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比愛更崇高——中國殘聯維權部主任薄紹曄采訪實錄

2006年8月 本書特約記者:江 羽 王獻華

記者:據了解,在長江新里程計劃項目之前,李嘉誠基金會和中國殘聯的合作就已經開始了。這個項目是怎么啟動的?

薄紹曄:長江新里程計劃項目是李嘉誠基金會和中國殘聯合作的第二周期,它的提出有一個過程。李嘉誠基金會大規模捐助內地殘疾人的第一個周期是從1991年到1995年。1991年中國內地的殘疾人事業剛剛起步,樸方主席去香港訪問,期間和李嘉誠先生進行了會晤。當時,港澳地區非常關注和支持中國內地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很多仁人志士熱心地為殘疾人捐款捐物,又恰逢國內洪災,引起了港澳人士對大陸的更大關心。會談中李先生表示愿意加大對內地殘疾人的支持,李嘉誠基金會和中國殘聯的第一期全面而大規模的合作項目就這樣啟動了。但是由于當時李嘉誠基金會剛成立不久,所以李嘉誠先生是以個人名義來資助這個項目的。

第一期項目執行結束后,我們對項目執行情況做了總結并將執行報告書送呈李嘉誠先生,李先生看了之后很受感動。2000年,樸方主席派劉小成理事長去香港商討第二周期合作的事宜,由此確定了第二個周期的合作項目,即我們現在所說的“長江新里程計劃”項目。之所以取名長江新里程計劃,李先生說一是由于他的“長江集團”,二是他也覺得“長江”二字比較有寓意。第二個合作周期的項目是以李嘉誠基金會的名義來做的。李先生提出了一個規劃,這個規劃下的幾個項目談下來后,長江新里程計劃就正式啟動了。

記者:與第一期項目相比,長江新里程計劃有什么新的特點?

薄紹曄:第一個周期項目是這樣的:1991年國務院正式批準頒發了《中國殘疾人事業“八五”計劃綱要》及與之配套的16個業務領域實施方案,李嘉誠基金會投入1億元港幣對其中最急需資金的8個項目進行資助,包括基礎布點,重點進行省級殘疾人基礎設施的建設;白內障復明手術;為低視力者配用助視器;聾兒聽力語言訓練;小兒麻痹后遺癥矯治;弱智兒童康復等。

2000年開始的長江新里程計劃項目是在李嘉誠基金會與中國殘聯第一期合作的基礎上的拓展。與第一周期的項目相比,長江新里程計劃項目從工作層面到執行效果,包括項目執行的管理規范化和檔案資料的健全程度,都大大地進了一步。

記者:這兩個周期項目的實施,特別是長江新里程計劃,達到了怎樣的效果?李嘉誠基金會的捐助對內地殘疾人事業的發展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

薄紹曄:中國殘聯成立于1988年,中國殘疾人工作在1991年的時候還處于起步階段,當時對殘疾人事業要怎么發展,我們還沒有一個可遵循的模式,只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積極探索。而且,當時對于殘疾人事業的認識也沒有達到現在的高度。李嘉誠基金會的支持,除了資金方面,更重要的還有兩個作用:一是在拓展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思路上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二是他的種子資金對內地殘疾人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長期的帶動作用。一期合作的8個項目都是搶救性的,面臨的問題比較突出,而且限于當時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我們既缺乏資金也缺少思路。所以李先生一直強調說,他希望這一個億的作用是永久的,對殘疾人事業的發展有一個長期的帶動作用。因為他也知道,相對于全中國這么龐大的殘疾人群體來說,一個億的資金確實是杯水車薪,內地的殘疾人事業要發展還得靠自己。他希望與中國殘聯的幾期合作項目能夠起到種子作用。

