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密碼小簡
夏爾康失蹤后的第三天,李飛小恙方愈,回到校中上課。
舍監見李飛到來,就把夏爾康逃婚避匿的事情,原原本本,講給他聽,說完了,便問他道:“這件事情,雖然平常得很,可是要查爾康的蹤跡,倒也很不容易。倘然托你偵查,也有著手的地方嗎?”
李飛想了一會道:“這件事情,我還茫無頭緒,能否查出,現在還不能說。不過用心研究起來,也未必無痕跡可尋。但是據這情形說來,偵查的期限,倒急促得很,必須在這三四天內,將他的蹤跡查出,方為有益。否則一過陽歷元旦,婚事已經鬧糟,他自己也會出來,不必偵查了。”
舍監點頭道:“他家屬很是著急,也是因為日期太急促了,你要是能辦這件事,就托你辦吧!倘然能夠辦妥,他們的家屬,必定很感激你呢!”
正在說著,校長也遣人來叫李飛。李飛來到校長室,校長和顏悅色地和他說道:“夏爾康失蹤的事情,你知道了嗎?”
李飛道:“舍監先生和我說過了。”
校長道:“很好!這件事情本來與我們校中無關,但是人在此地走失的,也不能不擔一點干系。我前日聽朱先生說起,你平常研究偵探學,很有心得,所以我叫你來,和你商量商量。你若能把夏爾康的蹤跡,偵探出來,他們家屬,固然感激你,就是我們學堂里,也可脫了一種干系,倒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不知道你能夠擔任嗎?”
李飛道:“這件事情,我尚無把握。校長既然這樣吩咐,我就不妨調查調查。要是能查出一個著實消息,那就好了。”
校長點頭道:“你不妨把你研究的學識試試,就是探不出來,也沒有什么關系的。”
李飛唯唯從命,就退了出來。李飛打從校長室出來,又回到舍監室里,見舍監和一位穿西裝的少年,正在那里講話。舍監見李飛進來,便替他們介紹。兩人互通了名姓,方知這位少年,就是夏爾康的哥哥夏爾和。
李飛和他寒暄了幾句,便問他道:“令弟的事情怎樣了?可有些消息么?”
爾和蹙緊了眉頭道:“消息倒有,可是這件事情,卻鬧得更糟了!我剛才接到他從南京來的一封信,據說發信之后,已經動身到北京去了。你想天南地北,迢遙幾千里,教我哪里去找他呢?就算找到了他,一來一去,也得六七天。那時候吉期已過,定要發生別種問題。這事情豈不更糟了么?”
舍監也對李飛說道:“這件事情,本來想托你偵查,也許能尋到他的蹤跡。如今他遠走高飛,一個人跑到北京去了,你在上海,當然也無法可施了。”
李飛道:“他的信在哪里?可以給我看嗎?”
爾康點點頭,便在懷中掏出信來,遞給李飛。
李飛把信抽出來看道:
大哥愛鑒:
弟前日到寧,暫居逆旅,頃閱報上廣告,心甚不安。
弟因迫不得已,始出此下策,此中苦況,當為吾哥所深諒。刻擬束裝作燕京游,此信發后,立即啟程,歸期約在兩星期后。日內行蹤無定,吾哥宜速回家,不必找尋也。
匆此,即請
旅安!
弟爾康 敬上
十二月廿七日
李飛把信閱畢,想了一想,再把那信封兩面,細細地看了一回,忽然問道:“這封信是令弟的親筆嗎?”
爾和道:“不差,的確是他的親筆!”
李飛笑道:“那么令弟還在上海,非但沒有到北京去,而且沒有到南京去。這封信上所說的,全是假話,不必信他!”
舍監和爾和都詫異道:“怎見得他還在上海呢?”
