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位理論范式下的股東關系及其經濟后果研究
- 楊松令 劉亭立 董香蘭
- 693字
- 2022-07-28 21:07:12
1.4 研究創新
本研究有如下方面的創新。
(1)首次用生態位理論研究不同類型股東之間的關系,為學術界研究股東關系提供新的視角和方法論。傳統的公司治理理論以委托代理理論為基礎,按照持股比例將股東分為大股東和小股東,并將大股東、小股東的關系置于天平兩端,忽視了他們之間和諧共生的狀態。生態位理論更加強調股東之間的和諧共生,即通過發揮各類股東的治理優勢,最終達到和諧共生的目的。因此,基于生態位理論的研究思路為股東關系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和方法論,豐富了公司治理理論的框架。
(2)首次從生態位視角劃分股東類型,豐富了異質性股東的刻畫方式。傳統研究對股東類型的劃分局限于持股比例和性質,并不能全面認識股東的特性。本研究從股東性質、持股規模、股權關聯和侵占性四個維度,以股東的利他行為選擇為切入點,把具有相同生態特征的股東歸為一類,將其分為類掠食型股東、優勢型股東、建群型股東、從屬型股東和伴生型股東,這樣有助于深刻認識不同生態位股東的特征以及準確識別股東權力和利益結構。
(3)建構了股東生態位的相關測度模型,提高了對股東和諧共生狀態的判斷能力和識別能力。以股東生態位的內涵構成為出發點,在改進生態位模型的基礎上,構建了股東生態位相關測度模型,通過計算股東生態位寬度、重疊度和自由度等指標,將定性描述定量化,有利于準確識別不同生態位股東的關系狀態。
(4)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提出并驗證了“股東生態位—代理成本—公司價值”的影響機制,發現了不同類型的股東生態位可以通過降低代理成本來推動公司價值的提升,為進一步探索股東根據自身生態位做出更有效、更合理的決策,進而幫助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提供了理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