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條 復議機關及其職責

依照本法履行行政復議職責的行政機關是行政復議機關。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具體辦理行政復議事項,履行下列職責:

(一)受理行政復議申請;

(二)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取證,查閱文件和資料;

(三)審查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與適當,擬訂行政復議決定;

(四)處理或者轉送對本法第七條所列有關規定的審查申請;

(五)對行政機關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依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提出處理建議;

(六)辦理因不服行政復議決定提起行政訴訟的應訴事項;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行政機關中初次從事行政復議的人員,應當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

法律

1.《行政復議法》(2017年9月1日)

第7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下列規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并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對該規定的審查申請:

(一)國務院部門的規定;

(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

(三)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

前款所列規定不含國務院部、委員會規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規章。規章的審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辦理。

行政法規及文件

2.《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2007年5月29日 國務院令第499號)

第2條 各級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認真履行行政復議職責,領導并支持本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以下簡稱行政復議機構)依法辦理行政復議事項,并依照有關規定配備、充實、調劑專職行政復議人員,保證行政復議機構的辦案能力與工作任務相適應。

第3條 行政復議機構除應當依照行政復議法第三條的規定履行職責外,還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依照行政復議法第十八條的規定轉送有關行政復議申請;

(二)辦理行政復議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的行政賠償等事項;

(三)按照職責權限,督促行政復議申請的受理和行政復議決定的履行;

(四)辦理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案件統計和重大行政復議決定備案事項;

(五)辦理或者組織辦理未經行政復議直接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應訴事項;

(六)研究行政復議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有關機關提出改進建議,重大問題及時向行政復議機關報告。

第4條 專職行政復議人員應當具備與履行行政復議職責相適應的品行、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并取得相應資格。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法制機構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

部門規章及文件

3.《質量技術監督行政復議實施辦法》(2000年4月24日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令第9號)

第4條 上級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下級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行政復議工作的指導和監督,發現下級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在行政復議工作中確有錯誤的,應當及時指出,并監督其糾正,必要時依法直接予以糾正。

第6條 依法履行行政復議職責的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為行政復議機關(以下簡稱“行政復議機關”)。

行政復議機關的法制工作機構是本部門的行政復議機構(以下簡稱“行政復議機構”)。行政復議機構負責辦理行政復議案件的有關具體事項。

行政復議機構的工作人員名單應當報上一級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備案。

第7條 行政復議機構的具體職責如下:

(一)受理行政復議申請;

(二)向有關組織或者人員調查取證;

(三)組織審理行政復議案件;

(四)擬訂行政復議決定;

(五)處理或者轉送對本辦法第十條所列有關規定的審查申請;

(六)對涉及國家秘密和申請人、相關人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依法采取保密措施;

(七)整理行政復議案卷,并負責歸檔工作;

(八)辦理因不服行政復議決定提起行政訴訟的應訴事項;

(九)對本部門或者下級部門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依照法定的權限和程序提出處理建議;

(十)指導下級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的行政復議工作,并對行政復議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分析研究,提出改進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十一)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4.《自然資源行政復議規定》(2019年7月19日 自然資源部令第3號)

第4條 本規定所稱行政復議機關,是指依據法律法規規定履行行政復議職責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

本規定所稱行政復議機構,是指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的法治工作機構。

行政復議機關可以委托所屬事業單位承擔有關行政復議的事務性工作。

第5條 行政復議機關可以根據工作需要設立行政復議委員會,審議重大、復雜、疑難的行政復議案件,研究行政復議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5.《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復議辦法》(2010年1月6日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10年第1號)

第3條 中國保監會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作為中國保監會的行政復議機構,具體辦理行政復議事項,履行下列職責:

(一)受理行政復議申請;

(二)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取證,查閱文件和資料;

(三)審查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與適當,擬訂行政復議決定;

(四)處理或者轉送對本辦法第七條所列有關規定的審查申請;

(五)辦理行政復議統計和重大行政復議決定備案事項;

(六)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依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提出處理建議;

(七)督促行政復議決定的執行;