陜西省渭南市成立省內第一個以假肢裝配為主要業務的全額撥款市級殘疾人用品用具供應站。

應該說經過這兩個周期項目的努力,以上這兩個目標都達到了。一方面,我們把殘疾人的相關事務納入了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之中。李嘉誠基金會捐助的種子資金要求政府資金的匹配,所以就必須有政府行為的支持。經過樸方主席和中國殘聯劉小成理事長的努力推動,項目被納入了國家規劃,《殘疾人保障法》也在第一期項目期間出臺了。比如,在第一期項目,李嘉誠基金會資助的智力殘疾人康復項目的基礎上,國家開始重視由于缺碘造成的智力殘疾,將全民補碘納入國家規劃,食鹽加碘和為特殊人群補碘都是在合作項目基礎上進行的。中國是一個自然環境普遍缺碘的國家,大量智力殘疾的發生是由于人們從自然環境里得不到碘元素,而這個項目成為國家開展大規模補碘的一個契機,對于提高我們民族的素質和預防殘疾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又比如李先生資助的白內障復明手術項目,就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白內障復明手術的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一期項目啟動之初我國的白內障復明手術能力每年一萬例左右,現在已經發展到每年五六十萬例,白內障致盲人數實現了負增長。當然后來也有其他組織的參與,如國際獅子會。再比如說盲人按摩,現在所有的殘疾人里面,比較好的有針對性的就業渠道就是盲人按摩。這個行業之所以發展起來,一個是抓住了我們社會特別是群眾生活的需要,更主要的是抓住了盲人適合從事職業的自身特點,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對他們進行了系統的培訓。我們現在對盲人進行的培訓和就業指導都是從李先生的捐助項目中延續下來或引申出來的。每一個項目都有它重要的歷史作用,都能幫助一批殘疾人。

另一方面,項目的開展使政府明確了對殘疾人各項事務的有計劃的投入政策。以往殘疾人事務的開展都是救急性和臨時性的,現在相對來說就比較系統了。總而言之,李先生的捐助對中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對我們殘聯系統來說,項目的一個重要作用是規范了我們的工作方式。特別是第二期合作是李嘉誠基金會作為一個大項目進行實施的,項目的執行操作非常規范,從組織管理方面,從健全檔案資料方面等,都為之后的各項工作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比如檔案資料,中國殘聯有很多的國際國內項目,涉及面廣,檔案資料的整理對各個項目的順利執行都是非常關鍵的。因為許多政府部門也都參與項目的實施,這也加強了中國殘聯與政府及其部門的協調與溝通。

我們應該感謝李先生。李先生對這個項目的關注是出于對殘疾人的愛心,而且這種愛心并不摻雜其他任何東西。他自己歸納得很好——“助無助者”。

記者:李嘉誠先生及其基金會這些年一直致力于慈善事業的投入,尤其是對國內慈善事業的支持。通過與李嘉誠先生的接觸,在您的印象里,您覺得他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薄紹曄:我與李嘉誠先生在汕頭有過一次會面。李先生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非常關心殘疾人、關心弱勢群體、關心需要幫助的人。第二個印象就是他很務實,很有企業家的風范。這么大的一個項目,他不是簡單地說,我是一個企業家,為了體現一種社會責任感或一種社會形象,我拿出一筆錢,中國殘聯也是一個負責任的合作單位,我知道一個原則就行了——他不是這樣的。所有的項目,李嘉誠先生及其基金會都跟我們進行了非常充分詳細的溝通交流。在項目執行的每一個階段,對于執行情況如何,遇到什么樣的問題,能總結出什么經驗,今后要怎么發展等問題,他都會提出關鍵性的意見。他非常關注項目,并且通過這個項目,他關心著殘疾人整個群體。換句話說,對殘疾人的現狀和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困難,李先生感受很深,他對殘疾人的關愛是發自內心的。他的捐助絕不是出于簡單的為自己樹立社會形象的目的。他既有對社會發展的責任感,對國家的感情,也有對弱勢群體的關愛和希望改變他們悲慘現狀的心愿。“助無助者”是他常說的一句話。李先生經常真誠地感謝我們的項目執行人員和基層工作人員,是因為他想要做的是真正解放殘疾人,讓殘疾人得到各個方面的幫助。李先生對項目的支持從來沒有任何附加條件。這么多年來他只強調一個“條件”:那就是實惠一定要落實到殘疾人身上。他說,我做生意掙錢不容易,每一分錢都是辛苦錢、血汗錢。所以每一分錢都要用好,一定要用在殘疾人的身上。他對項目管理嚴格,實際上都體現著這個指導思想。

李嘉誠先生與中國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王新憲檢查普及型假肢。

他本人非常平易近人。那次會面,李先生跟我談到了他對“富貴”的理解,也就是怎么解讀人的富貴。他覺得人這一生中所擁有的財富,一個方面是個人通過合法合理手段積累的物質財富,但更可貴的財富是你為社會、為需要幫助的人做過什么。他說這是非常重大的一筆精神財富。他說人沒有貴賤之分,說他自己也是從很貧困的境地奮斗出來的。李先生還強調,財富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要留給后代一些東西,所以,他非常樂意把個人財富拿出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李先生實際上不是一個善于言表的人,但是他對殘疾人、對弱勢群體充滿感情!他深深了解社會最底層民眾的狀況,他覺得這些人需要幫助,而這僅靠政府是遠遠不夠的,得靠全社會的幫助。他起了一個表率作用、帶動作用。此外,在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他沒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按照常理,商人做事情必須要考慮利益問題,但是李先生沒有。包括長江新里程計劃之前的捐助項目,李先生都堅持一個原則——不能宣傳。所以長期以來社會和公眾對項目都不了解。后來我們說,宣傳不是宣傳你個人,也不是宣傳基金會,而是要把“助無助者”的理念宣傳出去,動員全社會都來關注殘疾人,這樣才逐步開始了一些宣傳。按理說從合作開始到現在,每一個階段都有可宣傳的東西,但是李先生不讓這么做。

