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族小鎮
我們這個年級的孩子被安排在三十多里外的胡族小鎮讀書。說是學校,其實就是幾排茅草屋,宿舍、教室都在一起。晚上,大家睡在大通鋪上,很難入眠。有的孩子想家,就躲在被窩里偷偷抹眼淚。有的孩子淘氣,比如劉左,他索性逃回家里,結果被家長痛打一頓后又送了回來。
每天早上起來,我們就蹲在屋后的池塘里洗臉。正是隆冬季節,水面上結著薄冰,我們要破冰取水,因此兩只小手經常凍得通紅發腫。
我們只能在周末步行回家。一次,我們想抄近路,結果被一條小河溝擋住,溝兩旁是斜坡,大一點的孩子手腳麻利,連滾帶爬地跳過去。結果我跳過去后沒有站穩,就滑到了水溝里,棉褲全濕透了,我至今都記得那種刺骨的冰冷。多年后,我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常聽到先師曹道衡先生在干校時的笑話,說他路過水溝,別人縱身一躍跳了過去,曹老師念念有詞:單腿為跳,雙腿為蹦。到底是蹦還是跳,他在慌亂中一躍,就掉到了水里。我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所以相信一定是真的。當時,我自然沒有念念有詞,因為在猶豫中掉到水里后惹人笑話,那種感覺很不好。回家的路上,我拖著冷冰冰、沉甸甸的雙腿,走得很慢。到家后,我不禁哭著請求媽媽不要再送我去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