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為什么不停下來(1)

煩惱由心生,也由心滅,想得越遠煩惱越多,而且它會給你帶來無休止的壓力,要想心靜,要想快樂,就要放下心中那些多余的事情。

1.放掉車胎里的氣

在我很小的時候,不知是誰出了一道腦筋急轉彎題:飛機在高空中盤旋,目標緊緊咬住裝載緊急救援物資的卡車,就在這危急時刻,前面出現一個橋洞,且洞口低于車高幾厘米,問卡車如何巧妙穿過橋洞。

二十多年過去了,這道并不難的題,我早就知道了答案——把車輪胎放掉一部分氣即可。但我卻時常品味這道叫人常品常新的“難題”。這樣的問題,在生活中我也遇到不少。開始時不是一籌莫展,搞得焦頭爛額,就是硬往前撞,哪管它三七二十一,死了也悲壯。這固然表明一個人有勇氣和自信,但往往會適得其反,事情會扯不清理更亂。毫無價值的犧牲,最終受害的是自己,隨著“屹塹”的增多,也長了些許的“智”,在每逢遇到類似的難題時,我就會如文中開頭的司機,給車胎放一點氣——低—低頭。

縱觀歷史,也有借鑒的鏡子。三國劉備再三低頭:從三顧茅廬到孫劉聯合,每一次低頭,都會踱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終于做成“三足鼎立”中的輝煌。越王勾踐深深低下高貴的頭,以臥薪嘗膽收回舊山河。這是古人的典范。還是回到我經歷的一個現實吧!l998年的夏日,我在環球廣告公司謀事,由于我年輕易沖動,以致輕而易舉地得罪了經理。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次開會我都自然而然成為會議的第一個主題——挨批。被批得面目全非的我,真想一走了之。但是我轉念想,如果真的走了,一些罪名不光洗不清,而且會被再蒙上厚厚的污垢;再者,這是一家很有名氣的廣告公司,自己完全可以從中源源不斷地得以“充電”。于是我堅持留了下來,整理好亂七八糟的心情,低頭實干,以兢兢業業來為自己療傷,以實實在在的業績回擊謊言,一筆又一筆的業務,增添了我的信心,也讓我積攢下了許多經驗財富。坦率地講,最重要的是,從中總結出“給車胎放氣”的處世哲學,使我終生受益。

心靈語思

人生是一條復雜的路,雜草和荊棘只要抬抬腳就得了,而遇到大樹卻只有低頭才會有路。低頭并不是恥辱,而是一種謙虛、一種舍棄、一種策略。唯有如此,才能攀上頂峰,看到更好的風景。

2.放低你的姿態

常常覺得自己在很多地方不如人。

在家務上,不如勤勞能干的主婦;在工作上,不如善于察顏觀色的同僚;在處理人際關系上,甚至不如12歲的女兒;在新知識的運用與掌握,不及年輕人的迅速靈敏;碰到復雜事情,又缺乏長輩的精明練達、長袖善舞;最糟的是遇到緊急情況缺乏應變能力,反應遲鈍,甚至明明穩操勝券的事“情,卻偏偏輸得干干凈凈。

某人曾洋洋自得地對我說:你不用和我吵,你根本吵不過我。你吵你準輸。想想也是的。口訥,碰到情急的事情,往往張口結舌,而且失卻判斷,根本忘記事情的核心點及對方理輸的關鍵,莫名其妙地被對方的聲勢所壓倒,真是窩囊。想想小時候外婆的忠告真是金玉良言:會拉有被,會說有理。世上原是有是非的,卻還得看你怎么說,和誰說。

調子放得最低最低,心態修煉得最靜最靜。經歷了幾番風雨幾輪挫折,漸漸地,我也想明白了,—個人不可能處處勝于人。有得必有失,樣樣齊全了,你也許會遭到更大的、意料不到的天災人禍。就像小病小災纏綿一生的人,往往安享天年,而無病無痛、大紅大紫的人常常遽禍忽至,防不勝防。命運往往是無常的,做什么都要留有余地。

