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綢之路沿線區域居民家庭消費狀況比較研究
- 劉潤芳 郝東明
- 13字
- 2022-07-28 20:34:54
第一章 居民家庭收支相關理論
第一節 消費的相關理論
一、消費的概念
消費(Consumption)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和生產的過程中,為滿足日常需求而消耗社會產品的經濟行為,消費是社會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是生產的終極目標。消費可以分為生活性消費和生產性消費。其中,生產性消費指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使用和消耗。例如,勞動者每天要在體力及腦力勞動上的消耗、建筑工地每天要在鋼筋和水泥上的消耗,或機器長時間運作產生的折舊等。生活性消費是指人們在生存發展過程中對生活資料及服務的消耗。生活消費是居民的日常消費,包括衣、食、住、行、用。本書研究的是生活消費,特指居民家庭消費。
二、居民家庭消費分類
(一)按消費項目分類
按消費項目可分為八大類, 具體如下:
(1)食品煙酒類:包括米面、肉類、蔬菜、點心、飲料等食品以及在外就餐的支出和煙酒支出。
(2)衣著類:指與居民的穿著有關的支出,包括服裝、服裝材料、鞋類、其他衣類及配件、衣著相關加工服務費。
(3)居住類:包括房租、水、電、燃料、物業管理費和自有房屋折算租金。
(4)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包括家具及室內裝飾品、家用器具、家用紡織品、家庭日用雜品、個人用品和家庭服務等方面支出。
(5)交通通信類:包括交通和通信工具及相關的各種服務費、維修費和車輛保險費等。
(6)教育文化娛樂類:包括教育、文化和娛樂方面的消費,如教育培訓費、學雜費以及購買教材等書報雜志和健身、旅游的支出。
(7)醫療保健類:指用于醫療和保健的藥品、用品以及服務的總支出,包括醫療器具及藥品、醫療服務費等。
(8)其他用品及服務類:無法直接歸入上述各類支出的其他用品與服務支出。
(二)按滿足居民生活消費的層次分類
按滿足居民生活消費的層次分類,可分為三類:生存型消費、發展型消費和享受型消費。
(1)生存型消費:指與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等方面密不可分的消費,主要包括食品、煙酒、衣著、居住。
(2)發展型消費:指居民在生存型消費得到滿足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生活的消費,主要用于教育文化娛樂、交通通信、醫療保健方面。
(3)享受型消費:居民消費在生存型和發展型都滿足時,將會拿出一部分錢用于進一步享受生活,此類消費主要指居民生活用品及服務和其他用品及服務消費。
(三)按消費資料的存在形式分類
按消費資料的存在形式分類,可分為實物消費、勞務消費兩類。
(1)實物消費是指消費過程中交易雙方以實物形態進行財物交換,如用于糧食、蔬菜、衣著等的消費。
(2)勞務消費又叫服務消費,是指以服務為性質的消費,交換過程不存在實物形態,其目的主要是方便、美化家庭生活,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如修理、理發、旅游、家政等消費。
(四)按消費資料的經濟屬性分類
按經濟屬性分類,可以把消費類型劃分為自給性消費、商品性消費兩類。
(1)自給性消費是指消費者對自己或其家庭成員所生產的物質資料和勞務的消費,如農民自己種糧食自己消費。
(2)商品性消費是指消費者對他人加工生產的物質資料和勞務的消費,如農民將自己種的糧食作為商品賣出去。在商品經濟不發達的情況下,人們的自給性消費所占比重較大,在經濟發達階段,絕大部分的消費是通過商品性消費來實現的。
(五)按世界銀行規定方法分類![尹世杰.中國消費結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65628/2375564150145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2386474-S7zVnQkrF4GfhodHKcZNj6rCW6SbHWT2-0-a227f86eda18e6dcf3b52940a456004a)
按世界銀行規定的方法可分為耐用品消費、非耐用品消費和勞務消費三類。
(1)耐用品消費通常指使用時間較長,至少在1年以上的物品的消費,如電冰箱、汽車、電視機、機械設備等。
(2)非耐用品消費指使用時間較短,甚至一次性消費的商品,如手紙、糖果、牙膏等。
(3)勞務消費是以服務為性質的消費,沒有實物形態的交換,如理發、家政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