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姜女故事研究及其他(120年紀念版)
- 顧頡剛
- 541字
- 2022-07-22 16:42:49
(四)褰裳
《鄭風·褰裳》篇云:
子惠思我,
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
豈無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這比《野有死麕》的話說得更明顯了。但經學家是最容易上當的人,所以又發生了誤解。
昭公十六年《左傳》,記晉國的韓宣子到鄭國去聘問,鄭國的卿大夫款宴他,子太叔賦《褰裳》。他為什么對了貴客竟賦這詩呢?因為那時的賦詩是象征的,他的意思是說鄭國極愿意事晉,只怕晉國不能了解他們的好意,終至丟掉了他們。所以韓宣子答道:“起在此,敢勤子至于他人乎!”這仿佛是說:“我不是薄幸的人,你不必存秋扇之捐的憂慮呢!”
因為《左傳》上有了這一段記載,把詩學家又纏夾了!衛宏《詩序》云:“狂童恣行,國人思大國之正己也?!编嵭对姽{》云:“狂童恣行,謂突與忽爭國?!诱撸獯髧洹W尤魫鄱嘉摇覄t揭衣渡溱水往告難也。言他人者,先鄉齊、晉、宋、衛,后之荊楚?!?/p>
我們在本集第九十首中見到的歌,意境與《褰裳》極相似。但不知道是不是鄭國的突、忽(或是允礽與胤禛)爭國時,國人思大國正己而作的?
自從一別到今朝,
今日茶坊改變了。
女兒的貴相好!
此山不比那山高;
脫脫藍衫換紅袍。
人也比奴好;
容也比奴俏。
打發外人來請你,
請你的冤家請亦請弗到,
撥勒別人笑!
你有洋錢別處嫖;
小妹身體有人要。
你走你的陽關路;
奴走奴的獨木橋。
偕倷各處去賣香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