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孟姜女十二月歌與放羊調注4

人生最難堪的是離別,何況是常相團聚的夫婦!江淹在《別賦》中敘述閨人的心境道:

春宮此青苔色;

秋帳含茲明月光;

清兮晝不暮;

冬缸凝兮夜何長!

因為她們沒有一個時候心中不悲傷,所以也就沒有一個時候所見的東西不足以興起她們的悲感。晉宋間流行的《子夜四時歌》,現在流行的《四季相思》,都是這一類情感的表現。

不知何時始以十二月分配歌詞,如今《孟姜女十二月花名》一般。

《孟姜女十二月花名》歌中,如:

六月荷花熱難當,蚊蟲飛來叮胸膛。

“寧可吃奴千口血,莫叮奴夫萬喜良!”

九月菊花是重陽,重陽美酒菊花香。

“滿滿斟來奴不喝,無夫飲酒不成雙!”

柔情宛轉,令讀者低回不止;與古詩的《自君之出矣》及《長相思》等正相類,都是很好的閨怨詩。

按本專號所登的孟姜女歌詞,在第二號中,有江浙間最通行的《孟姜女十二月花名》一篇,南京刻本《最新孟姜女十二月花名》一篇。(這二篇都是唱春調,唱春調的工尺譜登在第三號。)在第三號中,有《孟姜女四季歌》一篇,廣西象縣的《孟姜女十二月歌》一篇。四季歌是十二月花名的節本(春季是三月,夏季是六月,秋季是八月,冬季是十一月),所以也是唱春調。象縣的十二月歌意境與江浙間的歌甚相同,只是把第一句的七個字分成了三個字的兩個半句。(例如“三月里來是清明”改為“三月里,是清明”。)我們不知道這歌的調子是怎樣的。

以上所說的歌,都是最普遍的思婦懷遠,即景生情之言,與孟姜女的故事實在無甚關系。今分析言之如下(時節間有參差,如象縣之插秧在四月,江浙之插秧在五月之類,不悉注明):

正月——起興是新年中的紅燈,傷感是看別人家的團聚。

二月——起興是新柳與杏花,傷感是看燕子的雙雙做窠。

三月——起興是桃花與清明節,傷感是看別人家的上墳。

四月——起興是薔薇,傷感是采桑時的懷想。

五月——起興是石榴與端陽節,傷感是看鬧端陽的龍船時游人無數,單不見自己的丈夫。

六月——起興是荷花,傷感是蚊蟲咬人。

七月——起興是鳳仙,傷感是看別人家的裁衣。

八月——起興是木樨,傷感是丈夫來信中的愁悶。

九月——起興是菊花與重陽節,傷感是沒有飲酒賞菊的伴侶。

十月——起興是芙蓉,傷感是沒有撁礱和納官糧的男子。

十一月——起興是冰凍下雪,傷感是丈夫沒有寒衣。

十二月——起興是水仙與臘梅,傷感是看別人家的殺了豬羊過年。

以上所說是中人以下之家的婦人(歌中言采桑、插秧、扦礱、殺豬羊過年,又可知是偏于鄉村的婦人)在丈夫離家時所共有的悲傷。孟姜女的家世,在唱本及寶卷上看,她是一位富家的千金小姐,原受不到這種門庭單寒之感,而且她在丈夫被逮之后,不久就出去尋夫,也沒有在家里整年的挨著,按照了時月的次序去發生慨嘆。十二月花名中雖亦于十一月之下提起一句“孟姜女千里送寒衣”,似乎已經出門,但十二月中即說“孟姜女家里空堂堂”,她依然住在家里發“空堂堂”的悲感呢。門既未出,更說不到崩城了。

我們在此可以知道,孟姜女十二月歌乃是許多闔中思婦所共有的悲感,她們用自己的悲感把這崩城的故事人情化了。她們心中不快,對著令節嘉花,嘆一口氣,就說孟姜女當年想來也是這般嘆氣的。她們看見別人家的融融泄泄,享受人生的樂趣,傷心落淚,就想當年的孟姜女一定也是這般落淚的。凡有悲感,都推在孟姜女的身上;于是她就成了她們的種種悲傷的導師。她們怎么想,她就怎么變。因為她匯集種種的悲傷之情于一身,所以她的人格就格外的顯得偉大了!

這次陳萬里先生旅行到太原,從那地人的口中鈔得《五哥放羊》一首寄來(登本刊八十號),使我一見大驚詫。如第一首云:

正月里,正月正,家家戶戶點紅燈。

紅燈掛在大門外,可不知五哥來不來?

這首的第二句既與《十二月花名》的第一首第二句全同,而全篇的體制(時月)和風格(將人比己)也均極似。只是這一篇似是戀歌,又不見失戀與受壓迫的苦痛,所以并不悲傷。

前星期偶翻張四維先生所輯的云南個舊民歌,內有《放羊調》一篇,下注“小調”。始知“放羊”是一種調名,萬里所鈔的《五哥放羊》,是放羊調中的說五哥的,這一篇單寫放羊調,乃是只有調名而失了篇題。

這一篇《放羊調》,全是寡婦懷亡夫的話。比較思婦懷征夫,意境很相近,因為生離與死別的怨念原是一例的。如九月云:

九月放羊是重陽,重陽造酒桂花香。

“人家造酒人吃去,奴家造酒無人嘗!”

象縣的《孟姜女》九月道:

九月里,是重陽,重陽美酒桂花香。

“人家做來有夫食,姜女做來無夫嘗!”

這真是一色一樣,不過把“奴家”換了“姜女”罷了。又如十月道:

十月放羊十月早,家家打紙墳上燒:

有人墳上燒白紙,無人墳上長蓬蒿!

《十二月花名》中的三月則道:

三月桃花是清明,桃紅柳綠正當景。

家家墳上燒白紙,孟姜女墳上冷清清!

這也是極相似的。它們的大旨,總是見了別人的快樂,都激起了自己的悲傷。

我雖不敢斷說唱春調與放羊調有何關系,但頗想知道以下的幾件事項:

(一)放羊調的流行區域,北至山西,南至云南,可見它的傳播是極廣的。但不知道這種調是什么地方的出產?它的原始的歌是怎樣的?流傳所及的地方共有哪幾處?(唱春調,我們知道是江蘇常州的出產。)

(二)放羊調中,有歌唱孟姜女的故事的嗎?如有,我們更可以比較一下了。

(三)放羊調的樂譜有地方可以搜集到嗎?我們也渴欲得音樂上的比較。

(四)唱春調的歌曲,我們知道在江南(江蘇的南部)和浙西(浙江的西部)最通行。(如《王蓮英自嘆》、《蔣老五殉情》都是。)除了這個區域之外,別地方也有嗎?

(五)和唱春調與放羊調類似的調子,以及和以上所引諸歌類似的體制,都還有嗎?

以上諸種問題,我們全要知道清楚,如承讀者諸君見到時即行賜教,那是說不盡的感激了。

1925年4月24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荔县| 岳西县| 奉节县| 义马市| 敦化市| 清水县| 泰安市| 镇远县| 唐河县| 定安县| 南涧| 潜山县| 莱阳市| 应城市| 鄱阳县| 万山特区| 长乐市| 新津县| 和平县| 曲松县| 柞水县| 星座| 凉城县| 万载县| 霍山县| 本溪市| 海宁市| 建阳市| 应城市| 荃湾区| 湟中县| 分宜县| 根河市| 古浪县| 新源县| 永仁县| 来安县| 措勤县| 宁晋县| 龙川县| 新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