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貿易理論》的寫作背景

對于俄林思想發生變化的一個推測是,他先是在斯德哥爾摩學院受到赫克歇爾的影響,在那里他接觸到了要素比例影響并決定貿易方向的思想,之后是從斯德哥爾摩學院的卡塞爾身上掌握了用方程組表達一般均衡的做法。然后他便去了哈佛大學,師從陶西格和他的學生。盡管哈佛大學的學者們從根本上持有的是古典立場,但是這次接觸極大地影響了他對實物層面和貨幣層面國際經濟學的觀點。

他在回憶錄中用如下句子描述最初開始進行國際經濟學領域的研究:“我于1921年開始進行有關國際貿易理論方法的基礎研究,這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全新的。1920年在柏林期間,我在菩提樹大街漫步時獲得了靈感。”他在這一領域工作了10年——從1921到1930年,這些研究內容后來形成了《區際貿易與國際貿易》。據他個人所說,這些工作占了這一期間他所有時間和精力的三分之一。

因此,在開始寫學位論文的時候,他已經建立了其理論結構的主要框架。該學位論文共有52頁,包含四個部分,外加引言和結論。第一部分論述的是比較成本理論,并解釋其與要素稟賦和要素比例之間的關系,然后是得到H-O定理和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其他三部分討論由于商品有限可得性、要素有限流動性和不可分性(規模經濟)帶來的對上述理論的修訂。其中最后一項,即規模經濟因素與形成比較成本差異的其他因素,同樣受到了重視。

俄林的學位論文因其對赫克歇爾的態度而顯得重要。俄林從未在論文正文中提及赫克歇爾的名字,只是在三處腳注中提到了赫克歇爾。在其中兩次腳注中,俄林建議讀者參看赫克歇爾的論文而沒有對該論文給出評論。第三處腳注則是批評赫克歇爾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即他認為:如果要素比例在一國內部的所有商品中都一樣但是在不同國家之間卻存在差異的話,貿易便不存在。這是對赫克歇爾的誤讀。從赫克歇爾論文的第二部分可以清晰地看到,赫克歇爾并沒有考慮這種可能性。相反,赫克歇爾討論了兩個國家之間所有商品生產都使用相同要素比例的情形。我們只能猜測,俄林對赫克歇爾的傲慢,其動機可能是不希望將其貢獻與赫克歇爾共享又或者是預期到他對赫克歇爾的任何褒獎將會招致卡塞爾的強烈反對。

《貿易理論》一書的撰寫實屬偶然。俄林很顯然從沒有故意要用瑞典文發表其研究。但是在1924年,他面臨在短時間內完成博士論文的壓力。赫克歇爾已經通知他在哥本哈根大學經濟系有一個前景不錯的職位,并且強烈地暗示俄林將會成為有力的競爭者。在1972年的回憶錄中俄林認為,赫克歇爾不愿更加直白地提及這一空缺是因為赫克歇爾預期自己將會被邀請參加選拔過程。俄林的另外一位老師,Bagge教授即將在秋季學期前往美國并希望俄林能夠作為其繼任者。所有這些職位都要求競聘者具有博士學位。因此俄林從4月1日起努力撰寫論文,歸納并翻譯手稿。他順利地在暑期開始之前的7個星期內按要求完成論文書寫、打印并陳列,用于公開審閱和答辯。注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和县| 长武县| 买车| 金沙县| 策勒县| 民乐县| 大同县| 邮箱| 天祝| 黄龙县| 康马县| 乾安县| 镇平县| 仙游县| 丁青县| 万全县| 阿瓦提县| 兴隆县| 手游| 四子王旗| 文水县| 尖扎县| 高邑县| 利川市| 巴里| 合肥市| 呼玛县| 山阴县| 朔州市| 南平市| 嘉兴市| 新乡市| 齐齐哈尔市| 修文县| 临猗县| 明光市| 修水县| 资源县| 南丹县| 分宜县| 常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