李飛指著信封給他們看,道:“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的。你們看這信封上,雖然粘著三分的郵票,但是郵票上所蓋的圖章,卻都是上海的,并沒有‘南京’兩個字。即此一端,可得見這一封信,實在是在本埠發的。而且還有一個證明,爾和兄所登的廣告,昨天才見報的,論理上海的報紙,寄往南京,至早須在下午兩三點鐘方到。假使爾康兄果然在南京,他下午見報之后,立刻發信,今天早上,也未必能達到上海。況且這一封信,又是平常的函件,并不是快信,為何到得這樣快呢?據這兩層看來,這信是在上海發的,決無可疑。他有意粘了三分郵票,意圖蒙人。看信的粗心一點,也就被他蒙過了。照我看來,這封信既然是爾康兄的真筆跡,那么他一定還在上海,南京、北京,都是胡說,可以不必相信他了。”
舍監和爾和聽了,都點頭稱是。爾和聽得他兄弟還在上海,不覺又生了一線的希望,當時便很誠摯地懇求李飛,要他想一妙法,把爾康的蹤跡尋出來。
李飛沉吟道:“偌大的上海城,要找一個人,倒也很不容易。既蒙委托,我也不敢推辭,姑且盡我的心力,試一試再說。至于能否尋出,我卻不敢擔保。”
爾和忙道:“承你答應,我已經是感激不盡了。現在請問李兄,這事從哪里入手呢?”
李飛想了一想道:“爾康兄往來的函件,你們都檢查過了嗎?”
舍監道:“我們已經細細地檢查過了。”
李飛道:“可有什么可疑的信札嗎?”
爾和道:“都是平常的信札,并無可疑的地方。”
李飛道:“我想爾康這一回失蹤,不是一個人的計劃,還有人幫助他哩!這個幫助他的人,倘能查出,這事也就好辦了!”
舍監問道:“你怎樣知道有人幫他呢?”
李飛道:“他臨走的時候,不是有人送一張字條來嗎?那個打發人送字條來的,就是暗中幫他的人了。”
爾和點點頭道:“這話不差,舍弟帶來的錢不多,也快用完了。上一回他寫信給我,問我要錢,我還沒有寄給他。這一回要是沒有人接濟他,他也未必就敢避匿哩!”
李飛道:“一時要查這個人,也是不容易的事。我倒很想把他存在校中的東西,檢查一下,或者能得到一點端倪,也未可知。”
舍監道:“他的東西,都收拾在這里,你要檢查,倒很容易的。”當時便把夏爾康所存的箱籠物件、衣服書籍,一件件都搬出來,點給李飛過目。
李飛看了這樣,又看那樣,一件件都細細地查過,后來又把所存的書籍,一本本翻閱,忽然在一部《康熙字典》中,翻出一封信來。那信面上寫著“即呈,夏爾康先生臺啟”,下面寫著“知緘”兩個字。看它信封背后的日子,是十二月二十四日的。
李飛看了,不覺失聲道:“這不是爾康失蹤的前一天嗎?”一面說著,一面便把里邊的信抽出來,與舍監、爾和兩人,一同觀看。那信上寫的是:
畸
佴
倛
銃錣叱
弡
甬昐
梠
栤
脮躬
包臫誥[7]
光
典密上三
十二月二十四日
三人看完之后,面面相睹,簡直莫名其妙,不知信中說些什么。
李飛點點頭道:“這一封信,倒很有關系,你們以前檢查之時,為何倒不留心呢?”
舍監與爾和同聲說道:“我們檢查的時候,對于書籍的中間,未免大意一點,所以這一封奇怪的信,倒并不曾檢查出來。”
李飛道:“這一封信,是仿那密碼電報的樣子,所以信的后面,有‘典密’兩個字。但是平常的密碼電報,必須雙方有那密碼本子,方能翻譯得出。現在這封密碼信,想來也有翻譯的本子,可惜他們的本子,不知道藏在哪里,一時教我們怎樣找得出來?沒有密碼本子,得了這信,也是枉然!這倒是頗費躊躇的事情呢!”
舍監道:“這封信與爾康的失蹤,一定很有關系。倘然能把它譯出來,種種疑團,自然迎刃而解。我倒很希望你能夠運用腦力,識破這信中的秘密呢!”
李飛一聲不響,對著那封信,足足看了四五分鐘,忽然把信袋好,揣在懷里,回頭對著兩人笑道:“這封信的密碼本,也許我已經找到了。不過我還不敢自信,等我一個人回到宿舍里,自己研究一回,再來告訴你們吧!”說完便點了點頭,匆匆忙忙地開了門,頭也不回,徑自去了。
[7]此“密文”為繁體漢字密碼信,故不對該段文字做簡體化處理;文末破解密碼信后所得“明文”,亦使用繁體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