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投資入門、進階與實戰
- 朱孜 王俊龍
- 5381字
- 2022-07-28 18:33:16
第三節 穩健致富需樹立資產配置理念(下)
很多男生愛踢足球,也應該都玩過SEGA公司制作的一款名為《足球經理》的經典游戲。資產配置并沒有那么高深玄妙,和職業經理人經營球隊有相似之處。
像按稟賦和能力挑選球員,分配前鋒、中場、后衛和守門員一樣,按各大類資產屬性不同將資產分為進攻型、穩定型和防守型資產。
在賽前準備階段,根據比賽的性質(職業聯賽、錦標賽或國際比賽)、重要程度和對手強弱等因素確定賽事目標,在進行財務規劃和資產配置前,也應該有的放矢地明確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最后希望的綜合收益究竟是多少。
最后,職業經理人和教練會在正式比賽前,擬定是用偏進攻的433、343陣型,還是用偏防守的541、532陣型迎敵作戰。制訂資產配置計劃,則是根據具體的理財目標配置不同比例的各類資產。
一、主要資產分類
(一)進攻型資產
進攻型資產好比球隊中英姿颯爽的前鋒,主要職責是攻城略地、射門得分。所以進攻型資產大多是犧牲較多安全性和流動性來提高收益的產品,按照風險由大到小排序,主要包括:原油和商品期貨、VC/PE等一級市場股權投資、股票和偏股型基金等。
因投資門檻和難易程度等原因,大部分普通人會選擇股票來負責進攻。前文細細列舉過股票之“美”,如果你是一位資深股民,有自己的投資邏輯和獨到眼光,過往數年的戰績還不錯,股票的確堪當“首發先鋒”。但一支球隊即便強如巴西,如果排出10-0-0的陣容,連守門員都不要了,球門也難逃被對方球隊頻繁洞穿的命運。
(二)穩定型資產
穩定型資產就是齊達內般老成持重的中場球員,進可前沖,退可防守。這類資產在犧牲部分流動性和小部分安全性的基礎上盡可能提升收益,按照風險由大到小排序,主要包括:基金定投、信托、債券型基金、公募類REITs、理財、國債等。
沒錯,大家認為的有錢人專屬的高收益“保本”產品——信托,竟然是穩定型資產中風險僅次于基金定投的產品。2020年5月27日,停牌多日的安信信托發了一則公告:本公司大股東的股份被上海市公安局凍結。而早在停牌前,該股股價已從59元跌到2元。數據顯示,安信信托已有價值300多億元的產品逾期。
(三)防守型資產
足球是11個人的游戲,好的球隊離不開優秀的后衛和守門員,資產配置不可能少了防守型資產。這類資產可以保證遭逢疾病、失業、天災人禍等巨變時,幸福的家庭不會因措手不及而丟盔棄甲。按照收益由高到低排序,防守型資產主要包括定期存款、貨幣基金或現金管理類理財、活期存款、外匯、黃金和保險等。
它們像守門員般機警而值得信任——創造收益能力不強,卻在風險降臨時發揮重要作用,以確保家庭資產安全著陸。其中的黃金更是屬于零息資產,本身沒辦法生息,卻有較高的避險屬性,這種避險屬性能在經濟、政治環境突發重大變化時起到緩沖作用。同樣是避險資產的美元和日元等,則可以在經濟環境缺乏流動性時發揮作用,且安全性優于黃金。而保險從某種角度來說是負息資產,通過犧牲收益率和流動性來降低遭遇風險后的損失。
不同球隊有不同風格,巴西隊靈動浪漫,德國隊細膩嚴謹,同一名球員也會因運動生涯的高潮和低谷而表現差異極大;而不同類型的資產在宏觀環境和經濟周期的變化下也有各自的高光時刻。
這也是資產配置的另一魅力所在:即便在進攻型資產萎靡的年份,也可能由于穩定型資產進入相對強勢期,自己的資產組合會獲得不錯的收益。
二、資產配置的目標
資產配置目標應該與人生各階段的所得和所需相結合,建議按所處的年齡層(生命周期)確定自己的資產配置目標,可分為三個時期。
(一)青年時期
踏入社會,開始賺工資的年輕人要學習自己打理資產。此時沒有財富積累,每月結余也有限,卻有“初生牛犢不怕虎”般的好奇心。學習如何理財的興趣較濃,通常風險偏好也比較高,可以通過基金定投這種形式每月進行投資。指數類基金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可以理解為強制儲蓄,建議初學者設置一個止盈目標位。假如沒有時間了解基金類產品,可以選擇貨幣基金、債權類基金以及年金類保險,以季度、年度為單位進行強制儲蓄。如果極度保守,定期存款和國債就是更適合的投資工具。很多學生初入大學就開啟了財富之旅,建議通過債券型基金進行配置,可以兼顧流動性和安全性需求。
(二)中年時期
事業漸入佳境后,收入增多,也相對穩定。但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下,要維持一定水準的生活水平,需要在做好風險防控的前提下加大投資力度。該階段可以將相對較多的資產放在股票、基金等權益型產品中,同時也要設置一些周期較長的“目標投資”,為未來的退休生活作準備。具體可以選擇那些長期風險低、收益穩健的產品,如養老目標FOF、專項基金定投和股債均衡的混合基金等。同時,為了抗衡風險,有必要配置部分重疾險和意外險。
這個階段,利用自己青年時期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均衡配置進攻型和穩定型資產,并開始逐漸增加保險等防守型資產。
(三)老年時期
賺錢已不再是第一要務,而應該享受承歡膝下的美好時光,并收獲一生資產配置的成果。此階段的消費需求逐漸減少,在資金安排上比較規律,盡量避免做股權、期貨、股票和偏股型基金等高風險投資,可以選擇中長期的固收類產品,同時可選擇護理險、意外險等保障類保險產品作為老年的風險保障補償。有些老年人考慮比較多的還有財富傳承問題,這一目標可通過配置黃金、家族信托、終身壽險和保險金信托等實現。
對于這個時期的人群,自身的資產要以防守型和穩定型資產為主,其中保守型資產的結構也以流動性為首要考慮因素。
概言之,年輕人要進擊,中年人要創富,老年人要守財。資產配置的目的不是單純創造盡可能多的財富,而是要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財富、生活乃至人生進行規劃,從而讓自己持續穩定地享受高品質生活,更從容地應對可能遇到的風險。
三、各類人群的資產配比建議
每個人處在不同的生命階段,資產量級、風險承受能力和開支習慣也各異,很難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資產配置方案。但無論資產如何配置,須始終圍繞一個目標:滿足日常生活所需之后,在自身所能承受的最大風險下,盡可能提高資產組合收益。以下分類基本能涵蓋平時關注財富規劃問題較多的各類人群。
(一)職場新人
這類人有著“后浪”的銳氣,特點是收入和積蓄有限,但因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風險承受能力較強。各類資產具體配比建議如圖1-4所示:60%進攻型資產+30%穩定型資產+10%防守型資產。

