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編人大代表履職工作手冊(第四版)
- 許安標主編
- 9字
- 2022-08-01 19:30:06
(四)關于監督制度
34.人大監督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我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是“三權鼎立”,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均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在人民代表大會統一行使國家權力的前提下,對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的職權又有明確劃分。人大與“一府一委兩院”的關系,既有監督又有支持,既要依法監督,又不代行行政權、監察權、審判權、檢察權。人大與“一府一委兩院”都是黨領導下的國家機關,雖然職責分工不同,但工作的出發點和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維護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我國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
監督權是憲法賦予人大的重要職權之一,要有效地行使這一職權,首先要正確認識人大監督的地位和作用。人大監督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組成部分。除了人大監督以外,我們已經建立了黨內監督制度,以解決違反黨紀的問題;建立了國家監察制度,以解決公職人員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的問題;在訴訟中,有司法機關相互間的監督,有上下級法院的審級監督,有檢察院的法律監督。此外,還有政協民主監督、民主黨派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人大監督盡管是國家最高層次的監督,但并不意味著人大監督可以涵蓋和代替其他所有監督形式,人大監督與其他監督形式也不是主從關系。人大監督制度同其他監督制度一起,共同構成了黨和國家監督體系。這個監督體系是全方位、多層次的,實踐證明是符合我國的國情和實際、行之有效的。在黨的統一領導下,把各方面的監督結合起來,形成監督合力,充分發揮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整體功能,才能提高監督實效,切實解決問題。
依據憲法和法律有關規定,各級人大常委會進行的監督工作主要包括工作監督和法律監督。工作監督,是指通過聽取和審議政府、監察委員會和法院、檢察院的專項工作報告和組織執法檢查,對“一府一委兩院”的工作進行監督。法律監督,是指通過對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以及規章、司法解釋和其他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工作監督和法律監督是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的主要內容。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權力的特點是只作決定,而自身并不具體執行。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要依法行政。監察委員會是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法院、檢察院是司法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要公正司法。人大常委會對政府、監察委員會和法院、檢察院進行監督,目的在于確保憲法和法律得到正確實施,確保行政權、監察權、審判權、檢察權得到正確行使,確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得到尊重和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