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一的一場年級大會上,我第一次見到他。
作為學生會成員,我正跟在年級主任身后,拿著名單給站在主席臺旁的一列同學點名,他們是馬上要上臺做檢討的“待優生”,而檢討原因無非是在樓道內大聲喧嘩、遲到早退、儀容儀表不合格等雞毛蒜皮的小事。
一列同學站得筆直,表情略顯窘迫,只有他一個人懶懶散散地立在那里,不知和旁邊的同學說了什么,臉上還帶了一絲笑意,仿佛一個局外人一般。我留意了一下他的名字——穆子晨。
他們的檢討內容我并未認真去聽,因為說來說去就是“以后會好好學習”、“我要為校爭光”、“一定會改正錯誤”這么幾句,我甚至懷疑“待優生”的稿子都是復制粘貼過來的同一份。
高二時,學校要求我們選擇文理科并重新分班。前往新班級的第一天,我竟迷迷糊糊的在教學樓里轉了兩三圈,才找到新教室。到的早的同學已經把班里的“風水寶地”全部占領了,只剩下前排和最后兩排的幾個座位。權衡之下,我選擇了倒數第二排的靠窗位置,因為我的個子在同齡女生中算是很高的。我從包中拿出濕紙巾,擦起了布滿灰塵的桌椅,直到桌椅在陽光的照耀下閃出亮光,我的閨蜜——顏依依同學才姍姍來遲。很慶幸,我們兩個又被分到了一個班。
“你也迷路了嗎,怎么才來?”我邊說邊擦起了旁邊的桌椅。
“沒……沒有,我的鬧鐘沒響,起晚了,路上還堵車!”顏依依一屁股坐到了我剛剛擦好的椅子上,氣喘吁吁地說道。
沒過幾分鐘,上課鈴聲響起,一位年輕漂亮的老師走進了我們的教室。我知道這位老師,高一教隔壁班的英語,性格柔中帶剛,隔壁班的同學對她的評價很高。
準確來說,我小時候就和這位老師認識了。她曾經在辦公室里叫住我,說她就是我外婆家鄰居鐵蛋舅舅的妹妹、小胖墩兒的姑姑,算起來,我也要叫她“姑姑”呢。
“大家好,我是穆老師,從今天起我開始擔任文科一班班主任兼英語老師,希望在接下來兩年的學習和生活當中能與大家和睦相處,共同進步!”
短暫的介紹之后,老師讓我們拿出英語書,準備上課。
“Now, open your book. Let's…”“報告!”
老師的話突然被打斷,一個身影走進了教室。他單肩背書包,校服扣子也沒有系好,顯然一副沒睡醒的模樣。他說了一句“老師好”,然后像年級主任一樣“審查”了教室一周,最后朝靠窗方向走了過來,坐到了我的后面。
不知怎的,我一眼就認出了他是那個在主席臺旁懶懶散散的學生。許是那天的陽光太過強烈,把他照的過于耀眼,又也許是因為視力下降,我總覺得他朝座位走來的時候,目光是看向我的,仿佛在那一瞬間走進了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