記者:你怎樣看待李嘉誠先生與中國殘聯合作項目的成效或影響?

薄紹曄:合作項目的規模和成效是不能用一個億、兩個億的資金量來衡量的,它產生的影響是很深遠的,如殘疾人事業納入國家的整體發展規劃、相關長效機制的建立等。因為一個億、兩個億畢竟有限,三年、五年也終究是一個短暫的歷史階段。這個項目的執行和我們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是相適應的,項目的很多東西我們可以不斷地延伸,一直延伸到現在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應該給殘疾人提供哪些幫助,怎樣保障殘疾人權益等問題也提出來了。從項目管理的角度來看,成效也是長遠的。現在,我們的很多工作基礎基本上都是來源于與李嘉誠先生的合作。李嘉誠基金會資助的項目的兩個周期,都能與我們的殘疾人工作結合起來,與我們的各項業務工作結合起來,包括康復、教育、就業,等等。

我們這個項目也是財政部管理善款的一個示范項目。現在國家有錢了,比如說彩票公益金的問題,這些錢到底怎么用?沒有現成的模式。我們這個項目就給它做出了一個示范,對其他國際合作項目,都有借鑒作用。比如我們怎么用這個錢、做什么、怎么管理,效果如何?細到組織管理經費是怎么用、用到每一個殘疾人身上怎么樣、地方怎么匹配,還有工作機制怎樣建立、最后怎么進行檢查評估,等等,都有規范措施和具體標準。現在大家做起來就有一個比較好的工作基礎和平臺,并且每個項目都有很好的發展空間。所以李嘉誠先生與中國殘聯的合作項目是非常有成效的,對殘聯系統、對政府、對社會都有長遠的影響。

具體地說,通過這個項目,李先生培養了多少人才,比如假肢裝配技師已近千人。這個項目的實施及其成效,離不開李先生極大的投入,這種投入不單單是幾個億,他付出的心血比這幾個億要多得多。

記者:李嘉誠先生及其基金會對項目的企業式管理和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作風可能會給我們內地的工作人員帶來一定的壓力。在合作過程中,我們從他們那里獲得了什么借鑒?

薄紹曄:李先生把他商業管理的理念滲透到項目之中。有很多決策的東西是李先生自己定下來的,特別當他們內部出現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就會由李先生拍板。對項目實施采取非常科學的管理方式,其結果是讓殘疾人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我們也從中學會了如何以高度的責任感更好地為殘疾人服務。當然我們也有這方面的要求,比如樸方主席提出的“人道廉潔”的職業道德,但是這個項目的執行把這方面的要求具體化到了我們行為的每一個細節。李嘉誠基金會的每一個項目執行完以后我們回過頭一看,都會發現我們自己受益良多。這樣就形成了李嘉誠基金會和中國殘聯合作的良好循環。現在第三合作周期又開始了。

