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伯雅與柳隨風這一對師姐弟在衛府庭院之中切磋兩百五十余招,柳隨風被南宮伯雅以完全不似一根柳枝所能施展而出的厚實劍風阻住攻勢,并且擊斷了他手中柳枝。當下,柳隨風雖敗猶喜,自己劍術進境并不算差,而大師姐顯然已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能夠以柳枝施展出這樣厚重凝實的劍風,應該便已達到劍氣化罡的境界,真正踏入了一流劍道高手的門檻。
面對柳隨風一臉驚喜的詢問,南宮伯雅冷若冰霜的容顏終于露出了一絲極淡的笑意,“若非達到劍氣化罡之境,只怕今日還勝不得你,看來隨風師弟也是進境不俗,沒有被外面的鶯鶯燕燕絆住腳步。”
柳隨風面色略窘,打了個哈哈緩解尷尬,“師姐說笑了……”
不過,看到師姐今日竟然有心與他打趣,境界的突破確實讓南宮伯雅這些年凄苦的心情有了一絲緩解,柳隨風由衷的感到為師姐高興。二人拋去柳枝,返身回到演武廳中,看著安兒結束了晚課,南宮伯雅便吩咐府中下人備了些夜宵。用過夜宵,為柳隨風收拾出來的客房也早已備下,眾人便各自回房安歇,一夜無話。
翌日清早,柳隨風早早起身陪伴安兒早課,用過早餐之后,衛府罕見的連續第二天迎來了客人。
“雅姊姊,想死我啦!”一團紅影如風也似撲到了衛府庭院之中,投入了迎接出來的南宮伯雅懷抱,卻不是古天嬌又有何人!
原來,在桃花澗與余少卿、左觀壽軍隊分道揚鑣的安問一行五人仍然決定趕往建州觀一觀魔門與傲劍門這一次碰撞,今日一早便已抵達了建州城。古天嬌自幼便與南宮伯雅相識,情同姐妹,一進建州城便要直接拜訪衛府。僧丐雙俠與安問這三人知曉南宮伯雅乃是孀居,自不便如同古天嬌一般直接登門,便將古天嬌送至衛府附近,約定了聯絡方式之后去了建州城中的一家百福客棧落腳。
古天嬌五歲那年曾由父母帶著一起游歷中洲,到了南楚,深感當年古無垢教導之恩的南宮雁自然盛情款待,南宮伯雅雖然大了古天嬌十幾歲,卻是由衷的喜愛這個粉雕玉琢又有些古靈精怪的小妹妹。南宮雁與劍神子女平輩論交,古天嬌便也毫不客氣的稱呼南宮伯雅為“雅姐姐”。隨父母在南楚盤桓期間,古天嬌幾乎猶如南宮伯雅的跟屁蟲也似,但彼時已經拜入傲劍門只有九歲的柳隨風,古天嬌卻并未見過。
返回神劍山莊之后,漸漸長大的古天嬌也對“雅姐姐”極為惦念,二人十數年間雖鮮有見面,卻不曾斷了書信往來。此番古天嬌前來南楚游玩,便是沒有魔門與傲劍門的熱鬧,她也是要來建州探望南宮伯雅的。
柳隨風從未見過古天嬌,他只覺得一團紅云在他的心上撞了一下……
柳隨風風流多情的名聲傳遍南楚,其間固有坊間傳言夸張演繹的成分,但無論如何達不到謠言的程度。他相貌俊逸秀美,為人灑脫不羈,雖無文士才華,卻盛有勇武俠名。就算沒有這些因素,單憑他與楚江四少另外三位的交情,也不會缺少愿意傾心于他的女子。自他十八歲正式在南楚武林亮相以來,種種因緣際會之下,也著實有不少女子為他傾心癡迷,私授信物,這其中江湖俠女,青樓名妓,大家閨秀,寡居少婦均不乏其數。總算柳隨風念及傲劍門門規森嚴,以及南宮雁名聲牽絆,未曾壞過這些女子清白。但這數年來既然與眾多女子多有曖昧往來,眉目傳情之舉,所以這多情公子的形象倒也不算冤枉了他。
只是,他走遍南楚,卻從未見過古天嬌這樣的女子。古天嬌自然算得樣貌不俗,但柳隨風見過的南楚各色美女又豈在少數。一者,古天嬌眉眼之間自帶有一股英武豪氣之色,這在長相大多溫婉秀美的南楚女子身上決然無跡可尋;二者,南楚女子之間固然也有閨中密友,但像古天嬌今天這樣一見南宮伯雅便熱情似火地縱身入懷的舉動那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做出,更何況,這可是整整七年都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南宮伯雅……
是了,這樣的女子只會出現在大梁……
除了大梁神劍山莊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古天嬌,這世間又哪有幾個女子能夠不受束縛,活得如此率真呢……
“師姐,你何時有了這樣一個率真可愛的妹妹?”柳隨風上前搭話。
面對直接撲入懷中的古天嬌,南宮伯雅竟然全無介意神色,反而難得的展顏一笑,剎那間直如春雪消融,容光煥發,扭頭向柳隨風道,“這可是我的天嬌妹妹,大梁神劍山莊古劍神的孫女。”頓了一頓,南宮伯雅開口又道,“隨風你若是膽敢招惹我這位妹妹,只怕我父親也護你不得。”言畢拉著古天嬌的手臂徑向內堂而去。古天嬌扭頭看了一眼柳隨風,眼睛不禁亮了一亮,大大方方留下一個笑容,便由著南宮伯雅將她拉去了內堂。
聞聲而來的安兒在一旁忽閃忽閃地眨了眨眼睛,對柳隨風不解問道,“師叔,我娘親剛才的話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師叔要招惹那位阿姨?”