其實,從另一種角度來說,敢于不如人,也是某種程度上的自信。只有敢于不如人,才能勝于人。天外有天,樓外有樓,一個人怎能時時處處勝過所有的人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與優勢,也都有自己的缺點與短處,揚長避短才是機智,拿自己最不擅長的柔弱之處去硬碰別人修煉得最拿手的看家本領,其結果是可想而知了。人會有各種潛能與優越,但你不可能在所有地方都有機會發揮出來,你只能在一個地方用足你的力氣,在你沒有用力氣的地方,在你無暇顧及的地方,你必然不如那些在這地方用足力氣的人。你的精力有限,機遇也有限,因此,你能如人的地方肯定很少很少,而不如人的地方絕對很多很多。只有對這一點看明白了,你才有從容的心態,也才能真正地如人了。

心靈語思

不如人未必不是好事,不如人也不是你的錯,人有各種各樣的潛能,卻不是每項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要有一個從容的心態,把自己的擅長做好。

3.“騰出一只手”

陀思妥耶夫斯基二十多歲時寫了一部中篇小說《窮人》,學工程專業的他怯生生地把稿子投給《祖國紀事》。編輯格利羅維奇和涅克拉索夫傍晚時分開始看這篇稿子,他們看了十多頁后,打算再看十多頁,然后又打算再看十多頁,一個人讀累了,另一個人接著讀,就這樣一直到晨光微露。他們再也無法抑制住激動的心情,顧不得休息,找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住所,撲過去緊緊把他抱住,流出淚來。涅克拉索夫性格孤僻內向,此刻也無法掩飾自己的感情。他們告訴這個年輕人,這部作品是那么出色,讓他不要放棄文學創作。之后,涅克拉索夫和格利羅維奇又把《窮人》拿給著名文藝評論家別林斯基看,并叫喊著:“新的果戈理出現了。”別林斯基開始不以為然:“你以為果戈理會像蘑菇一樣長得那么快呀!”但他讀完以后也激動得語無倫次,瞪著陌生的年輕人說:“你寫的是什么,你了解自己嗎?”平靜下來以后他對陀思妥耶夫斯基說:“你會成為—個偉大的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出了反應:“我一定要無愧于這種贊揚,多么好的人!多么好的人!這是些了不起的人!我要勤奮,努力成為像他們那樣高尚而有才華的人!”后來陀思妥耶夫斯基寫出了大量優秀的小說,成為俄國十九世紀經典作家,被西方現代派奉為鼻祖。

格利羅維奇、涅克拉索夫、別林斯基因各自的成就贏得人們的尊敬,但同樣令人們尊敬的是他們“騰出一只手”托舉一個陌生人的行動。而且從最初他們就預料到這個年輕人的光芒將蓋過自己,但圣潔的他們連想也沒想就伸出了自己的手。

“騰出一只手”給別人肯定會犧牲自己的利益,別林斯基等三位偉大的藝術家雖然后來被陀思妥耶夫斯基搶了光芒,但畢竟因陀氏的成功而使自己的人格舉世皆知。生活中更多的“騰出一只手”者則是默默無聞的,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像陀氏那樣成為“不再重放的花朵”。然而“騰出一只手”給別人,在于過程,而不在于結果;無論被托舉者最后是否平凡,無論能否得到回報,都不影響愛的價值。

心靈語思

贊揚可以使卑微者變得自信,規勸可以使狂妄者變得冷靜,鼓勵可使絕望者找到生活的光芒,“給予”的天空是無限廣闊的。

4.嘲笑也是一種幫助

受到了嘲笑,不要窘態畢露,無地自容,正因為嘲笑中往往存有真實的成分,事實越正確,刺激越厲害,如果立馬反戈難免見你狹隘。不妨把它當作是別人幫你認識缺點、改正缺點的善舉。

美國伊諾州的康農,在他初任眾議院的議員,當眾講演時,言詞流利的新澤西代表斐普士說:

“這位從伊利諾斯來的先生,口袋里恐怕還裝著雀麥呢?”

