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當高儼頭重腳輕的從后殿出來,發(fā)現(xiàn)高延宗等人已經(jīng)等候多時了。
王叔高湝甚至語重心長地勸誡道:
“京畿尚未安定,不宜過早松懈。”
高儼登時紅了一下臉,不是他想松懈,實在是李玄妙的教學法子過于放得開。
現(xiàn)在不單高儼招架不住,就連翠微至今還躺在床上起不來。
高延宗笑嘻嘻地插嘴道:
“王叔也要多理解三郎,畢竟他現(xiàn)在連個子嗣都沒有…”
“噤聲!”高湝立刻瞪了他一眼,怎能當人面提及這些傷心事?
高儼知道他說的是那四個被毒死的孕婦,大度擺手道:
“多謝王叔,過去的便讓他過去吧。”
高湝這才放下心來,隨后眾人開始向他匯報手頭掌握的信息,打頭的依然是高延宗,誰讓他是這次宮變的主謀之一呢?
“內(nèi)宮侍衛(wèi)有大半投誠,我以將他們編入禁衛(wèi)營,兩兩相加,除去巡狩外朝各官署,有約五千人可供調(diào)用。”
高延宗帶來的好消息一下子讓高儼輕松了不少,五千人足矣徹底掌控整座皇宮了。
但這還不夠,于是高儼又把目光投向了高湝。
高湝接口道:
“那些有功將士已經(jīng)入宮,等待大行臺詔命,若大行臺能厚賞,想必能換來他們的忠心。”
高儼點頭,遂問道:
“有多少人?”
高湝答道:“約五百余。”
高儼皺眉,才五百人?
高湝連忙解釋道:
“大行臺,雖止五百人,但他們大多是宜陽之戰(zhàn)立下大功的將士,其中有不少都是軍中底層校尉,若是大行臺能夠…”
高儼明白高湝的意思了,這五百人哪怕只有一半肯全心全意幫助自己,以他們的經(jīng)驗,和在軍中的人脈,估計很快就能搭建起一支可戰(zhàn)之師。
“多謝王叔操勞,孤必不忘懷。”
看著神色微微有些疲倦的高湝,高儼心中十分感慨。
這古人起事,大多依靠親族協(xié)助,想當初那秦王嬴政也是在宗族的支持下,一步一步開始親政的。
“都是為了高氏千秋萬代,不妨事。”
高湝也很大度,不計較先前高儼嫌他招徠的人員太少。
這時,漁陽王高紹信匆匆從殿外走來,他雖神情疲憊,卻面露喜色,一見著眾人之后,立即說道:
“已經(jīng)抄沒祖挺家財,請大行臺過目!”
說著,他便從袖籠里掏出一張卷軸,遞給高儼。
“這么多??”
高儼打開一看,被上面羅列著的各種數(shù)字給吃了一驚。
“讓我瞅瞅。”
高延宗急不可耐的從高儼手中奪過卷軸,想一看究竟。
只是他這樣的行為立刻召來高湝的警告,讓他時刻注意自己的身份。
這不大一會兒的功夫,就被教訓了兩頓,高延宗一張胖墩墩的臉頓時垮了下來,他嘴里嘟囔道:
“這不還沒坐上皇位嘛,至于么?”
“混賬!再敢多言,這就讓你去宗正卿領(lǐng)罰!”
高湝不愧是大宗卿,一聲喝令,便讓高延宗偃旗息鼓,看來也是害怕宗正卿里的刑具。
漁陽王高紹信見狀,笑著替高延宗打圓場道:
“叔父,先聽聽侄兒從那祖家抄沒了些何物再生氣也不遲。”
高湝吹胡子瞪眼:
“那還賣甚關(guān)子?”
高紹信啞然失笑,隨即開始背誦道:
“錢,百萬…”
“金五百…銀千二…”
“字畫百副…”
“絹八百匹…及各種珠玉不下五十斛…田產(chǎn)地契無數(shù)…”
廣寧王高孝珩聽到這兒忍不住嘀咕道:
“他奶奶的,那老瞎子的身家竟然這么豐富?”
高紹信朝他笑了一下:
“還不止呢,猜猜我還從他府里找到了什么?”
眾人齊齊疑問:
“找到何物?”
高紹信先是大笑,而后咬牙切齒道:
“老瞎子竟然私藏甲胄,我從他家柴房搜出不下三百副,看樣式,還是西賊那邊的!”
“什么?!”
“此賊莫非里通外國??”
高湝當場大怒,拔劍就欲往外走,不用說就知道是想去砍了祖挺。
馮翊王高潤連忙將他抱住,勸道:
“十哥!冷靜些!如何處置還需大行臺定奪!”
剛剛還怪高延宗僭越,這會兒自己卻帶頭犯起了糊涂,高湝經(jīng)高潤提醒,立刻鎮(zhèn)定下來,對笑吟吟的高儼致歉道:
“請大行臺恕罪。”
高儼微微一笑:
“王叔恨祖挺不死與孤心有靈犀,只是孤未殺祖挺,就是不想太過便宜他。”
眾人隨即想到那趾高氣昂的祖挺,現(xiàn)在多半躺在哪張冰涼的床上痛苦哀嚎,心中頓時消氣不少。
高湝建議道:“有了這些抄沒來的財貨,正好可以重置大都督府。”
高儼倒是沒想到高湝與李祖欽的想法類似,第一時間便是急著組建新的大都督府。
不過這也的確合乎高儼心意。
不是有句話叫槍桿子里出政權(quán)么?
任何的政治斗爭,那都是建立在擁有足夠的后盾情況下。
隨即,高儼便把丈人李祖欽是如何提議重置都督府,又如何充實兵員的建議與這些高氏宗親說了一遍。
沒想到卻招來他們一致反對。
“不成!若是以他們的私兵充入大都督府,將來大行臺行事必受他們牽掣!”
“不錯!何況漢人久未經(jīng)戰(zhàn),戰(zhàn)力底下,不宜仰仗!”
“我贊同十哥之言!”
眾人七嘴八舌,總之一句話,那就是放任士族做大不可取,容易養(yǎng)虎為患。
高儼只好把目光投向了高延宗,希望大胖子能給點不一樣的意見出來。
大胖子也不負高儼期望,說了一番就是高儼聽了,也大跌眼鏡的話:
“他們即便做大,那也是幾十年后的事,那時若我高氏一族仍舊如現(xiàn)在這般風雨飄搖,也活該丟了這江山!”
聽完這句話,宗親們一下子就沉默了。
如果這天下只高氏一家,那還可商榷。
但周陳兩國虎視眈眈,若是還計較眼前的得失,只怕覆國之禍就在眼前啊!
可高儼卻知道士族做大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強如楊廣李世民,也依舊受士族鉗制!
前者為了擺脫士族約束,三次遠征高句麗!
而后者也好不到哪去,時時刻刻都在用各種陰險法子去士族化。
想到此處,高儼試探性的說了一句:
“要不,咱們也試試府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