首先,對于中國殘聯這個項目具體的組織管理者來說,和具體的執行單位還不太一樣,因為我們對李先生和李嘉誠基金會有足夠的了解。應該說,雖然雙方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上有差異,但是我們合作得很愉快,而且建立了很好的工作感情。但是在具體的項目實施中,他的要求很高,雖然我們基層的同志也非常努力,但受長期以來的工作機制和客觀條件的限制,的確有一些是沖突的。比如說檢查,按我們以往的檢查方式,下個文,“我要派×××人到你那兒去,檢查×××內容”,下邊兒準備好了,做個匯報,只要大致情況還過得去,上級說一句“好,工作不錯”,檢查就結束了。這就是我們形成的一種檢查工作機制或模式。但李嘉誠基金會不是這樣。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也實事求是,按照樸方主席和李先生的意愿,盡可能地把這些益處都落實到殘疾人身上,我們的工作就是按這樣的思路進行的。所以我們也給他提出了一個檢查的方法,比如說電話抽查,就是我們向他提出來的。我們有的同志不理解,認為他是不相信我們。我說你不能這么講。任何一個資助者,比如我資助的話,我肯定要想,我這個錢發揮了多大作用。就像李先生說,“我的錢都是一分一分掙來的血汗錢,我掙錢也不容易,我要把這個錢用來幫助殘疾人,通過你們解決殘疾人的困難”,我們認同這個原則,接受這個幫助,就必須這么做。我們既然做了,就要讓捐助者用他能滿意的方式來了解項目的執行情況。比如說假肢,要檢查我們給提供名單,全國隨機抽取了100個,姓什么名什么、電話、聯系方式,他們在香港就可以打電話。他們確實是用這個方式抽查了,也的確發現了問題。因為我們的殘疾人都要登記到冊的,他從中隨機抽取。抽取當中有幾個問題,一方面是我們工作當中確實存在問題,比如說費用的問題,我們是有明確規定的,受益者多少錢,地方政府給多少錢,李嘉誠基金會給多少錢,一個假肢多少錢,或者一個聾兒語訓多少錢,這都是有規定的;打電話抽查時可能會出現某些補貼上的偏差,比如我們工作人員圖省事兒,雖然要補50塊錢但是沒給人家補,那殘疾人就說了,“沒給我錢,我只是接受一個廉價的普及型假肢”。再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語言的問題出現了一些誤解,工作中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大量的協調。帶來的一個好處就是,要求我們的工作必須規范,計劃怎么定就怎么做。我們多次進行培訓,就這個項目下發指導性文件,指導地方怎么開展工作。

但是,還有一些來自方式方法的差別。實際上就目標來說,雙方在項目方向上是一致的,這是做好項目的基礎。第二就是,雙方互相有充分的理解。我們完全是按照基金會對這個項目的要求來做的,包括他們對項目執行的非常具體的要求。而且,基金會那邊也非常尊重中國殘聯的意見,我們怎么組織實施這個項目,我們的工作方式他們是完全尊重的。只要在大的方向上目標上一致。他更關注的是兩個:一個是資金投入產出,這與李先生長期以來從事經營有關,他考慮的確實是一個大問題。我們大家都有這種體會,我常給他舉這個例子:我們完成一項工作,國家本來資金有限,工作機構像是一只大的漏斗,比如國家投入資金1000萬要解決這個問題,到了下邊兒的時候,用于具體事情上大概只剩300萬了,中間消耗非常大。加上不可避免的形式主義的抵消,消耗就更大了。但是基金會那邊提出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強調的是性價比,是投入產出的高水平。雖然是捐助,也得講成本,講效果。這個恰恰是我們從中學習借鑒經驗的地方。中國殘聯這幾年為什么向國家申請的資金量逐年增長,一個當然是由于黨和政府對殘疾人事業的重視不斷增強,國力不斷提高,再一個最主要的就是,能夠提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有效的、政府能夠看得明白的建議和計劃,這都得益于基金會項目的實施。它非常規范,長江新里程計劃從2000年到2005年,不但有一個總體的目標,并且在幾個項目之下,每年都有計劃,計劃要分解到一個個步驟,項目能非常科學規范有序地展開。不能說我這是為殘疾人做事兒,怎么做都行,不講究科學方式和手段。

另外,我們能從這個項目中受益,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李先生援助殘疾人的計劃是和我們的殘疾人工作緊密結合的。其實長江新里程計劃很多內容都是納入國家規劃的,之前的白內障復明也是一樣。我們把李先生的資源整合到國家規劃里面,李先生的“種子”的意愿就體現出來了。國家在資源短缺的情況下,也是因為有李先生這樣的關注內地殘疾人事業的有能力的有識之士才啟動了這些項目。

我去汕頭的時候,適逢李先生參加他援助的一個眼科項目落成的典禮。李先生在典禮上特別強調說:“對內地社會福利、慈善這方面我投了27個億,迄今為止我認為,和中國殘聯的合作是最富有成效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都县| 泾川县| 宽甸| 游戏| 上栗县| 左云县| 长兴县| 黑河市| 清远市| 双鸭山市| 阿合奇县| 精河县| 山阴县| 德州市| 宁明县| 安多县| 固原市| 石景山区| 黄骅市| 汽车| 砚山县| 疏勒县| 绥滨县| 疏勒县| 淅川县| 金门县| 达拉特旗| 邯郸县| 通江县| 偃师市| 寻甸| 亳州市| 哈密市| 卓资县| 泸西县| 迁安市| 富锦市| 台南市| 黎川县| 瓮安县| 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