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一本通(第八版)
- 法規應用研究中心
- 2501字
- 2022-07-26 11:45:34
第十五條 其他機關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
對本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規定以外的其他行政機關、組織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按照下列規定申請行政復議:
(一)對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設立的派出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設立該派出機關的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二)對政府工作部門依法設立的派出機構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以自己的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設立該派出機構的部門或者該部門的本級地方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三)對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分別向直接管理該組織的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或者國務院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四)對兩個或者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以共同的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五)對被撤銷的行政機關在撤銷前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申請人也可以向具體行政行為發生地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由接受申請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第十八條的規定辦理。
● 行政法規及文件
1.《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2007年5月29日 國務院令第499號)
第11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依照行政復議法和本條例的規定申請行政復議的,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被申請人。
第12條 行政機關與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以共同的名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為共同被申請人。
行政機關與其他組織以共同名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被申請人。
第13條 下級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經上級行政機關批準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批準機關為被申請人。
第14條 行政機關設立的派出機構、內設機構或者其他組織,未經法律、法規授權,對外以自己名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該行政機關為被申請人。
● 部門規章及文件
2.《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復議辦法》(2010年3月16日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6號)
第13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依照本辦法規定申請行政復議的,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為被申請人。
第14條 對縣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也可以向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申請行政復議。
第15條 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向直接管理該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第16條 對依法受委托的屬于事業組織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以及街道、鄉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機構等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向委托其行使行政管理職能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的上一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也可以向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委托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為被申請人。
第17條 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政府其他部門以共同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向其共同的上一級行政部門申請復議。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為共同被申請人之一。
第18條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設立的派出機構、內設機構或者其他組織,未經法律、法規授權,對外以自己名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為被申請人。
3.《稅務行政復議規則》(2018年6月15日 國家稅務總局令第44號)
第12條 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可以成立行政復議委員會,研究重大、疑難案件,提出處理建議。
行政復議委員會可以邀請本機關以外的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員參加。
● 請示答復
4.《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關于對海南省法制辦公室〈關于行政復議管轄權限有關問題的請示〉的復函》(2002年10月11日 國法函〔2002〕246號)
海南省法制辦公室:
你辦《關于行政復議管轄權限有關問題的請示》(瓊府法〔2002〕17號)收悉。經研究,現函復如下: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省級人民政府設立的派出機關所屬工作部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由當事人選擇,可以向該派出機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該省級人民政府所屬的相應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5.《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關于不服行政機關根據上級行政機關認定審批行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有關問題的復函》(2003年6月18日 國法函〔2003〕193號)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關于不服行政機關根據上級行政機關認定審批行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由誰受理的問題,你局來函(工商法函字〔2002〕第 163號)提出:“為體現行政復議的公正和層級監督的意義,如當事人直接向審批機關的上一級機關提出,該上一級機關可以受理。”對此,我們沒有不同意見。
6.《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對建設部辦公廳〈關于上級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對下一級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作出的拆遷裁決是否具有行政復議管轄權的請示〉的復函》(2003年7月16日 國法秘函〔2003〕148號)
建設部辦公廳:
你廳《關于上級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對下一級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作出的拆遷裁決是否具有行政復議管轄權的請示》(建辦法函〔2002〕549號)收悉。經研究,并商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同意,現函復如下: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依照《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規定作出的有關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等問題的裁決不服,應當依法通過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程序解決。
7.《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對遼寧省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關于楊云澤等行政復議案件有關問題的請示〉的復函》(2004年12月14日 國法函〔2004〕351號)
遼寧省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
你辦《關于楊云澤等行政復議案件有關問題的請示》(遼政法〔2004〕8號)收悉。經研究并商最高人民法院同意,現函復如下:
地方人民政府未經有權機關批準設立開發區并自行組建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及其所屬部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該管理委員會及其所屬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設立該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的地方人民政府為被申請人,依法向上一級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