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男女雙方同居多年但未領證,男方給付的彩禮還應返還嗎
案例1[1]
男方國某與女方王某于2011年舉行婚禮儀式,男方向女方支付彩禮56 000元,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開始共同居住生活,后育有二子。2021年雙方因感情不和分手。男方向法院起訴要求返還彩禮。
律師意見
目前我國法律對何為彩禮未有明文規定。一般認為,彩禮必須具有嚴格的針對性,它是基于當地的風俗習慣,為了最終締結婚姻關系而給付的,具有明顯的習俗性。在本案中,綜合當地的婚姻習俗,國某支付的時間、場所以及二人此后的長期穩定同居狀態等因素,可以認定國某支付的56 000元,是基于當地當時的社會環境需要,目的是與王某確立婚姻關系。盡管雙方形式上未辦理結婚證,但同居逾十年,并育有二子。所以國某支付的56 000元屬于彩禮。
關于彩禮是否應予返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以下簡稱《婚姻家庭編解釋(一)》]第五條第1款明確規定,三種情形下應予以返還:(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初步來看,國某和王某的情況符合上述司法解釋的第一種情形,國某和王某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故國某向王某支付的彩禮應予以返還。但司法實踐中,根據2011年《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50條的規定:“婚約財產糾紛案件中,當事人請求返還以結婚為條件而給付的彩禮,如果未婚男女雙方確已共同生活但最終未登記結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雙方共同生活的時間、彩禮數額并結合當地農村的風俗習慣等因素,確定是否返還及返還數額?!笨梢姡痘橐黾彝ゾ幗忉專ㄒ唬返谖鍡l第1款的規定僅指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又未共同生活的情形,對于雙方確已共同生活的情形,人民法院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在本案中,雙方按照當地習俗舉行結婚儀式后共同生活逾十年,其間生育了兩個兒子,雖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實質上雙方已經構建了長期穩定的家庭關系。而根據雙方的陳述,雙方在共同生活期間因租賃店面、兒子治病等產生了大額的支出,因此,結合給付彩禮的數額,以及當地的經濟條件、生活成本等因素,法院最終駁回了男方的訴訟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