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燃氣行業法律實務作者名: 郭娟 江海燕 黎永豐本章字數: 1457字更新時間: 2022-07-29 15:36:26
(一)取消特許經營權的情形
取消特許經營權的情形可以分為法定情形和約定情形,法定情形主要包括《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以及各地有關特許經營地方法規、規章所列舉的內容,包括:擅自轉讓、出租特許經營權;擅自將所經營的財產進行處置或者抵押;因管理不善,發生重大質量、生產安全事故;擅自停業、歇業,嚴重影響到社會公共利益和安全;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等。約定情形主要是在特許經營協議中,政府與特許經營者約定了逾期繳納履約保證金、逾期竣工、逾期點火通氣等作為取消特許經營的事由。吉林省松原市2017年7月4日發生的城市燃氣管道泄漏爆炸較大事故導致燃氣公司被取消特許經營權,便是因安全事故導致特許經營權被取消的典型案例。
在法定取消事由方面,現有規章規定得比較籠統,給予政府過寬的自由裁量空間。例如,“擅自將所經營的財產進行處置或者抵押”未限定財產范圍,立法本意應是指用于供氣經營的“燃氣設施類”財產,而燃氣企業還有車輛、辦公樓等非燃氣設施類財產,更有一些燃氣企業除了燃氣業務,還有其他與燃氣經營無關的業務,因此把車輛、辦公樓等非燃氣設施類財產排除為宜?!胺?、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這一兜底條款更是給政府提供了更大的裁量空間,理論上,違反與燃氣經營、特許經營無關的其他任何法律法規行為(如違反勞動保障、社會保險、稅收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都可以成為政府取消特許經營權的理由。
在約定取消事由方面,特許經營協議談判時,有的地方政府把用戶投訴率、主管部門考核評比結果等諸多不盡合理的指標都列為取消事由。燃氣企業對此應高度重視,積極與政府方面溝通、解釋,爭取刪除該等主觀性強、容易引發爭議的約定事由。
司法實踐中,以特許經營者沒有履行投資建設等協議約定義務為由取消特許經營權的案例比較多,適用法定情形的案例反而少見。
例如,上訴人遼寧某燃氣公司不服被收回工業燃氣特許經營權一案中,二審法院認為:按照上訴人與建平陶瓷工業園管理委員會簽訂的協議,上訴人應在2013年2月5日前將天然氣主管道接入建平境內,但在建平縣人民政府于2012年12月21日作出本案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時,上訴人的實際行為狀態決定了在約定期限內不能完成應履行義務的事實,建平縣人民政府收回上訴人的工業燃氣特許經營權并無不當??梢?,政府是以上訴人未能在約定期限內完成管道建設為由而收回特許經營權。[3]
在原告某燃氣公司訴被告武漢市江夏區城市管理委員會能源管理行政合同一案中,法院認為:本案特許經營協議中,原告的義務包括“制定管道燃氣發展的遠、近期投資計劃,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及燃氣專業規劃的要求組織投資建設”。根據本院查明的事實,原告在起訴前一直未完成金口地區的初步設計和工程實施方案,亦未按照江夏區燃氣專項規劃要求進行金口地區的建設。該事實表明原告遲延履行義務,導致金口地區供氣的目的不能實現,合同解除的法定條件成立,被告享有合同解除權。在該案例中,法院是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第(四)項規定,認定被告享有解除權。[4]
又如,江蘇寶應縣住建局在關于取消某燃氣公司在山陽鎮管道燃氣項目特許經營權的報告(寶建發〔2018〕22號)中提及:我局2014年12月31日與燃氣公司簽訂《寶應縣城市管道燃氣項目特許經營協議》(以下簡稱《協議》),特許經營權有效期限為30年,自2014年12月31日起至2044年12月30日止,《協議》明確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燃氣公司必須在2年內完成管網敷設實現供氣。然而,自《協議》生效以來,燃氣公司由于內部管理等方面問題,燃氣工程進展嚴重緩慢,一直沒有按照《協議》約定的相關條款加快實施該管道燃氣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