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居民碳排放空間分異機制研究
- 榮培君
- 524字
- 2022-07-27 17:11:24
2.4 減排措施
城市能源消費CO2排放優化與調控的模型方法包括ITLUP、LILT等基于空間相互作用的模型,MEPLAN、TRANUS等基于計量經濟的模型,Urban-Sim、ILUTE等基于微觀模擬的模型,MARKAL、LEAP等能源經濟模型,SUNtool、Citysim等建筑能源—氣候耦合模型,以及情景分析法與系統動力學模型等。其中,應用于居民碳排放優化的常用方法和典型實證研究如表2-13所示。情景模擬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該方法的優點是能夠動態反映和預測政策及土地利用變化等對居民行為的影響,尤其是在城市長期規劃中應用廣泛。但是情景模擬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其假設的情況可能會與現實存在一定的差異,從而影響其反映結果的可靠性。另外,情景模擬方法更適合應用于宏觀城市層面,很難檢驗和評價個體的微觀行為的各種影響因素改變帶來的效果。此外,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與美國波士頓大學共同開發的LEAP模型(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s Planning System)及在LEAP模型基礎上開發的“綠色能源與能源分析工具”(Green Resources and Energy Analysis Tool,GREAT)和“城市低碳發展政策選擇工具”(Benchmarking and Energy Saving Tool for Low Carbon Cities,BEST Cities)等也被應用于能源優化當中。同時,也有學者采用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和貝葉斯估計方法進行居民碳排放的優化模擬(見表2-13)。大量研究得出的優化策略一般聚焦于政策的制定、科技的進步和消費模式的轉變三大方面。
表2-13 居民碳排放優化研究的主要方法

續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