(八)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保監會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6.《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復議辦法》(2010年3月16日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6號)

第4條 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以下簡稱行政復議機構)具體辦理行政復議事項,履行下列職責:

(一)處理行政復議申請;

(二)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取證,查閱文件和資料,組織行政復議聽證;

(三)依照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九條的規定,辦理第三人參加行政復議事項;

(四)依照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一條的規定,決定行政復議中止、恢復行政復議審理事項;

(五)依照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二條的規定,擬訂行政復議終止決定;

(六)審查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與適當,提出處理建議,擬訂行政復議決定,主持行政復議調解,審查和準許行政復議和解協議;

(七)處理或者轉送對行政復議法第七條所列有關規定的審查申請;

(八)依照行政復議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辦理行政賠償等事項;

(九)依照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七條的規定,辦理鑒定事項;

(十)按照職責權限,督促行政復議申請的受理和行政復議決定的履行;

(十一)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行政復議法、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和本辦法規定的行為依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提出處理建議;

(十二)研究行政復議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有關機關和部門提出建議,重大問題及時向行政復議機關報告;

(十三)辦理因不服行政復議決定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應訴事項;

(十四)辦理或者組織辦理未經行政復議直接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應訴事項;

(十五)辦理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案件統計和重大行政復議決定備案事項;

(十六)組織培訓;

(十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7.《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復議辦法》(2010年5月4日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第67號)

第2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中國證監會或其派出機構、授權組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依照《行政復議法》、《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向中國證監會申請行政復議。

中國證監會作為行政復議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對被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并作出決定。

對中國證監會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原級行政復議的,原承辦具體行政行為有關事項的部門或者機構(以下簡稱原承辦部門)負責向行政復議機構作出答復。

對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或者授權組織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由派出機構或者授權組織負責向行政復議機構作出答復。

第3條 中國證監會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作為行政復議機構具體辦理行政復議事項,除應當依照《行政復議法》第三條、《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三條的規定履行職責外,還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組織行政復議聽證;

(二)根據需要提請召開行政復議委員會工作會議;

(三)提出審查意見;

(四)辦理行政復議和解、組織行政復議調解等事項;

(五)指導派出機構的行政應訴工作;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8.《農業部行政復議工作規定》(2010年12月22日 農政發〔2010〕5號)

第5條 農業行政復議機構負責辦理行政復議案件,具體履行下列職責:

(一)審查行政復議申請,并決定是否受理;

(二)審理調查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與適當,擬訂行政復議決定;

(三)依照《行政復議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處理有關審查申請;

(四)辦理《行政復議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的行政賠償等事項;

(五)組織辦理因不服行政復議決定而提起的行政訴訟應訴事宜;

(六)統計分析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案件情況;

(七)組織對農業系統行政復議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提高行政復議人員的專業素質;

(八)研究行政復議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有關機關提出改進建議;

(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9.《國家知識產權局行政復議規程》(2012年7月18日 國家知識產權局令第66號)

第3條 國家知識產權局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以下稱“行政復議機構”)具體辦理行政復議事項,履行下列職責:

(一)受理行政復議申請;

(二)向有關部門及人員調查取證,調閱有關文檔和資料;

(三)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與適當;

(四)辦理一并請求的行政賠償事項;

(五)擬訂、制作和發送行政復議法律文書;

(六)辦理因不服行政復議決定提起行政訴訟的應訴事項;

(七)督促行政復議決定的履行;

(八)辦理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案件統計和重大行政復議決定備案事項;

(九)研究行政復議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行政復議意見或者建議。

10.《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行政復議辦法》(2013年11月6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號)

第5條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行政復議辦公室(以下簡稱行政復議辦公室)設在法制司,辦理行政復議案件的具體事項,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對行政復議申請進行初步審查,決定是否受理;

(二)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取證,查閱相關文件和資料;

(三)組織審理行政復議案件,提出審理建議,擬訂行政復議決定;

(四)對被申請人違反《行政復議法》、《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及本辦法的行為提出處理建議;

(五)依照有關規定參與辦理因不服行政復議決定提起行政訴訟的應訴事項;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規定的其他職責。

