、居民委員會等可以代為申請。
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
第十三條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等單位投訴、反映或者求助。有關單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訴、反映或者求助后,應當給予幫助、處理。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單位、個人發現正在發生的家庭暴力行為,有權及時勸阻。
第二十三條 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當事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強制、威脅等原因無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其近親屬、公安機關、婦女聯合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救助管理機構可以代為申請。
一句話說法
家庭暴力不僅會使被家暴者身體權利受到侵犯,而且還會使其精神遭到嚴重的摧殘;同時,會營造一種不和諧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身心成長十分不利。為了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維護和睦的家庭關系,我國專門出臺了《反家庭暴力法》,該法律明確規定了被家暴者可以通過向所在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單位求助、向公安機關報案,或向人民法院起訴,再或者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等方式,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