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B。北洋政府于1923年由農商部公布了《暫行工廠規則》,是中國政府頒布的第一部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但是,它實際上并未得到實施。

2.答案:B。解析同上題。

3.答案:C。1987年7月31日,國務院頒布了《國營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暫行規定》,從而在我國恢復了自1956年中斷了的勞動爭議處理制度。1993年,國務院發布了《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案規則》《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組織及工作規則》等法規。

4.答案:A。政務院于1951年2月26日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1953年1月又作了若干修正。

5.答案:D。《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于1994年7月5日通過,自199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6.答案:C。1968年香港政府制定了《雇傭條例》以取代原《雇主與仆役條例》,1974年、1977年、1981年、1985年和1990年又陸續對該條例進行增補修正。它是香港調整勞資關系的基本法律。

7.答案:A。澳門勞工立法起步較晚,1984年8月才頒布首部《勞工法》。這部法律,又稱《澳門勞資關系法令》,于1989年作了修訂,它是澳門調整勞動關系的基本法律。

8.答案:D。臺灣當局在1984年8月1日公布了“勞動基準法”。該法律就勞動契約、工資、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童工、女工、退休、職業災害補償、工作規則、監督與檢查等問題,作了詳細的規定,是臺灣勞工立法史上的一部重要法律。

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ABC。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在20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采取單行法形式來頒布勞動法,主要包括《勞動爭議處理法》《團體協約法》《勞動契約法》《工會法》《工廠法》等法規。

2.答案:ABD。自英軍占領香港以后,英國法律被引入香港,逐步形成了香港法律。在香港的勞工法淵源中,主要有三種:香港立法機構的勞工立法、國際勞工公約、習慣法。

3.答案:BCD。

三、簡答題

1.答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勞動立法的發展歷經了四個階段,各有其特點:

第一階段從1978年到1985年,為改革初期,主要立法有《礦山安全條例》《企業職工獎懲條例》《關于積極試行勞動合同制的通知》等。這一時期的勞動工作一方面是恢復“文革”前行之有效的勞動制度,并進行適當改進;另一方面開展勞動制度改革的試點和探索。

第二階段從1985年到1994年,《勞動法》制定以前,是勞動制度全面改革時期,主要立法包括《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國營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暫行規定》《禁止使用童工規定》《國有企業職工待業保險規定》《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工會法》《礦山安全法》等。相應的勞動立法主要是圍繞著勞動制度改革來進行的,并逐步走向成熟。

第三階段為《勞動法》頒布以后,勞動立法進入成熟時期。1994年7月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屆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這是我國勞動立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此后,勞動部制定了與《勞動法》配套的許多規章,包括《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規定》《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行政處罰辦法》《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等。

第四階段是從2007年之后至今的黃金階段。在構建和諧社會的背景下,2007年至今,我國先后制定了《就業促進法》《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社會保險法》。這是我國勞動立法史上前所未有的黃金階段。

2.答案: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香港經濟的調整發展,社會及勞動結構日趨復雜,特別是在1966年和1967年發生大規模工人對抗行動后,香港政府非常重視勞工立法,開始建立一套完備的勞工法體系。此階段勞工立法的特點是:

(1)加強了對雇員的保護。如1968年制定了《雇傭條例》以取代原《雇主與仆役條例》,1974年、1977年、1981年、1985年和1990年又陸續對該條例進行增補修正,1985年制定《破產欠薪保障條例》,1987年對此條例又予以修訂。

(2)注重勞資關系協調體制的完善。1972年制定《勞資審裁處條例》;1975年對《勞資關系條例》進行修訂。

(3)重視勞工規例的配套。例如,1955年頒布《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后,又相繼頒布了與其配套的《工廠及工業經營規例》《職業病通行規例》等20多項規例。

四、論述題

1.答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于1994年7月5日通過,1995年1月1日施行,2009年8月27日修訂。它是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保障勞動者權益,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該法共13章107條,內容包括總則、促進就業、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工資、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職業培訓、社會保險和福利、勞動爭議、監督檢查、法律責任、附則等。這一法律的頒布標志著我國勞動立法進入了新的階段,它把憲法中有關勞動的規定明晰化,同時又為制定具體的勞動法律規范提供了依據,從而加速了社會主義勞動法律體系的形成與發展。其所具有的重要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2]

