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的70年:云南經濟發展研究
- 張小蘭
- 2504字
- 2022-07-26 18:55:48
3.5 云南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展望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打牢跨越式發展基礎。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基礎設施滯后是制約云南發展的重要因素。要把以綜合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物流為主要內容的“五網”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支撐性工程”來抓。
3.5.1 加快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建設
全力推進縣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使開通高速公路的縣超過90個、通車里程接近6000千米。到2020年,全省公路總里程達到18萬千米,高速公路里程達到3000千米,二級以上公路達到8000千米;全面實現國家規劃在云南省境內的重要國道路段的高等級化;全面建成云南“三縱”“三橫”“九大通道”高等級公路網;縣到地州、縣與主干線公路的連接路段基本建成高等級公路;基本形成全省高等級公路網絡;鄉到行政村公路基本達到高級、次高級路面標準;建成省、地州市、縣之間比較完善的快速客貨運輸網絡,基本實現行政村通班車,為人民群眾的出行提供更暢通、更安全、更便捷的交通運輸條件。根據《云南省中長期及“十三五”鐵路網規劃》,到2020年云南鐵路營運里程將達到5000千米,既有和在建鐵路里程將達到8000千米,高鐵營運里程將達到1700千米。開工建設渝昆高鐵,加快玉磨、大瑞、麗香、彌蒙等鐵路項目建設,確保成昆鐵路擴能改造竣工、成貴高鐵云南段建成通車。加快昆明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推進蒙自、昭通、大理、麗江等機場項目建設。
3.5.2 加大水利扶貧
2018年10月10日,云南省水利廳印發了《云南省水利扶貧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目標任務是:到2020年,貧困地區水利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能力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因水致貧的突出水利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支撐貧困地區長遠發展的水利保障能力得到較大提升,水利良性發展機制初步建立,基本建成與全面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水安全保障體系。其主要內容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快實施貧困地區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到2019年基本完成規劃目標內197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保障,2020年實現全國扶貧大數據平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銷號清零,確保同步解決貧困地區非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確保實現國家現行標準下飲水安全全域全覆蓋。全省農村飲用水集中供水率達到85%以上,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0%以上,水質達標率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二是到2020年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300萬畝,貧困地區農田水利灌排設施進一步配套完善。三是實施水資源開發利用工程,力爭啟動30座以上中型水庫和100座以上重點小型水庫建設,到2020年貧困地區新增供水能力達6億立方米以上。四是繼續加大貧困地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力爭完成水生態建設工程和48個水利風景區建設。到2020年貧困地區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36萬平方千米,完成坡耕地綜合整治面積27.1萬畝。五是全力推進貧困地區中低產田地改造,到2020年完成實施中低產田地改造9萬畝。
3.5.3 加快能源基礎設施網絡建設
加快水電、輸電工程等重大項目建設,加強農村電網改造,全面清理整頓5萬千瓦以下的小水電站,加快推進烏東德、白鶴灘等大型水電站建設。推進天然氣支線管網和成品油管道建設,推動中石油煉油一期項目達產,啟動二期煉化項目前期工作,提高輸氣管道沿線用氣比重。新建4萬個充電樁,提高純電動汽車保有量和使用便利性。在光伏發電領域,政策扶持是產業發展的主導,降低發電成本是產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中上游污染問題和轉換效率的提升是光伏產業未來發展的核心問題。云南省能源結構較為特殊,水電資源可開發率居全國首位,同時還蘊含豐富的風力和光電資源,但整個云南省電力系統及電力市場以水電為主,因此,不斷完善電力系統及電力市場機制適應光伏發電發展,解決傳統能源發電與光伏發電在爭奪電力市場方面的沖突是光伏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在水電資源豐富的背景下,著力推進分布式光伏和“光伏+”應用,采取就地、就近消納原則,結合云南省地理特點,大力開發光伏提水項目,翻開云南省光伏產業新的歷史篇章。
云南能源發展的目標是:到2020年能源方面完成增加值達到1400億元左右;全省一次能源供應能力超過1.5億噸標準煤;全省電力裝機達到9300萬千瓦左右,煤炭產量控制在國家核定產能內;力爭石油、天然氣管道線路合計達5800千米左右。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國家下達指標內;全社會用電量2000億千瓦時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占42%左右。民生用能水平顯著提高,到2020年人均生活能源消費量超過0.25噸標準煤/年;人均生活用電量超過600千瓦時/年。
3.5.4 加快現代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建設
擴容升級骨干網和城域網,加快提升高速寬帶網絡能力,實施“千兆光纖進小區、百兆光纖進鄉村”工程。完善4G網絡全覆蓋,啟動5G商用試點。繼續抓好國際光纜、國際通信樞紐建設。按照共享高效的原則,從“云+管+端”和信息安全四個層面,全面建設新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網絡,確保“互聯網+”的應用需求,促進云計算、大數據產業發展。提升骨干網絡容量和網間互通能力,加快連接滇中城市經濟圈的骨干網、城域網建設,增強玉溪通信傳輸樞紐地位。依托華為玉溪云計算數據中心,全面提升文化旅游、科教醫療、交通警務、金融保險、商業服務、公交運輸等領域的網間互通能力,以政務信息化帶動社會信息化發展。探索推進政務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共享模式創新,打造特色“政務云”,促進政務部門的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完善電子政務統一網絡線路租用及資源調度措施辦法,以線路資源管理為切入點,推進電子政務運營管理模式創新。實施“寬帶鄉村”工程,提高區、鄉(街道)、村(社區)網絡覆蓋率,互聯網普及率達到85%。同時,各部門要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工作,積極主動適應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要求,不斷打牢基礎、整合資源、完善體系、創新方式,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工作。
3.5.5 加快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
積極推進昆明、大理等物流樞紐建設,加快15個省級重點物流產業園和129個縣級物流集散中心建設,新增一批5A級物流企業。加快建設縣、鄉、村三級物流網,建設一批鄉村新型商業中心和服務站點。抓好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穩步發展航空物流,加快口岸物流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物流產業體系,充分發揮云南省區位優勢,形成農產品、醫藥、煙草、裝備制造、能源產品、冶金化工產品、日用消費品等傳統優勢產品專業物流不斷壯大,冷鏈、電商、保稅等新興物流蓬勃發展,重點產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現代物流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