他的意思是諷刺他還未脫掉農村氣息,而全會場的人聽見了,弄得哄堂大笑,這該是多么的受窘,多么難堪的事。

但是康農雖貌相粗野,心地卻很澄明,他坦白承認斐普士先生所說的,雖然是嘲弄,但也是事實,從容不迫地答道:

“俄不僅在口袋中有雀麥,而且頭發里還藏著草子。我是西部人,難免有些鄉村氣,可是我們的雀麥和草子,卻能長出最好的苗來。”康農因為這雖似自貶身分的反駁,卻名聞全國,大家反而恭敬地稱呼他“伊里諾斯最好的草子議員。”康農知道:對付嘲笑這一類事,不能躲閃,也不能害怕,你愈躲閃、愈害怕,它便愈攻擊你,使你日夜不寧,你若迎頭痛擊,反而能為你所克服,而無所施其技。就好像遇到野狗一樣,狗若見你怕它,它便越肆意咆哮,你若轉身對付它,它反而停了狂吠,向你遙尾乞憐。

頭腦清晰的人,決不以完人自居,他自知有許多缺點。須待改進,而別人的批評,正可把這些不自知的缺點揭露出來。我們的臉皮,也不可太薄,一受批評,言中你的缺點,便神經過敏,而不能強自鎮定,這是缺點,但如果臉皮太厚,漠然無動于衷,而不接受別人的批評,改進自己的缺點,這也是不對的。

心靈語思

把嘲笑當成是別人能給你最好的東西,把它當作進步的力量,被嘲笑擊倒的人,只能增加嘲笑者的理由。

5.滿意的和不滿意的

從前有一位畫家,想畫出一幅人人見了都喜歡的畫。經過幾個月的辛苦工作。他畫好了他的作品,便拿到市場上去展出。他在畫旁放了一支筆,并附上一則說明:親愛的參觀朋友,如果你認為這幅畫哪里有欠佳之筆,請你賜教,在畫中著上記號。

晚上,畫家取回了畫,發現整個畫面都涂滿了記號——沒有一筆一劃不被指責。畫家心中十分不快,對這次嘗試深感失望。

畫家決定換一種方法再去試試。于是他又摹了一張同樣的畫拿到市場上展出。可這一次,他要求每位觀賞者都將其最為欣賞的妙筆都標上記號。結果是,一切曾被指責的筆劃,如今卻都換上了贊美的標記。

“哦!”畫家不無感慨地說道:“我現在發現了一個奧妙,那就是我們不管做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滿意就足夠了:因為,在有些人看來是丑的東西,在另一些人眼里則恰恰是美好的。”

我們為人處事經常按別人的反應來決定,而很難按自己的意愿去行動。尤其是在關于“成功”、“幸福”之類重要的問題上,一切似乎已經有了約定俗成的標準。弗洛伊德說:“簡直不可能不得出這樣的印象,人們常常運用錯誤的判斷標準——他們為自己追求權利、成功和財富,并羨慕別人擁有這些東西,他們低估了生命的真正價值。”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小和尚非常苦惱沮喪,禪師問他何故,他回答:“東街的大伯稱我為大師,西巷的大嬸罵我是禿驢,張家的阿哥贊我清心寡欲,四大皆空,李家的小姐卻指責我色膽包天,凡心未了。究竟我算什么呢?”禪師笑而不語,指指身邊的一塊石,又拿起面前的一盆花。小和尚,隴然大晤。

其實,禪師的笑而不語,正是一語道破了生命的本義。他的意思是說,石塊就是石塊,花朵就是花朵,自己就是自己,根本不必因為別人的說三道四而煩惱。別人說的,由得別人去說,那只是別人的看法而已。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遇見類似的事情。當某人做了一件善事,引起身邊同事們的注意時,會聽到各種截然不同的評論。張三說你做得好,大公無私;李四說你野心勃勃,一心往上爬;上司贊你有愛心,值得表揚;下屬則說你冷漠無情,毫無創意……總之,各種各樣的議論,有的如同飛絮,有的好似利箭,一一迎面撲來。怎么辦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抱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心態。有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時,更可以學習學習魯迅先生,“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別人說的,讓人去說;別人做的,讓人去做。嘴巴長在人家臉上,你想控制也控制不了。然而,絕不要被人家的評論牽住自己,更不要為別人的言語苦惱自己。記住,自己就是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心靈語思

太在乎所有人的看法只能使自己陷入困境無以自撥,因為大家不可能想得都一樣,只要自己滿意就行了。

6.遺忘也是上帝的禮物

上天賜給我們很多寶貴的禮物,其中之一即是“遺忘”。只是我們過度強調“記億”的好處,卻反而忽略“遺忘”的功能與必要性。

例如:失戀了,總不能一直溺陷在憂郁與消沉的情境里,必須盡速遺忘;股票失利,損失了不少金錢,當然心情苦悶提不起精神,此時,也只有嘗試著遺忘;又如,期待已久的職位升遷,人事令發布后竟然不是你!情緒之低潮可想而知。解決之道無它——只有勉強自己遺忘。

可見,“遺忘”在生活中有多么重要!

