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引言及中國收入分配制度的歷史回顧

1 引言及文獻綜述

1.1 引言

改革開放40年,我國經濟和社會經歷了大的變革,經濟和社會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的收入分配格局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國收入分配從改革開放之初的平均主義現象嚴重,快速轉變為收入差距過大,且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收入分配不公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從各國的經驗來看,收入差距的擴大并非是中國獨有,但是,關鍵問題在于,中國收入差距增長的速度太快,在短短二三十年間,我國從平均主義為主導的社會轉變為高度不平等的社會,這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客觀地講,我國政府很早就注意到了收入差距快速擴大的問題,從改革初期提出的“先富論”中將“效率”放到最高的位置;到1987年黨的十三大提出“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雖然“公平”被放到了“效率”之后,但從這一變化看出,政府已經意識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性;再到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效率公平并重”,將“效率與公平”放到了同樣重要的位置,至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頒布的文件中已不再提“優先、兼顧”,而是強調“注重社會公平”,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則進一步強調“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國目前收入差距依然較大,必須著力解決,并強調要通過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者收入和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調節職能,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從中央出臺的一系列文件中可以看出,我國政府的分配政策對公平的關注度是逐漸增加的,但是效果甚微,我國居民基尼系數一直處于0.4以上的警戒線水平。與此同時,一個顯著的問題是,在我國基尼系數高企不下的同時,我國收入分配中勞動收入的份額長期來看是呈下降趨勢的,且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這也就是為什么從黨的十七大報告開始,中央政府文件不斷明確提出“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是指勞動者通過出賣勞動力所獲得的收入,“勞動”作為一個生產要素,是生產過程中的一個要素。從另一個角度看,政府提出要“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表明政府要加大“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力度,力圖從要素分配的角度構建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以解決我國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

在總體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同時,城鎮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呈現出不斷加大的態勢。而在我國城鎮化率不斷提高、城鎮人口不斷增加的大趨勢下,城鎮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狀況對我國整體收入差距的影響會越來越顯著。我國城鎮居民收入主要有兩個來源:勞動收入和財產收入。而且在收入分布處于較高位置時,收入主要來源于財產收入,收入分布處于較低位置時,收入來源主要是勞動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結構中,勞動份額的上升會改善居民的收入分配狀況,因此,本書主要從完善要素收入分配的角度進行研究,通過勞動與資本兩個要素來分析如何構建合理的城鎮居民收入分配格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山县| 亳州市| 衡山县| 门头沟区| 丹阳市| 大田县| 平定县| 扶风县| 清徐县| 南宫市| 林周县| 县级市| 闽侯县| 浦东新区| 赤峰市| 广汉市| 新田县| 吴江市| 武定县| 济南市| 泽库县| 罗城| 茌平县| 牟定县| 深泽县| 松滋市| 文水县| 梁平县| 突泉县| 大田县| 菏泽市| 定安县| 高雄县| 杭锦旗| 满洲里市| 鞍山市| 隆子县| 顺义区| 二连浩特市| 南溪县| 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