11.《海關行政復議辦法》(2014年3月13日 海關總署令第218號)

第3條 各級海關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認真履行行政復議職責,領導并且支持本海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以下簡稱海關行政復議機構)依法辦理行政復議事項,依照有關規定配備、充實、調劑專職行政復議人員,為行政復議工作提供財政保障,保證海關行政復議機構的辦案能力與工作任務相適應。

第4條 海關行政復議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受理行政復議申請;

(二)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取證,查閱文件和資料,組織行政復議聽證;

(三)審查被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與適當,擬定行政復議決定,主持行政復議調解,審查和準許行政復議和解;

(四)辦理海關行政賠償事項;

(五)依照行政復議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辦理海關行政復議決定的依法強制執行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事項;

(六)處理或者轉送申請人依照本辦法第三十一條提出的對有關規定的審查申請;

(七)指導、監督下級海關的行政復議工作,依照規定提出復議意見;

(八)對下級海關及其部門和工作人員違反行政復議法、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和本辦法規定的行為依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提出處理建議;

(九)辦理或者組織辦理不服海關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應訴事項;

(十)辦理行政復議、行政應訴、行政賠償案件統計和備案事項;

(十一)研究行政復議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有關機關和部門提出建議,重大問題及時向行政復議機關報告;

(十二)其他與行政復議工作有關的事項。

12.《住房城鄉建設行政復議辦法》(2015年9月7日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第25號)

第4條 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作為行政復議機構,辦理行政復議有關事項,履行下列職責:

(一)受理行政復議申請;

(二)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取證,查閱文件和資料,組織行政復議聽證;

(三)通知第三人參加行政復議;

(四)主持行政復議調解,審查行政復議和解協議;

(五)審查申請行政復議的行政行為是否合法與適當,提出處理建議,擬訂行政復議決定;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5條 行政復議機關可以根據行政復議工作的需要,設立行政復議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

(一)制定行政復議工作的規則、程序;

(二)對重大、復雜、疑難的行政復議案件提出處理意見;

(三)對行政復議涉及的有權處理的規范性文件的審查提出處理意見;

(四)其他需要決定的重大行政復議事項。

13.《交通運輸行政復議規定》(2015年9月9日 交通運輸部令2015年第18號)

第2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交通運輸行政機關申請交通運輸行政復議,交通運輸行政機關受理交通運輸行政復議申請、作出交通運輸行政復議決定,適用《行政復議法》和本規定。

第3條 依照《行政復議法》和本規定履行交通運輸行政復議職責的交通運輸行政機關是交通運輸行政復議機關,交通運輸行政復議機關設置的法制工作機構,具體辦理交通運輸行政復議事項,履行《行政復議法》第三條規定的職責。

第4條 對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向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其上一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第5條 對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依法設立的交通運輸管理派出機構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以自己的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設立該派出機構的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者該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本級地方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第6條 對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依法設立的交通運輸管理機構,依照法律、法規授權,以自己的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設立該管理機構的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14.《稅務行政復議規則》(2018年6月15日 國家稅務總局令第44號)

第3條 本規則所稱稅務行政復議機關(以下簡稱行政復議機關),指依法受理行政復議申請、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并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稅務機關。

第4條 行政復議應當遵循合法、公正、公開、及時和便民的原則。

行政復議機關應當樹立依法行政觀念,強化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認真履行行政復議職責,堅持有錯必糾,確保法律正確實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安市| 新晃| 河池市| 东莞市| 台南县| 芜湖市| 邛崃市| 康保县| 集安市| 罗田县| 祁连县| 达拉特旗| 遂宁市| 九龙城区| 靖宇县| 镶黄旗| 平安县| 宁河县| 余姚市| 榆树市| 额济纳旗| 乌审旗| 西城区| 沙河市| 昌黎县| 蒲城县| 嘉峪关市| 晋宁县| 长宁县| 肥城市| 阿拉善盟| 汤阴县| 康保县| 石棉县| 柘荣县| 江城| 安宁市| 林西县| 揭东县| 镇雄县| 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