(1)填補了我國法制建設的空白,成為法制建設的新的里程碑。《勞動法》的頒布是勞動法制建設邁出的重要一步,為健全勞動法制奠定了基礎。

(2)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有了法律保障。《勞動法》對勞動者享有的權利、用人單位應承擔的義務及其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障應負的責任、勞動行政部門應履行的監督職能及對勞動者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等都作了具體的規定,這對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

(3)為進一步實施勞動制度改革保駕護航。《勞動法》的頒布有利于運用法律武器推行勞動制度改革,為改革指明方向,掃清障礙,為建立市場經濟下勞動制度創造有利條件。

(4)全面規范勞動工作,把勞動工作納入法制軌道。《勞動法》規定了勞動工作各方面的基準和規范,使勞動工作的管理有了法定標準。

(5)有利于勞動爭議的及時解決,促進社會的安定團結。《勞動法》的頒布使勞動爭議的處理制度更完善起來,在處理勞動爭議時有所遵循,有了法律依據,可以避免勞動爭議出現久拖不決的現象,避免惡性案件的出現,從而促進社會的安定團結。

(6)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投資環境,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勞動法》的誕生有利于我國建立良好的投資環境,以具有中國特色的勞動法擴大我國的影響,在國際社會上樹立良好的形象。

2.答案:2004年修憲對《憲法》第14條增加一款,作為第4款:“國家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此憲法規范為2004年修憲的重要內容。

社會保障制度是指在政府的管理之下,按照一定的法律和規定,通過國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會保障基金為依托,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質幫助和服務的社會安全制度。

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是我國社會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實現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概括起來,社會保障制度有以下4個作用:

(1)“安全網”的作用。社會保障,民安所在。社會保障制度的核心功能就是保障人民群眾在年老、失業、患病、工傷、生育時的基本收入和基本醫療不受影響,無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種意外災害的人民群眾有生活來源,滿足他們的基本生存需求,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為人民群眾筑起一道“安全網”。

(2)“平衡器”的作用。社會保障制度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調節中高收入群體的部分收入,提高最低收入群體的保障標準,減少貧困,適當縮小不同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使其保持在一個適度的水平。這樣,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縮小我國目前城鄉、區域和社會成員之間的差距,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而且能夠增加社會整體的福利水平。

(3)“助推器”的作用。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既有利于提高勞動者自身素質,促進勞動力的有序流動,一定程度上激發我國經濟的活力,推動經濟更快地發展,又可以避免社會消費的過度膨脹,引導消費結構更為合理,平衡社會供需的總量,有利于防止經濟發展出現波動,實現更好的發展。

(4)“穩定器”的作用。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能為勞動者建立各種風險保障措施,幫助他們消除和抵御各種市場風險,避免因生活缺乏基本保障而引發一系列的矛盾,從而維持社會的穩定。此外,積極鼓勵先富的人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幫助那些困難群體,也可以融洽社會各階層的關系,使社會不同階層和諧相處、共同進步。

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已經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比如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社會保險方面,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覆蓋的范圍不斷擴大,社保基金的支撐能力逐步增強;在社會救助方面,初步建立了以城市低保、農村五保、農村特困戶救助、災民救助為基礎,臨時救助為補充,醫療、教育、住房、司法等專項救助相銜接,政策優惠和社會互助相配套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框架;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方面,初步形成了以家庭為基礎、社區為依托、供養機構為補充,老年人、殘疾人和孤兒為重點的社會福利服務體系,慈善事業進入政府全面推動的新階段。不過,客觀地講,當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還很不完善,存在覆蓋范圍窄、保障水平低、法律不夠健全、監察執法不嚴等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應當注意到的是,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結合我國現有的國情和經濟發展狀況,循序漸進地予以制度化、完善化。同時這一條和人權保障條款即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相互聯系的,是我國加強人權保障力度的重要表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图县| 东源县| 偏关县| 唐海县| 东光县| 岳阳县| 彭泽县| 通榆县| 新晃| 白朗县| 云阳县| 开远市| 东港市| 武山县| 仪陇县| 米林县| 华安县| 石嘴山市| 肥城市| 泸水县| 杭州市| 平南县| 专栏| 武城县| 和林格尔县| 曲麻莱县| 伊川县| 庄浪县| 和平县| 南充市| 云梦县| 北碚区| 木里| 彰武县| 昌黎县| 河西区| 新巴尔虎左旗| 崇左市| 平果县| 枝江市| 钟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