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研究
- 曹明德等
- 682字
- 2022-07-28 11:45:33
第三章 林業自然資源有償使用與生態補償法律問題研究
當前,我國森林植被遭受嚴重破壞,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問題日益突出,林業環境問題日益威脅人類的生存發展。黨的十八大提出為了建設生態文明社會,必須建立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我國從1989年就開始研究林業自然資源生態補償制度,2001年在個別省市進行了試點工作,2004年在全國范圍開啟試點工作,同年啟動六大林業重點建設工程,這些補償實踐對保護我國林業自然資源及其生態效益起到了積極作用,森林覆蓋率有所提高,森林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這些實踐證明林業自然資源生態補償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是保護林業自然資源的有效途徑。林業自然資源生態補償制度一方面解決了多年來林業自然資源所有者、管護者工作熱情不高的問題,極大地提高了相關人員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林業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有利于森林生態效益的可持續發展,從而保護了我國林業自然資源生態系統。
目前,我國尚未出臺全國性的關于林業自然資源生態補償的法律,只通過個別省市進行的補償試點工作和六大林業建設工程積累經驗。在補償實踐實施過程中發現林業自然資源生態補償制度仍有不足。本章通過介紹我國林業自然資源生態補償制度的立法和實踐,與美國、德國、日本、哥斯達黎加、墨西哥等國的補償制度進行比較分析,提出完善我國林業生態補償制度的建議。我國在對破壞林業自然資源進行收費方面有較為完善的法規,因此,本文將對狹義層面的林業自然資源生態補償進行研究,即對在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及其生態效益過程中受益者對林業自然資源及其生態系統的所有者、管護者和相關利益犧牲者的彌補、補償等問題進行深層次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