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三社聯動”的內涵思考

2.2.1 “三社”概念論爭

自“三社聯動”誕生之日起,關于何謂“三社”就存在著多種觀點。目前政策文本表述和學者理論解讀也對“三社”主體的理解表達含糊、關系指代不清。

首先,在政府政策文本中,關于“三社”的術語表達就曾出現過不同的說法,“三社”主體意指有差別。有界定為“社區、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有所指為“社區、社區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還有稱為“社區、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以及“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見表2-1)。另外,民政部相關領導在會場講話中談到的“三社聯動”前后也不一致,特別是將“第三社”分別描述為專業社會工作(7)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8)。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是專業社會工作的元素之一,這二者之間的內涵范圍不可同日而語,差別甚大?!叭纭狈Q謂的不統一,也說明所指對象的不同,其屬性和內涵邊界存在差異,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公眾的誤讀。

表2-1 政府政策文件關于“三社聯動”中“三社”的表述

其次,在學界理論研究上,不同時期學者對“三社”的主體內涵各有領悟。例如,早期研究“三社聯動”的葉南客和陳金城(2010),將其定義為社區、社區社會組織和社工隊伍三者之間的聯動(9),后來葉南客和陳金城(2016)又對其內涵進行了拓展:將社區及其角色界定為“以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等主體代表了行政區劃意義上的社區,以社區服務中心等活動、服務平臺代表了參與社區建設平臺意義上的社區”;將社區組織界定為“不僅是具有合法資質的法人社會組織,而且還包括更廣泛、更具動態性的社會組織”;認為社會工作者是“既有專業的社會工作者,還有長期從事基層社區工作、以街居制干部為主體的社區工作隊伍”。(10)王思斌(2016)從實踐意義上界定“三社”的內涵相對更小,認為“三社”的主體為社區居委會、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11)多數學者基本認可社區的平臺角色、社區社會組織的載體角色以及社工隊伍的支撐角色。(12)

最后,在實踐操作探索中,社區“三社聯動”機制涉及主體紛繁復雜。由于官方對“三社”的具體所指沒有明確規范,學術理論界定也是見仁見智,所以在實踐中出現“一筐裝”“一鍋燴”的現象,主體歸屬不明確,操作不一致。例如,既可將社區視為一個平臺,又可將其視為一種共同體,還可將其視為居民委員會,甚至還可理解為基層黨政組織。到底誰能代表“社區”,從認識上就模糊不清,在本質上也混淆了社區主體性和行動者的內涵。對于社會組織的理解就更為復雜。理論上的社會組織,本就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不同學科有不同界定,對應到實踐中的類型,認識出現了較大分歧和理解錯位。在社區實踐中,雖然一般認為社會組織是與政府部門、市場企業并列的第三部門組織,即正式登記注冊的NGO或NPO等,但現實中也存在大量沒有正式登記的自治組織、自組織或“草根組織”活躍在社區中,而這些“草根組織”(尤其是社區社會組織(13))在“三社聯動”中也發揮著巨大作用。另外,部分社區工作者將社區社會組織理解為公益類或文體類社會組織,將解決矛盾與糾紛的社會組織排除在外。“三社”中對“社工”的認識曾一度出現混亂,不是邊界太大,就是范圍太窄。在確定“社工”是人才隊伍體系而非專業理論體系之后,又陷入了具體人員構成的爭論中,即“社工”到底是專指擁有社會工作專業素養的專門性人才,還是將持證社會工作者、社區工作者、義工(志愿者)也包括在內,目前觀點還有很大分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铜峡市| 江都市| 湄潭县| 恭城| 湾仔区| 鸡泽县| 曲水县| 安义县| 启东市| 介休市| 比如县| 东明县| 阜南县| 丰台区| 喀喇沁旗| 泽普县| 吉安市| 贵德县| 牡丹江市| 合作市| 新乡县| 宜良县| 珠海市| 安新县| 胶州市| 林西县| 新丰县| 隆安县| 韩城市| 永平县| 顺平县| 乐亭县| 临颍县| 黑水县| 剑阁县| 墨竹工卡县| 南平市| 邢台市| 清徐县| 娱乐| 弥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