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陽明傳
- 周月亮
- 564字
- 2022-07-12 14:40:31
二、良知能給我們的
良知是人之所以為人的自性,是人所固有的“根本慧”,是能接通自然能量的本源性直覺。當代日本人矢崎勝彥用陽明心學發展起來的“將來世代國際財團”意在證明良知之道的大意義:克服我執,超越經濟至上主義、科學至上主義、眼前至上主義等。喚醒每一個人內在良知的地球市民意識,呼吁以此為行動準則,建立開拓未來的新文明。現在的“互聯網+”則更“日新、日日新”地需要陽明學做意義支撐。
王陽明說良知如佛說的“本來面目”。它是人生的“根”,根是能生的意思。也就是說它是“元意義”,是人生各種意義的根據、本體。這個本體卻是個“虛靈”,不能著一物,如眼里容不得一粒,不管是沙子還是金子。然而它又是根本慧:做事情,它是成所作智;看人情事變,它是妙觀察智;在任何環境中,它是貫通心物、建立意義的平等性智;它是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讓人生生不息進取超越的智慧。地,無水是焦土;人,無智是僵尸。良知能給我們的就是這個根本慧,讓我們隨我的“分”去建立意義通道。致良知即明心見性,性即是見,見即是性。不可以智更斷智,智智相害,即智亦不可得。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陰謀家會說它沒用,成事不足敗事有余——這是一句完全的外行話,謀略能成恰靠“不動心”。良知正是“不動心”本身,王陽明正是靠著這個“不動心”旬日平寧王、剿巨寇。個中原委詳見本書第九回、第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