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名同現的基本模式
從語義上,形容詞通常被定義為“表示人或者事物的性質狀態的一類詞。”因此,形容詞一般是跟表示擁有這種性質狀態的名詞(下稱“屬性擁有者”)有同現關系。基本的句法結構有兩種:一是定中(形、名)結構,一是主謂(名、形)結構。不管在哪種結構中,形容詞與名詞的基本關系是屬性與屬性擁有者的關系。這樣,存在于一種組合的同現關系,一般也存在于另一種。比較:
定中 / 主謂
白手套 / 手套白
大房間 / 房間大
開朗的老漢 / 老漢開朗
奇怪而高的天空(魯迅《野草·秋夜》) / 天空,奇怪而高
反之,不存在于一類結構的同現關系,也存在于另一類結構,再比較:
*白的電 / *電白
*慈祥的孩子 / *孩子慈祥
因此,形名同現一般可以概括為以下變換公式:

生成語法學家則把這種變換關系歸結為定中關系的以下深層結構:
(2) S(NP手套+VP白)+NP手套
S代表“手套白”這個定語從句,其中的NP因與中心語相同而被強制性刪除。這樣,定中和主謂兩種結構在深層中統一于主謂結構。
公式(1)和(2)為我們考察形名同現的種種復雜情況提供了有用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