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5.2 研究不足

雖然居民碳排放的相關研究取得了諸多新的進展,但是仍需在以下方面進行深化。

從研究對象來看,一方面,居民碳排放的研究以省域和城市為單元進行不同地區比較的研究較為豐富,而在城市內部精細尺度上的研究相對薄弱;另一方面,在城市空間格局、社會經濟發展、生活方式等方面,自身特點突出且在城市數量上比重較大的中小城市缺乏關注。

從微觀研究的內容來看,一方面,城市內部居民碳排放的研究以居民出行碳排放居多,家庭住宅內生活用能碳排放和居民消費碳排放缺乏關注;另一方面,對居民碳排放存在爭議的影響因素(如關于經濟因素對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的作用如何,不少學者的研究證明居民收入對居民碳排放產生正向影響,但也有一些學者的實證研究表明經濟狀況對居民碳排放并沒有顯著影響,而節能意識等更為重要)需要在相同尺度、相同背景和科學核算的基礎上進行對比研究,并得出因地制宜的結論,不可一概而論。如在緯度高的地區,人口密度或建筑密度的增加可以通過形成局部熱島效應降低碳排放,但對于夏季較長的地區未必需要采用同樣的對策。此外,在探索居民碳排放的影響機理方面,不少學者將生活用能、出行或消費碳排放的某一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但是同一地區的同一因素對各類碳排放以及總居民碳排放的影響難以明晰,如何通過政策約束構建既能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又能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低碳消費模式,同時抑制高收入階層家庭的奢侈型能源消費,是仍需深入研究的課題。

從微觀研究的方法來看,第一,城市內部居民碳排放空間分異的研究使用調查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的居多,使用空間統計分析方法探索規律和闡釋機理的較少;第二,社區尺度居民碳排放的研究選擇少量典型社區調研并分析的居多,采用適當方法進行所有社區估算及比較的較少;第三,城市居民碳排放影響機理的研究以全部調查樣本為對象分析的較多,而針對不同類型居住區分別進行闡釋的較少;第四,以社會經濟因素為主要驅動力研究居民碳排放差異的較多,而社區形態或居住區建成環境對居民碳排放的影響關注較少;第五,以所有樣本進行均值層面機理探討的較多,對不同碳排放水平下及不同局部空間進行機理探討的較少;第六,學者們對城市形態應該包含的內容和量化方法未能形成一致的看法,故而相關量化研究中所使用的建成環境指標五花八門,雖然富有新意,但是并不利于不同經驗研究之間比較討論。

從數據獲取來看,若能建立個人和家庭的用能和消費系統,使研究者能獲取更為全面且有時間序列的數據,將能更深入和精確地研究城市空間形態、家庭社會經濟因素、居民生活方式等對居民能源消耗碳排放的作用機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津市| 布尔津县| 余江县| 南丹县| 车险| 常州市| 四子王旗| 太保市| 油尖旺区| 鄂温| 资中县| 兴义市| 广安市| 沈丘县| 定兴县| 昌宁县| 绥宁县| 恩平市| 萍乡市| 连城县| 丹东市| 专栏| 沈丘县| 岑溪市| 松桃| 高唐县| 贵德县| 宁海县| 蒙阴县| 错那县| 财经| 济宁市| 沙洋县| 怀柔区| 东丰县| 全南县| 芦溪县| 阿瓦提县| 丹东市| 阳高县| 清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