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綢之路沿線區域居民家庭消費狀況比較研究
- 劉潤芳 郝東明
- 1816字
- 2022-07-28 20:34:50
前言
消費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居民家庭的消費狀況也是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居民家庭消費問題是國家長期關注的重大民生問題,是居民幸福指數的重要組成部分。詳細掌握居民家庭的消費結構和消費水平,了解居民消費需求的變動趨勢與消費特點,對政府正確制定相應的供給與消費政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地區產業結構優化以及經濟增長方式的調整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以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敖z綢之路經濟帶”是在古代陸上絲綢之路概念基礎上形成的新的經濟發展區域,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充分依托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共謀沿線國家和人民福祉。研究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狀況,掌握沿線國家居民家庭的生活狀況,對比和分析收入與消費狀況,對全面提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各地區的開放型經濟水平、充分發揮各地區的優勢、推進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的研究目的是通過對我國絲路沿線省份居民家庭消費狀況進行調查和分析,全面了解絲路沿線居民家庭的消費需求、消費結構和消費水平,以利于沿線省份更好地發揮區位、資源優勢,從居民有效需求出發,強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配置市場資源,不斷提高沿線省份居民的收入水平,優化其收入結構,拉動消費需求,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力爭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并實現區域經濟的平衡發展。本書以2015年3月28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中所列省份為研究對象,包括西北五省區(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西南四省區市(重慶、四川、云南、廣西)、東北三省(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自治區,并對西北五省區居民家庭消費狀況進行抽樣調查,了解這些地區居民的消費水平、消費結構以及影響消費的因素。同時,選取絲綢之路沿線的8個國家(中國、哈薩克斯坦、伊朗、土耳其、烏克蘭、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和歐洲四國(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居民家庭的收入及消費狀況進行國際比較。
本書主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視角研究絲綢之路沿線省份居民家庭消費狀況,宏觀視角以統計年鑒數據為依據,分為生存型、發展型及享受型研究絲綢之路沿線13省份居民家庭消費的狀況與消費特點,并對他們的消費傾向的動態趨勢進行分析。微觀視角以古絲綢之路沿線的主要省份——西北五省區為對象進行抽樣調查。根據《中國統計年鑒》關于消費的分類,對八大類消費進行詳盡、仔細的調查,分析絲綢之路沿線省份居民家庭消費情況。本書共十四章再加緒論。首先,對絲綢之路沿線省份的經濟發展狀況進行分析,了解各省份經濟狀況及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其次,以宏觀省級數據為依據,從收入來源、收入等級、消費水平、消費結構、消費傾向和消費結構變動度等方面,縱向研究我國居民家庭收入與消費狀況的動態趨勢,橫向分城鄉對比分析絲綢之路沿線省份的收入與消費特點,對絲路沿線省份居民家庭消費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進行國際比較。再次,運用微觀古絲綢之路西北五省區的問卷調查數據,全面分析絲綢之路沿線省份居民在食品類、衣著類、居住類、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類、交通通信類、教育文化娛樂類、醫療保健類以及其他方面支出的消費特點與影響因素。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指出絲綢之路沿線省份居民家庭消費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解決建議。
本書在完成的過程中得到了多方的支持,感謝中國(西安)絲綢之路研究院對本項目的大力支持,感謝國家統計局寶雞調查隊楊靖給我們的建議。感謝為本項目完成參加問卷調查的同學及協助調查的朋友們!同時,也真誠感謝接受本次調查的受訪者,為本項目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感謝課題組全體成員的辛勤付出!感謝李頻、李有慧、邵鑫鑫、魏鈺珂等同學在調查數據整理過程中的辛苦勞動!感謝在本書寫作過程中參閱過的文獻的作者們,讓我們沿著你們的腳印走得更遠!本書撰寫與審訂工作主要由劉潤芳教授、郝東明副教授完成。參與本書撰寫工作的還有研究生王夢嬌、饒璐、郝一格、施金橋、曹亞麗,在此一并感謝!
由于研究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妥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劉潤芳 郝東明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