圖1-4 職場新人核心資產配置比例
年輕就是資本,職場新人的核心資產配置可圍繞“勇于嘗試,積累經驗”主題進行。將60%的資金投入股票或權益基金中,感受市場的殘酷,在不斷的成功和失敗中積累經驗,為未來的大額投資打下地基;再將30%的資金投入偏債基金或進行基金定投,切身感受市場冷暖和經濟周期對不同資產的影響,同時發揮基金定投強制儲蓄的特性為自己的人生積累財富;最后剩余10%的資金主要投資于貨幣型資產,一方面滿足自己的日常消費,另一方面則用于提升自己的“硬件”——考證書、看書,學習各種技能。
(二)中產“夾心層”
“夾心層”人群的特點是在單位已有一定資歷,但又還沒站上領導崗位;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家庭開支壓力較大。增加收入、防范未知風險和為未來謀劃是“夾心層”群體資產配置的核心需求。各類資產具體配比建議如圖1-5所示:40%進攻型資產+40%穩定型資產+20%防守型資產。

圖1-5 中產“夾心層”核心資產配置比例
正如其名,上有老下有小的“夾心層”是最喘不過氣的一個群體,推薦的資產配置玩法是“左手防守,右手進攻”。用大約20%的家庭資產配置現金類資產和家庭保險,剩下的80%資產均衡地配置在進攻和穩定型資產中。其中40%的進攻型資產要以股票和權益基金為主,40%的防守型資產均衡地配置在基金定投、債券型、“固收+”或理財等產品中。
所謂“固收+”,是指通過主投較低風險的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構建一定的基礎收益,同時輔以小部分權益資產來增強收益的基金,這部分增強收益的方式可以是通過打新、定增、投資可轉債或者二級市場股票等形式。在標準的基金分類中并沒有所謂的“固收+”基金,“固收+”更多的是一個營銷概念。但由于采取債券固收類為主、權益為輔投資策略的產品普遍回撤都較小,客戶體驗好,于是人們就用“固收+”代指采取這種投資策略、回撤較小的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此階段無論是進攻型資產還是穩定型資產,在投資周期和期限上都要開始逐漸拉長。股票要以優質公司為主,只用小部分資產參與熱點炒作,基金以長期績優穩定的主動管理基金為主。而穩定型資產,為未來養老、子女教育等特定目標設置的“專款賬戶”采用基金定投、偏債基金等波動較大的形式配置,迫在眉睫的短期目標則盡量以理財、中短債等收益確定性高的產品為主。
現金類資產以6~12個月日常生活所需的現金量為主,保險則以“保大不保小,保重不保輕”的原則配置。優先保障極端的情況,如重疾險和意外險,優先保障家庭中作為主要經濟來源的成員。另外需要注意,保險就要購買純粹的保障性產品,不要選擇那些把保障、投資、保值混為一談的產品。冠以各類花名的萬能險、分紅險、投連險等產品失去了保險的初心,且真實性價比并不如所宣傳的那么高。
(三)全職美太太
這類人群的特點是有錢且有閑,缺少基本的投資知識卻又總想“賺大錢”。這種心理可能和她們想向家人證明自己雖退出職場但依然有能力存在一定關系。各類資產具體配比建議如圖1-6所示:50%進攻型資產+30%穩定型資產+20%防守型資產。

