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一本通(第八版)
- 法規應用研究中心
- 3333字
- 2022-07-26 11:45:34
第十四條 對國務院部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復議
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向國務院申請裁決,國務院依照本法的規定作出最終裁決。
● 行政法規及文件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國務院行政復議案件處理程序若干問題的通知》(2001年5月14日 國辦發〔2001〕38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以下簡稱行政復議法)第十四條的規定,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省部級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省部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國務院最終裁決。行政復議法第三條規定,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具體辦理行政復議事項。為了保障行政復議法全面貫徹實施,促進各省部級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從嚴治政,進一步規范行政復議案件的有關處理程序,經國務院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向國務院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不符合法定條件,依法不應當受理的,授權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依法處理。
二、向國務院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符合法定條件,依法應當受理的,授權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按照下列程序辦理:
經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審查,依法應當維持省部級行政機關原級行政復議決定以及認定抽象行政行為合法的,一般不再報請國務院審批,由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依法辦理;但是,影響重大的,應當報請國務院審批。
經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審查,依法應當撤銷、變更省部級行政機關原級行政復議決定或者認定抽象行政行為不合法的,由國務院法制辦公室與有關行政機關協商。經協商達成一致意見,有關行政機關同意自行改正的,一般不再報請國務院審批;意見不一致,有關行政機關不同意改正的,由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報請國務院審批。
對只涉及行政復議案件程序的事項,一般由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依法處理;但是,涉及重大、敏感案件的程序問題,應當及時請示國務院。
三、啟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行政復議專用章”。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具體辦理行政復議案件,出具有關法律文書時,應當加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行政復議專用章”。
四、對國務院受理的行政復議案件和審查的抽象行政行為,有關省部級行政機關應當嚴格按照行政復議法的規定,及時提出書面答復,并提供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配合國務院法制辦公室辦理行政復議事項。
各地方、各部門要結合本地方、本部門的實際情況,認真研究落實,嚴格依法開展行政復議的各項工作,進一步加強政府法制建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2007年5月29日 國務院令第499號)
第23條 申請人對兩個以上國務院部門共同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依照行政復議法第十四條的規定,可以向其中任何一個國務院部門提出行政復議申請,由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國務院部門共同作出行政復議決定。
● 部門規章及文件[4]
3.《地震行政復議規定》(1999年8月10日 中國地震局令第4號)
4.《氣象行政復議辦法》(2000年5月2日 中國氣象局令第2號)
5.《中國人民銀行行政復議辦法》(2001年2月1日 中國人民銀行令第4號)
6.《廣播電影電視行政復議辦法》(2001年5月9日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令第5號)
7.《商務部行政復議實施辦法》(2004年5月20日 商務部令2004年第7號)
8.《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復議辦法》(2004年12月28日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04年第8號)
9.《糧食行政復議辦法》(2005年7月4日 國糧通〔2005〕1號)
10.《糧食行政復議工作規程(試行)》(2007年10月26日 國糧通〔2007〕4號)
11.《民航總局行政復議辦法》(2006年2月20日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令第162號)
12.《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行政復議實施辦法》(2006年4月30日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46號)
13.《安全生產行政復議規定》(2007年10月8日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4號)
14.《文化部行政復議工作程序規定》(2008年1月9日 文化部令第44號)
15.《環境行政復議辦法》(2008年12月30日 環境保護部令第4號)
16.《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復議辦法》(2010年1月6日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10年第1號)
17.《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復議辦法》(2010年5月4日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第67號)
18.《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行政復議辦法》(2010年6月9日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令第29號)
19.《農業部行政復議工作規定》(2010年12月22日 農政發〔2010〕5號)
20.《國家知識產權局行政復議規程》(2012年7月18日 國家知識產權局令第66號)
21.《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行政復議辦法》(2013年11月6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號)
22.《海關行政復議辦法》(2014年3月13日 海關總署令第218號)
23.《住房城鄉建設行政復議辦法》(2015年9月7日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第25號)
24.《交通運輸行政復議規定》(2015年9月9日 交通運輸部令2015年第18號)
25.《國家文物局行政復議和應訴工作規定》(2017年9月13日 辦政發〔2017〕7號)
26.《自然資源行政復議規定》(2019年7月19日 自然資源部令第3號)
27.《水利部行政復議工作暫行規定》(2017年12月22日 水利部令第49號)
● 請示答復
28.《國務院法制辦關于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復議機關問題的復函》(2001年10月24日 國法函〔2001〕245號)
國土資源部:
你部2001年6月14日《關于請明確對部管國家局的行政復議申請受理機關的函》(國土資函〔2001〕282號)收悉。經研究并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意見,現答復如下:
關于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復議機關問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即對部委管理的國家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由該國家局受理。
29.《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請明確反傾銷行政復議中有關問題的函〉的復函》(2003年3月4日 國法函〔2003〕18號)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請明確反傾銷行政復議中有關問題的函》(稅委會〔2003〕6號)收悉。經研究,現函復如下:
一、在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過程中,我們曾考慮將反傾銷稅的征收決定機構改為財政部,但因有關方面有不同意見,該條例維持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確定的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行使反傾銷稅征收決定權的體制。
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的規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外經貿部的建議作出是否征收反傾銷稅的決定以及追溯征收、退稅、對新出口經營者征稅的決定,根據外經貿部對復審案件提出的保留、修改或者取消反傾銷稅的建議作出相應決定。據此,有關征收反傾銷稅的決定,是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依照法定職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五十三條中規定,對依照該條例第四章作出的是否征收反傾銷稅的決定以及追溯征收、退稅、對新出口經營者征稅的決定不服的,對依照該條例第五章作出的復審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十四條的規定,當事人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依照法定職權作出的有關征收反傾銷稅的決定不服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依法受理。
30.《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對湖北省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關于人民法院裁決應當“復議前置”當事人申請行政復議時已超過期限的復議申請是否受理的請示〉的復函》(2003年9月11日 國法函〔2003〕253號)
湖北省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
你辦《關于人民法院裁決應當“復議前置”當事人申請行政復議時已超過期限的復議申請是否受理的請示》(鄂法制文〔2003〕12號)收悉。經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同意,現函復如下: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具體行政行為,在法定行政復議申請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依法裁判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復議時已經超過法定行政復議申請期限的,行政復議機關可以根據行政復議法第九條第二款規定處理,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行政訴訟到人民法院生效裁判送達之日的時間,不計入法定行政復議申請期限。
二、除前述情形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復議時超過法定申請期限,又沒有正當理由的,行政復議機關依法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