這一句問的柳隨風大為尷尬,輕輕給了安兒一個鑿栗,“小孩子家,不要亂問,跟師叔來演武廳練劍!”
舉起一雙小手捂住額頭的安兒仍是一臉懵懂,只得糊里糊涂應了一聲“哦”,便一路小跑跟去了演武廳。
“唰!唰!咚!”連續第三次,未及二十招,安兒的二尺劍鋒便在柳隨風的衣袍上留下了第三道口子,然后被有些慌亂的柳隨風震飛出去,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安兒就算再年幼不曉事,也看得出隨風師叔神思不屬了……
安兒的臉蛋兒氣鼓鼓地鼓了起來……
柳隨風更覺尷尬,偏在這時,演武廳門口傳來兩聲輕笑……
“天嬌妹妹有幾位同行的朋友去了客棧落腳,僧丐雙俠兩位老人家你是熟悉的,還有一位一路照看天嬌妹妹的義兄,我已叫人請他們前來府上一敘了。”卻是南宮伯雅與古天嬌姐妹二人已經來到了演武廳。
“這位小弟弟就是雅姊姊的孩子么!劍法真好!”古天嬌直跑過去將兀自坐在地上的安兒扶起。
“我不叫小弟弟!我有名字的!我叫靖仇!”安兒對古天嬌這位活潑漂亮的大姐姐卻不怎么感冒,想著也不算自己親近之人,便煞有介事的報出了自己的大名!
柳隨風站在一旁,腦子里只回蕩著師姐的一句話,“還有一位一路照看天嬌妹妹的義兄……天嬌妹妹的義兄……義兄……”,想著古天嬌很有可能已經名花有主,柳隨風只覺得一股從未有過的落寞感覺自上而下蔓延了他的整個身子。
“好的好的,知道啦,你有名字,叫靖仇,也叫安兒,對不對?”安兒一怔,略有些詫異的點了點頭。
“我呢,是你娘親的好姐妹,雖然大你不算多,不過也得叫我一聲天嬌阿姨,來,叫一聲讓阿姨聽聽。”古天嬌摟著安兒,興致勃勃的講著……
安兒看了看自己的母親,南宮伯雅向他點了點頭,安兒又扭回頭來看了看古天嬌,不情不愿的叫了古天嬌一聲。
眾人說說笑笑出了演武廳,柳隨風則是神思不屬地在最后跟著……
那百福客棧離衛府不遠,很快便有下人將安問一行人請了過來。南宮伯雅早已著人知會了衛母,老夫人仍是出來打了個照面,跟眾人親切地打了個招呼便返身回去了。此時,僧丐雙俠、安問、古天嬌、柳隨風、南宮伯雅以及安兒和李秋然兩位小童在衛府前廳匯聚一堂,聊起的自然是六月廿五的大事。南宮伯雅一直身在建州,自然也已聽到了消息,她心里打定主意,盡管七年來一直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一次父親南宮雁遇到此等大事,她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安問自從進門見禮,在前廳落座之后,便一直沒有多言,他的注意力倒有一多半都在剛剛見面不久竟然就頗為投緣,躲在前廳角落里嘀嘀咕咕的兩個小朋友身上。聽到兩個小童聊起如何學武,安兒便吹噓起自己的母親和師叔,李秋然自然不肯示弱,搶著將安問吹了個天花亂墜。安問聽著李秋然向著一個十歲小童漫無邊際的吹噓自己,面上略略有些尷尬,但更多的還是覺得好笑,唇角自然而然地翹起露出一些笑意……
柳隨風仍然神思不屬,心不在焉……
六月廿五他自然也會同去,那又有什么好聊的……
這個安問……嗯……這個安問便是一路照看古天嬌前來南楚的義兄……
他一直留意著安問,看到了安問露出了一個尷尬又好笑的表情,當即心里忐忑起來,他……是在笑我么!?
