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姜女故事研究及其他(120年紀念版)
- 顧頡剛
- 4字
- 2022-07-22 16:42:48
寫歌雜記
(一)撒帳
我在第五十九首“坐床撒帳挑方巾”一句下,注道:
撒帳,未詳其儀式。照字義講,應當把帳門放下,為他們牉合的象征。但似乎沒有這回事。……
但不久就發現我的錯誤了。趙翼《陔馀叢考》卷三十一,頁六,“撒帳”條云:
《知新錄》云:“漢京房之女適翼奉之子。房以其日三煞在門,犯之損尊長。奉以為不然,以麻豆谷米禳之,則三煞可避。自是以來,凡新人進房,以麻米撒之。后世撒帳之俗起于此。”按:此說非也。撒帳實始于漢武帝。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帳中,豫戒宮人遙撒五色同心花果,帝與夫人以衣裙盛之,云得子多也。事見《戊辰雜抄》。唐中宗嫁睿宗公主,鑄撒帳錢,重六銖,文曰“長命富貴”,每十文系一彩絳。今俗婚姻奩具內多鐫長命富貴等字,亦本于此。
讀了這一條,使我們知道撒帳的儀式是為避煞而有的,也是為多子與長命的祝壽而有的。
上月接得廣西象縣劉策奇先生來信,指正我的錯誤。并述象縣的撒帳儀式如下:
新娘進新房后,就同新郎在新房窗前“拜米斗”(以一斗盛米,上置銅錢一吊〔千文〕,插尺子一枝,紅燭一對,線香九枝),“交拜”,“食交杯酒”。新郎扯米斗上之尺,掀開新娘蓋頭之紅布置床頂;順手打新娘三下;眾人擁他和她去“坐床”,當拜米斗時之祭品,食交杯酒之下酒物。就是女家備來的一個“全盒”,內裝瓜子、落花生、龍眼、荔枝……坐床后,由一好命(有錢,有子孫,夫婦尚成雙的)的婦人,將全盒內之瓜子撒播于新床四面,引誘一班小孩上床搶奪,以增熱鬧。當播撒時,也要說些嘏辭(即是吉利語),如:——
撒帳東,床頭一對好芙蓉。
撒帳西,床頭一對好金雞。
撒帳北,兒孫容易得。
撒帳南,兒孫不打難。……
五男二女。女子團圓:
床上睡不了,床下打鋪連;
床上撒尿,床下撐船。
讀了這封通信,更可知道撒帳是邀取好口彩的把戲,完全是多子的祝禱了。
最近又在《歌謠周刊》七十二號中翻到魏建功先生的《嘏辭》一文,內載南京刻本“新人坐床撒帳”的嘏辭道:
一撒,一元入洞房,
一世如意,百世昌!
二撒,二人上牙床,
二人同心,福壽長!
三撒,三朝下廚房,
三陽開泰,大吉昌!
四撒,四德配才郎,
四季開花滿樹香!
五撒,五子登金榜,
五鳳樓前讀文章!
六撒,六六大順華,
六龍捧日放光霞!
七撒,七子團圓慶,
七巧織女會牛郎。
八撒,八仙來慶壽,
八代兒郎受勛章!
九撒,九世同居住,
玄孫必選總統郎!
十撒,十不撒,
過年一窩養兩!
又《周刊》五十九號白啟明先生所作《河南婚姻歌謠的一斑》內,收集了洛陽、盂縣、溫縣、開封、南陽、唐河縣的《撒床歌》八首。又說:“除了這八首之外,尚有漢川的一首,篇幅非常的長(千字以外),內中有些‘詩云’、‘子曰’的意味,怕不是一種天籟歌,所以此處付之闕如。”更可見這種風氣的普遍了。
我對于掌禮先生(即老式的贊禮員,是吹手的副業)的嘏辭,從來不曾留意過。經了這一回的提示,將來到人家賀喜時也要好好的“洗耳恭聽”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