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中亞國家投資、經濟技術合作與政策選擇研究
- 薛小榮等
- 2734字
- 2022-07-27 10:56:53
二、投資環境概述
(一)概念
投資環境是指與境外投資(包括資本、技術等)者在境內進行投資,并獲取效益這一系列行為有關的各種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或者說,它是圍繞投資這一主體的各種因素(如政治、經濟、社會等)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制約所形成的矛盾統一體。也可以說,投資環境是東道國對投資者提供的各方面條件和態度的總和。
一般情況下,投資環境劃分為政治環境、經濟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等方面。政治環境是東道國的政治狀況、政策和法規;經濟環境是指東道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體制以及與投資有關的生產要素、結構和供給水平、基礎設施;自然環境主要是指自然或歷史上長期形成的與投資有關的社會結構、社會意識形態、風俗及文化等歷史傳統、社會保障體系等。
(二)特點
1.整體性
投資環境是一個有機整體,各個部分相互連接、相互協調,互為條件,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投資環境系統。其中任何一種環境、一種因素的變化,都將涉及投資活動彼此相聯系的各種因素發生連鎖反應,進而導致整個投資環境的變化。
2.綜合性
投資環境是具有多層次、多樣性的龐大綜合體,是由許多與資金的投放和使用相關的政治、經濟、自然、社會、技術、文化等多種客觀條件和因素交織在一起構成的。
3.區域性
區域性投資環境是相對于整體投資環境而言的,它是整體投資環境的基礎和有機的組成部分,是投資環境多層次中的一個關鍵層次,也是研究投資環境的重要內容。投資環境區域性的存在可能會使同一種項目投資或投資方式在此地適用,而在彼地不適用,對符合本區域特點和要求的資金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對不符合的資金則產生排斥力。
4.差異性
由于各種因素的作用,同一投資環境對不同部門和項目的投資、對不同的投資意愿具有不同的吸引力。在同一投資環境內部,各類環境之間的不同組成以及各自所占比重不同,對投資也會產生不同影響。
5.動態性
投資環境中的各個因素總是處于不斷的變動之中。而這種不斷的變動又或多或少地直接影響總的投資環境。如政局的變化,自然界本身的變化,人為的干預和破壞,辦事效率、管理水平的變化以及勞動要素的變化等,都是影響投資的直接因素。
(三)投資環境的內容與分類
1.投資環境的內容
確定投資環境的內容,要服從建立投資環境的戰略目標。根據各國的經驗,全國性投資環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幣值穩定程度
自由兌換外幣和面值貨幣對外價值的穩定是投資環境最重要的內容,也是影響投資效益的重要因素。通常,衡量幣值穩定程度的具體做法是把投資所在國的外匯匯價劃分為四種等級,作為衡量貨幣穩定的標準:一是官價與黑市之差不超過10%;二是官價與黑市之差為10%~40%;三是官價與黑市之差為40%~100%;四是官價與黑市之差超過100%。差距越大,說明幣值越不穩定,反之,差距越小,說明幣值比越穩定。
(2)每年通貨膨脹率
每年通貨膨脹率是指過去五年的通貨膨脹率的實際情況,既可以了解過去五年的通貨膨脹率的實際情況,又可以預測未來的經濟情況。通常,把通貨膨脹率是否超過兩位數當作是否穩定的界限。
(3)資本外調
資本外調是指資本(包括利潤和利息收入)能否自由出入國境,以便靈活調撥資本。實行外匯管制國家對外國企業投資的資本轉移(包括利潤和利息收入的轉移)均有不同的規定,多加以一定的限制。外匯無限制最受投資者歡迎;外匯完全不準外調,就不會有投資者入境投資。
(4)允許外國所有權的比例
允許外國所有權的比例是指一個國家允許外國投資者在該國境內設立的股份公司中所掌握的股份的比例,也是影響掌握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重要因素,只有掌握一定比例的所有權,才能掌握經營權。一般國家都有傳統的規定,如外國投資者掌握的股份所有權必須低于50%,而外國投資者希望能自由掌握所有權的比例。
(5)外國企業與當地企業之間的差別待遇和控制
外國投資者希望所投資的地區和國家對待外國投資者,像對待本地私人企業一樣,享受同等待遇。
(6)政治穩定程度
為了保證投資的安全性,外國投資者特別重視投資所在國的政治是否穩定。他們更喜歡政局穩定或長期穩定的國家,而忌諱政局經常波動甚至動蕩的國家。
(7)當地資本供應能力
這關系到資金的融通是否方便,它對加速資金周轉、節約使用資金起著重要作用。外國投資者希望當地有發達的資金市場和公開的證券交易所,擔心的是當地缺乏資金,或對外資、合資企業借貸資本有嚴格限制。
(8)給予關稅保護的意愿
關稅保護是一個國家為了保護國內工農業生產而對外國商品進口征收關稅的行為。給予關稅保護的意愿,是指投資所在國是否給予外國投資者該國關稅保護。
2.投資環境的分類
投資環境從范圍上可以分為國家的宏觀投資環境和地區的微觀投資環境(當然,這種宏觀和微觀的關系是相對而言的),還可以分為狹義的投資環境和廣義的投資環境。狹義的投資環境主要是指經濟環境,即一國經濟發展水平(國民收入、經濟增長速度)、經濟體制、經濟發展戰略、基礎設施、外匯管制、金融信息服務、貨幣穩定狀況等,即它是涉及投資者切身利益的直接因素;廣義的投資環境指包括經濟因素在內的社會文化、政治、法律、政策、市場機制、勞動力等對投資可能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各種因素。
投資環境從屬性上劃分,有自然投資環境和人造投資環境之分。諸如具有觀賞和旅游價值的湖光山色、有開采價值的礦藏資源等,均屬自然投資環境;而生產、生活性及社會性的基礎設施則是人造投資環境。
投資環境從形態上劃分,有“軟環境”和“硬環境”之分。所謂硬環境,就是那些具有物質形態的各種物質條件、有形條件之和,如交通運輸、通信郵電、供電、供氣、供水、環境保護、社會生活服務和旅游設施等;而軟環境是指那些沒有具體物質形態的外部因素和條件的總和,如政策、法規、合作對象的經營管理水平、職工的技術熟練程度等。
(四)分析研究投資環境的意義
投資環境是多因素的、多層次的、多動態的有機整體。投資環境的分析和研究,往往是投資者在投資前進行投資分析的第一步,也是整個投資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其意義是:
(1)對投資環境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全面地分析和掌握某一地區或國家的整體狀況,可使其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以吸引更多的外資和先進技術,這是研究投資環境的目的所在。
(2)對投資環境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深刻具體地把握影響投資環境的各種因素,找出投資環境中存在的問題,為制定政策、法規和領導決策提供科學而又堅實的基礎,為投資環境的進一步改善指明方向。
(3)對投資環境進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幫助所在地區和國家合理確定利用外資的規模,明確利用外資的重點和方向,確定利用外資的投向和結構。
(4)對投資環境進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和措施,使得政治環境、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等各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協調發展,才能夠從總體上創造一個吸引外資投入的良好投資環境,以吸引更多的外資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