圖1-6 全職美太太核心資產配置比例
最適合全職美太太的資產配置玩法是“穩穩的幸福”。將資產中的30%投資于績優穩定的基金,20%甚至更少的資金投資于股票。把較多的資金投資于基金是為了充分借助基金經理的專業知識和投研能力,在牛市中幫自己抓住更多的熱點,在熊市中減少進攻型資產的損失。如果是浸淫股市卻依然難以實現正收益的老股民,建議不要再炒股,而是通過偏股型基金實現“曲線救國”。
除了進攻型資產,“美太太”們還要用30%的資產均衡配置理財、債基等穩定型資產或定投基金,讓自己的資產組合更加穩定。如果本身對風險比較厭惡的話,還可配置一定比例(不超過10%)的黃金,提高資產組合的保值性和安全性。
最后一定要將20%的資產留作6~12個月的日常生活金,還要給在外辛苦賺錢的丈夫配置一份“愛的保障”——保險。
(四)有錢老板
老板的特點是見識廣、收入高,對資本市場有一定認識且風險承受能力強。但因發展事業奇缺時間,經常還有急需的大額資金缺口出現,所以資產配置時要保證充足的流動性,進攻型資金可以往長持方向擺布。各類資產的具體配比建議如圖1-7所示:40%進攻型資產+20%穩定型資產+40%防守型資產。

圖1-7 有錢老板核心資產配置比例
老板們首先可以拿出40%的資金配置大額存單、活期存款和貨幣基金等高流動性產品以備不時之需,同時要為自己這根家庭頂梁柱購買保險以提高家庭保障。
剩下的資產中,將40%左右的資金投資于進攻型資產,可以選擇基金或者值得長持的好股,畢竟老板們都是大忙人,并沒有太多工夫花費在短線炒作上。
穩定型資產以穩健的債券型基金和長期理財為主,建議少有時間管理賬戶的老板們減少指數基金定投的參與度,因為指數基金波動不小,不能及時止盈止損的話,很容易頻繁坐過山車。
近年來,定投指數基金這種“傻瓜式”的投資形式在財經媒體和財經博主的宣傳下火爆“出圈”。但它其實并不像很多人臆想的那樣,只要無腦堅持就能坐等收益。這里以某只已經發行超10年的掛鉤滬深300的指數基金定投為例,假設從2016年開始每月定投1000元,截至2020年6月,收益情況如表1-3所示。
表1-3 定投滬深300指數基金收益情況

可以看到,定投開始后收益率逐漸增加,在2018年2月時定投收益率達到了23.79%。但之后隨著市場走弱定投收益率開始下降,到2019年1月收益率最低為-10.75%。之后在2020年初再次回到20%,而到2020年6月,收益率再次回到了15%左右。出現這種現象,是由我國股市牛短熊長,指數數年間僅做寬幅震蕩,未能走出真正的長牛慢牛導致的。如果選擇波動性更大的中證500,收益“過山車”現象更明顯,如圖1-8所示。

圖1-8 某中證500指數基金累計收益率波動統計
所以指數定投建議采用適時止盈再定投的策略,即當收益達到目標收益后進行止盈,通過加大定投金額再投資來讓收益最大化。
(五)退休族
該群體的特點是收入下滑但空暇增多,風險承受能力也開始降低。應圍繞低風險、低波動和高流動性等關鍵詞展開資產配置,各類資產的具體配比建議如圖1-9所示:20%進攻型資產+50%穩定型資產+30%防守型資產。

圖1-9 退休族核心資產配置比例
退休族最合適的資產配置玩法是“固收+”,此“固收+”并非前文所說的“固收+”產品,而是采用與其相似的配置思路。
首先將資產中的30%用于配置流動性現金類資產,以備不時之需(看病、住院等)。
然后用剩下70%的資金建立一個“固收+”組合——20%的股票或基金等進攻型資產加上50%的理財、債基、國債等穩定型固收資產。這樣即便出現極端的市場情況,股票、基金大虧40%,依靠固收類資產的穩定收益,也能把整個資產配置的損失降到5%以內。只有如此,退休族才能既參與股市,又不至于大虧時身心俱疲,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最后,建議所有初學者,無論何種人群,無論處在哪個年齡階段,在資產配置過程中都要盡可能少用杠桿。很多人期望一夜暴富,利用杠桿炒股、炒房、炒期貨,也確有可能在短期內博得極高收益。但只要遇到一輪單邊下跌、一次“黑天鵝”、失業,甚至是意外,美夢都可能像彩色泡泡般隨時破裂。
之所以建議采用資產配置的方法進行投資,就是盡量降低風險,讓資產穩健增值——先保障基本生活,再保證良好的子女教育、提高養老生活質量和應對重大危機。在滿足以上種種后,才能暢想投資界人人憧憬的那四個字——財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