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釋論:條文縷析、法條關聯與案例評議
- 蔡穎雯 秦英
- 2330字
- 2022-08-01 19:32:11
第一千零五十六條 【夫妻姓名權】
夫妻雙方都有各自使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本條來源
《婚姻法》第十四條規定:“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立法演變
一審稿第八百三十三條規定:“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二審稿第八百三十三條規定將“各用”修改為“各自使用”。
征求意見稿同二審稿,無修改。
條文釋義
本條是關于夫妻姓名權的規定。
一、概述
第一,夫妻締結婚姻關系后,妻或夫(尤其是贅夫)有獨立姓氏的權利。配偶各自有無獨立的姓氏權,是關系配偶有無獨立人格的標志之一。夫妻之間權利的形式平等應與實質平等相統一,沒有形式平等,實質平等亦難保障。為保障配偶各自的人格獨立,尤其是保障妻的獨立人格,夫妻應有獨立的姓氏權,不能將妻從夫姓(同姓說)或妻冠夫姓(冠姓說)而使夫妻一體主義,避免妻對夫的人身依附關系,故1950年婚姻法就廢除了妻隨夫姓的封建傳統,實行了夫妻姓氏權的完全平等(即別姓說)。
第二,夫妻雙方都有各自使用自己姓名的權利。男女雙方在婚姻關系成立后,都可以保持自己姓名的獨立性。公民的姓名權任何時候都受到法律的尊重和保護,不因結婚而喪失這項權利,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中的任何一方都有權利使用或依法改變自己的姓名,他方不得干涉,也不得盜用或冒用對方的姓名。此外,夫妻各自的姓名權也不受彼此扶養關系的影響,不受女方成為男方家庭成員或男方成為女方家庭成員的影響。婚姻法平等地保護夫和妻各自的姓名權,或是共同選用第三姓氏,均為法律所允許。夫妻婚后是否改姓,已不能成為評判夫妻地位的標準,不能因此歧視他人的人格,這體現了我國配偶的獨立人格。
二、主要內容
(一)姓名權的定義
人的名字在法律上的正式稱謂為“姓名”。姓名是公民的特定化標志,是公民的“符號”。有了姓名,就便于與其他人區別開來。《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姓名權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決定、變更和使用自己姓名并排除他人干涉或者非法使用的權利。
(二)姓名權的內容
1.姓名決定權。
姓名決定權是指自然人決定其姓名的權利。為自己命名是自然人的基本權利之一。人可以自己決定隨父姓或者隨母姓,也可以采取其他姓或不要姓,也有權決定自己的名。
2.姓名變更權。
姓名變更權是指自然人變更其姓名的權利,這一權利來自姓名決定權,也是姓名決定權的應有之義。
3.使用姓名權。
使用姓名權是指自然人依法使用自己姓名的權利,包括自己使用、不使用和禁止他人使用的權利。
(三)關于夫妻姓名權的規定
我國夫妻姓名權的具體含義是:
第一,夫妻各用自己的姓氏,既不一方隨另一方姓,也不一方冠另一方之姓。其重點在于徹底推翻“妻隨夫姓”的陋習,賦予已婚婦女以獨立的姓名權,維護婦女的獨立人格。
第二,夫妻姓氏權的平等,也意味著雙方人格的真正平等,既不歧視婦女的獨立人格地位,也不歧視贅夫的獨立人格地位,贅夫也有獨立的姓氏權。
第三,法律作這樣的規定,并不妨礙配偶雙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就姓名問題作出約定,并通過約定,女方可改姓男方的姓,男方也可以改姓女方的姓。
第四,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的姓名權得獨立行使,依法可以使用自己的姓名、改變自己的姓名。
1950年《婚姻法》第十一條規定:“夫妻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廢除在姓名問題上歧視婦女的舊法,代之以夫妻在姓名權上完全平等的規定。1980年婚姻法重申了這一規定。這次修改婚姻法,仍然保持了原來的規定。這個規定的實際含義是指,婦女結婚后有權使用自己的姓名,主要是保護已婚婦女的姓名權。同樣,如果結婚后男方到女方家落戶的,男方也不必改變自己的姓名。當然也并不排除當事人結婚后自愿選擇姓氏,因為自然人都有姓名權。由于1950年婚姻法的實施,婦女結婚后仍然使用自己姓名已成為習慣。2001年婚姻法繼續這一規定,仍然體現了男女平等。另外,我國婚姻法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這一規定否定了子女只能隨父姓的舊傳統,在子女的姓氏問題上,同樣體現了男女平等的精神。
法條關聯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解釋》
……
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還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公民原則上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
(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
(三)有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少數民族公民的姓氏可以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現予公告。
案例評議
韶關市曲江區樟市鎮西約村委會曲斗村民小組、廖永某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案[3]
◆裁判規則
一審法院認為,曲斗村分紅方案違反《婚姻法》第九條、第十四條和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屬于違法。曲斗村民小組上訴主張出嫁女不能享有分紅權。二審法院認為,曲斗村以歐作某及其子女不改姓廖,不符合《曲斗村分紅方案》第三條的規定為由,對廖永某、歐作某等人不予分配分紅款,違反了法律規定,本院不予支持,從而駁回其上訴。
◆評議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第一千零五十六條是關于夫妻姓名權的規定,其是指婚姻當事人的姓名權不受婚姻關系的影響,男女雙方在婚姻關系成立后,都可以保持自己姓名的獨立性。公民的姓名權任何時候都受到法律的尊重和保護,不因結婚而喪失這項權利,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中的任何一方都有權利使用或依法改變自己的姓名,他方不得干涉,也不得盜用或冒用對方的姓名。本案中,曲斗村村民小組以“嫁出之女一律不分”“廖永某的孩子不改姓廖,不應參加分配”等違反《婚姻法》第九條、第十四條和第二十二條的規定的村民自治行為為由主張不應對其進行分配,是濫用村民自治權的行為。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人格權編解讀
- 最高人民法院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釋(二):理解適用與實務指南
- 中國知識產權指導案例評注(第十一輯)
- 你知道我的迷惘:商業倫理案例選輯
- 民法典司法解釋與權威案例指引全書(下卷):含司法解釋新舊對照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法律適用與案例指引
- 人民法院民商事指導案例與類案裁判依據叢書:合同糾紛指導案例與類案裁判依據
- 法醫告訴你
- 暢所欲言:劉暢律師解析婚姻情感罪案20例
-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制度精義與條文評注(上冊)
- 房屋拆遷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管理條例》釋義
-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釋義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 中國法院2016年度案例:買賣合同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