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工法律知識看圖一點通(案例插圖版)
- 維權幫
- 952字
- 2022-06-24 15:11:40
3.勞動防護用品應該由誰來提供?
案例背景
高先生通過招聘進入某塑料廠的制造車間工作。剛開始工作時,塑料廠發給高先生一包口罩和一副防護眼鏡,說這是工作中需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并說明這些勞動防護用品統一由塑料廠提供,但費用將從高先生每月的工資中扣除。高先生很疑惑,自己到塑料廠上班,還需要自己出錢購買勞動防護用品嗎?
學法有疑
勞動防護用品應該由誰來提供?
法律講堂
我國《安全生產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
第四十四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安排用于配備勞動防護用品、進行安全生產培訓的經費。”因此,在我國,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標準的勞動防護物品,并且由用人單位自行承擔相應的經費。如果用人單位沒有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的,根據《安全生產法》第九十六條的規定,可能受到責令限期改正、停產停業整頓、罰款等處罰,情節嚴重的,還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上述案例中,塑料廠雖然為高先生提供了勞動防護用品,卻要求高先生自己承擔勞動防護用品的費用,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高先生可以先向塑料廠提出異議,不行的話可以向對安全生產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反映問題。
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四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
第四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安排用于配備勞動防護用品、進行安全生產培訓的經費。
第九十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
(四)未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的;
……
一句話說法
為了安全生產,用人單位需要為勞動者提供勞動防護用品。勞動者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防護用品是否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是否能在工作中防范風險。如果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防護用品不符合標準,則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符合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