屋內眾人除了兩個小孩兒,六月廿五都將趕奔臨波亭,僧丐雙俠、古天嬌、南宮伯雅之間的交談并不需要很久就確認了這件事情。而這時,大家的注意便都被兩個小孩兒吸引了過去,安兒和李秋然各自靠嘴巴吹噓自己的師長分不出高下,便決定手底下見個高低!眾人均大覺有趣,便紛紛給兩個孩子起哄,凈明大和尚最為起勁,搶著為兩個孩子做了裁判。
演武廳內,安兒沒有使用那柄剛剛才數次割破了師叔衣角的二尺短鋒,而是拿起了自幼習劍使用的小木劍。李秋然繼承了其父李墨的佩劍“墨淵”,但此時身量也不便使用,一直交給了師父安問保管。此時李秋然拿起的,也是安問親自為她削制一柄二尺五寸長的木劍。南宮伯雅已知李秋然一門遭遇,雖然當年李云堂對她遷怨頗深,但總歸念及李墨昔日殷切,心內對李秋然不免存了顧念之意。如今知曉李秋然拜入了安問門下,便暗自對師徒二人多了幾分關注。
安兒如今十歲,李秋然十二歲,女孩兒發育的早,安兒比李秋然矮了將近一頭,手中木劍也比李秋然短了四寸有余。但安兒雖然年幼,所得盡是傲劍門真傳教導,擺出的起手式仍是謹遵傲劍門切磋之禮,架勢法度森嚴,柳隨風見之微微點頭,對安兒武藝一向嚴格的南宮伯雅心下也是默默贊許。李秋然隨安問習練劍法卻是時間不長,右手木劍斜斜向下指向身體外側,左手則擺了個家傳掌勢嚴守中宮。
“靖仇弟弟,你年紀小些,便請先出招吧!”這安兒與李秋然先前交談,也是煞有介事的報了自己的大名,此時李秋然便稱他為靖仇弟弟。
安兒搖了搖頭,“姐姐是女孩子,師叔教導我說男孩子不能欺負女孩子,還是請姐姐首先出招。”
廳內眾人聞言均不覺莞爾,李秋然扭頭看了看安問,卻見師父只是面露笑意不置可否,心下稍稍思量了一番便拿定主意,“如此靖仇弟弟小心了!”說罷上步搶攻,只是左手仍是護在當胸,右手木劍斜向前擺,劍尖指向竟是安兒右腳前三寸的地面。柳隨風和南宮伯雅先前見李秋然架勢,知她習劍不久,如今見她這一出手,便不約而同心中暗暗贊了贊安問,都道安問雖然不是神劍山莊中人,自稱無門無派,可教導弟子卻并未失了藩籬。
安兒見李秋然如此出手,卻也將木劍劍尖垂下,然后斜上揮出,與李秋然木劍恰好劍尖相碰,雖然二人木劍交接之處在眾位前輩眼中看來略有些偏差,但以他二人如今年紀,這一番應對卻已經盡顯名門風采。前三劍盡到為客之禮,李秋然展開安問近日所教基礎劍法開始正式進招,只是她習劍日短,如今的招式就是在安兒眼中也顯得頗為生疏。安兒小孩兒心性,這一番又是為長輩爭名,便起了炫耀之心,擺開劍勢使出的竟然不是傲劍門的基礎劍法,而是南宮伯雅一年前開始教授他的一套三十六路登云劍法。雖然母親和師叔都說他這套劍法只是剛剛有形,距離純熟還差得遠,但此時劍招精妙程度自然遠勝李秋然,當下李秋然木劍左支右拙,頗顯狼狽。
若非時不時以滄瀾勁內功催動左手以家傳掌風援救,只怕李秋然十數招便要落敗。想到第一次與外人切磋就要墜了師父的威風,李秋然不免有些氣沖上頭,當下將滄瀾勁內力催至八成,掌中木劍仍是最基礎的橫劈直戳,但其中蘊含的勁力已非安兒所能抵擋。安兒雖然劍法精妙,但畢竟不算純熟,十歲男孩兒身量氣力本就不如十二歲的李秋然,更何況李秋然滄瀾勁已有五年根基,安兒當即被李秋然這一番橫沖直撞帶亂了劍勢。堪堪斗到五十招,李秋然竟仍氣息悠長,不見力怯,而安兒已經被迫得額角見汗!再不數招,就被李秋然磕開手中木劍,中宮大開,李秋然就勢搶前,將木劍橫在了安兒脖頸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