然而想要遺忘,卻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遺忘是需要時間的。只不過,如果你連“想要遺忘”的意愿都沒有,那么,時間再長也無濟于事。

一般人往往很容易遺忘歡樂的時光,但對于哀愁的經歷卻經常憶起,這是對遺忘哀愁的一種抗拒。換言之,人們習慣于淡忘生命中美好的一切,但對于痛苦的記憶,卻總是銘記在心。為什么呢?難道我們真的如此笨拙?

不,當然不是。關鍵在于我們的“執著”。我們很少靜下心來檢查自己“已有的”或“曾經擁有的”,總是“看到”或“想到”自己“失去的”或“役有的”。這,當然注定了難以遺忘。

的確,我們這一代的人,好像個個都太精明了。無論是待人或處事,很少檢討自己的缺點,總是記得“對方的不是”以及“自己的欲求”。其實到頭來,還是很少如愿——因為,每個人的心態正彼此相克。

反之,如果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夠試圖將對方的不是,及自己的欲求盡量遺忘,多多檢討自己并改善自己,那么,彼此之間將會產生良性的互補作用,這也才是我們所樂意見到的。

相信,每一個人都希望重新見到過去那種不那么功利的社會。這必須大家都肯放下身來,一齊學習“遺忘”——遺忘那些該遺忘的人、事、物。

心靈語思

真正快樂的人不會計較過去,我們的大腦容量雖然很大,記得太多不該記的東西只能徒增心靈的負擔,遺忘很難,那就試著別再想起。

7.殘疾的僅僅是軀體而已

殘疾不是一種缺陷,至少身體有殘疾的人,他們的心靈仍是健康的。一個天生就沒有手腳的人,卻以自己的不懈努力成為公眾人物和著名主持人,這就是日本青年乙武洋匡的成長歷程。他給人們留下的不僅僅是震撼和思考,更給我們帶來了他與眾不同的思想。

現年23歲,仍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學系念四年級的乙武洋匡,已經是一個知名的人物。他的自傳出版后,了個月內就銷售了380萬本。日本TBS電視臺也請他策劃主持“新聞的森林”節目。

讓那么多人注意到這個年輕小伙子的,當然是他身體上“五體不滿足”的特征——從出生開始,醫師就判定他是“先天性四肢切斷”,換句話說,就是“天生沒手沒腳”。

但乙武的魅力所在,卻是他面對先天殘疾的態度。勵志的故事,大多數人都聽過不少,但當乙武以短小到幾乎沒有的手腳,認真地在籃球場上進行他所謂的“超低空運球”的時候,還是相當令人感動的。更何況,在他從小至今的成長歷程中,他又學游泳,又參加運動會賽跑,甚至參加學校的橄欖球隊,還積極從事社區發展工作。“五體不健全”對他來講,只是一個“特征”,而非“缺陷”。

值得指出的是,乙武對于“殘疾”卻以個性化的體驗提出了與眾不同的詮釋,正如他在自傳中指出的那樣:“雖然的確不大有人會覺得‘殘疾者才有吸引我的魅力’,不過也用不著在意,最后還是要看每個人自己的魅力。”

“如果自己不能接受工作內容,也不會對自己的職業產生‘自尊’吧!也許社會的確不容易混,不過我可不想‘無可奈何’地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城区| 松潘县| 泰来县| 富宁县| 托克托县| 温宿县| 汾阳市| 涟水县| 宝清县| 鹿泉市| 疏勒县| 承德市| 托克逊县| 关岭| 邵阳县| 和龙市| 成武县| 东平县| 安图县| 舟山市| 松阳县| 措勤县| 平湖市| 盈江县| 泊头市| 柳河县| 丰都县| 乌拉特中旗| 肇州县| 罗定市| 天津市| 诸城市| 沅陵县| 博野县| 延吉市| 汉阴县| 涞源县| 阿勒泰市| 文水县| 金坛市| 常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