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素參與分配對構建合理有序城鎮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響研究
- 韓海燕
- 33字
- 2022-07-28 21:16:57
第二部分 勞動力要素參與分配對中國城鎮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影響的狀態評價
3 影響勞動力要素參與分配的機理分析
從經濟學理論發展的角度看,新的收入分配理論總是以相應的價值理論標準改進為基礎的,在價值理論的不斷發展與完善過程中,收入分配理論也得到了不斷的改進。而主流的價值理論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不斷改變的,收入分配理論也就在價值理論的不斷變遷中得到了逐步的完善。
關于勞動價值論,亞當·斯密曾有三個主要論斷:一是價值由生產中耗費的勞動決定;二是價值由交換中購買的勞動決定,即由社會所承認的勞動決定;三是價值由工資、利潤、地租決定。李嘉圖則將分配問題看作政治經濟學的主要問題。基于勞動價值論,李嘉圖的收入分配理論主要包括生存工資理論、利潤理論和地租理論。在這些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基礎上,馬克思提出了按勞分配理論,他指出在生產過程中必然會消耗一定的生活資料,工資則是對勞動力所有者這一消耗的價值的補償,實際上也就相當于生產中對生產資料磨損的折舊費用。從理論發展的角度看,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斯密的勞動價值理論是馬克思按勞分配理論的重要理論基礎,可以說,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的基礎是斯密關于“生產中消耗的勞動決定價值”的論述。如果從宏觀角度看,收入分配問題則主要是指國民收入在工資和利潤、租金等方面的分配情況,其中,無論是勞動份額保持不變,抑或是勞動份額上升或下降,這些都是宏觀經濟的核心問題。可見,無論是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還是在古典經濟學中,分配理論都是經濟理論的核心內容,都是從生產要素的角度對分配規律進行研究的,生產要素分配理論是經濟學教科書的一個重要部分。勞動力這一重要的生產要素則是這一理論的重要構成部分,因為勞動要素分配的狀況直接影響著個體的收入水平,而且對于收入的平等性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