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可怕的現實:絕大多數人的思考是自動忽略目標的

你聽到這句話:“像算盤珠子一樣,撥一撥,動一動”,你腦海里會有怎樣的畫面?這個人很慵懶?沒上進心?那再看看這句話“指哪打哪”,你腦海里會有什么畫面?執行力很好?很果斷?很有沖勁?

不知道你怎么看,我倒覺得這2句話是一個意思。“像算盤珠子,撥一撥,動一動”,言外之意就是,你不撥,它不動。為什么不動呢?他沒有動力。“指哪打哪”感覺上好像比算盤珠子的形容更積極,本質上其實一樣,因為還有后半句,如果哪都不指呢,那哪兒都不打吧。為什么不打?因為沒有目標,唯一的目標就是你指的地方,你不指,目標就沒有了。

這2句話,估計是大多數人做事的思考模式,是典型的“推式”思考,要被指派和分配,如果一旦缺少指引,就像在森林中失去了指南針,在浩瀚大海中失去了羅盤。但如果你關注目標O,或者是主動嘗試去挖掘目標,則有可能形成“拉式”思考,不需要別人指派,你很清楚應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做?

“指哪打哪”多用在軍事上,我們就用一個經典的案例來進一步說明“拉式”和“推式”思維的差異。

特拉法爾加海戰是一次經典的戰役。此次戰役中的指揮者正是歷史上著名的一對“冤家”——英國的海軍中將納爾遜和法西的主帥維爾納夫。1805年10月21日,雙方艦隊在西班牙的特拉法角外海面相遇,決戰不可避免,戰斗持續了5個小時。在此次戰役中,法西聯合艦隊遭受了毀滅性打擊,主帥維爾納夫也被俘。從此,法國海軍精銳部隊喪盡,從此一蹶不振,這也導致拿破侖被迫放棄進攻英國本土的計劃,而英國也進一步確定和鞏固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英國海軍大獲全勝,它到底做對了什么呢?其實,在開戰初期,雙方的海軍實力并沒有太大的懸殊。原來,雙方本質上的差異是指揮思路。英國的納爾遜非常清楚,一旦開戰,現場會極其混亂,因此在作戰思路和作戰方式上,納爾遜給與了下屬極大的自主權,給大家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要充分發揮積極主動性和敢于挑戰的精神。至于如何發揮,各艦長按照作戰的實際情況自己來調配和部署,這個作戰思想也是英國海軍長期訓練的依據,被稱為“納爾遜秘訣”。而法國卻正好相反,當時的拿破侖一手掌握軍政大權,所有指令都需要按照他的安排行事。他奉行的就是“指哪打哪”,從上到下,都習慣了等待指令。

而且,在實戰中,英國納爾遜敢于突破陳舊的戰斗理論,不按照傳統的先在海上一字排開的作戰理論,他讓整個海軍指揮官具備“拉式”思維,只明確目標,具體落地執行讓各艦長自行決策,按照戰時瞬息萬變的情況靈活調整。而法西聯合艦隊一開打就已經亂成一鍋粥,指揮官指令變來變去,各艦長無法獨立思考和決策,完全亂了陣腳。

“指哪打哪”要明確“指”的是什么?像特拉法爾加海戰,英國納爾遜指的是“目標”,只要順應這個目標,各艦長自行決策怎么打;法國艦隊指的是“具體怎么打”,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中還要告訴你具體打法,等這個指令發出去的時候,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還嚴格“指哪打哪”,結果可想而知了。

現在我們再回到現實場景中來。就像做蛋糕的公司A,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制定制度、明確KPI、跟蹤管理痕跡等方面,創造大量自上而下的管理方法A,然后又衍生出更多的方法A去追蹤和跟進,確保之前的A被“完全、充分”地貫徹了。結果呢?CEO做著總監的工作,總監做著經理的工作,經理做著員工的工作,員工反而坐等指令,形成一種普遍消極的職場處事術:上級怎么說就怎么做;不用太努力,完成任務就好。

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員工創造的效益等于甚至低于企業支付的人工成本,員工沒有發揮作用。更別提讓員工能夠成為P(伙伴)來參與經營了。管理者們是時候轉換“思維方法”,讓目標O思維回歸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时尚| 垦利县| 德令哈市| 岢岚县| 囊谦县| 南通市| 蒙自县| 巴彦县| 南岸区| 屏东市| 罗定市| 谢通门县| 万载县| 邵阳县| 邛崃市| 玉溪市| 军事| 沙河市| 密山市| 高密市| 浦北县| 凤台县| 新密市| 汝阳县| 都昌县| 金坛市| 沭阳县| 晋城| 平乡县| 南京市| 屏东县| 筠连县| 汨罗市| 肃宁县| 宽城| 台前县| 双城市| 邛崃市| 衡水市| 神农架林区| 罗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