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人生規(guī)劃課(暢銷5版)
- 穆臣剛
- 1594字
- 2022-06-23 15:51:29
探索真理,不迷信權威
翻開哈佛大學的校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哈佛大學的校訓:“以柏拉圖為友,以亞里士多德為友,更要以真理為友?!边@便是哈佛的學術態(tài)度?!案矣谫|疑”是獲得真知的前提,在對待各種問題時,都應持好奇與懷疑的態(tài)度進行思考,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是個人思維開始獨立的起點,沒有問題的思維往往是膚淺的。只有當感到個人需要問“為什么”“是什么”“應該如何做”時,個人思維才能呈現(xiàn)為主動狀態(tài),自我才能真正地深入性地思考。
有一個年輕人在美國一家大型石油公司工作。他學歷低,也沒有什么出眾的技術,公司只好把他安排到巡視崗位。
每天,年輕人都要查看并確認石油罐蓋是否被焊接好。這是一條自動流水線,石油罐被傳輸帶送至焊接臺,然后焊接機自動滴下39滴焊接劑,石油罐蓋焊接完畢。這一現(xiàn)象引起了年輕人的思考,他一直搞不清楚為什么需要39滴焊接劑,而這個問題連資深技師也說不清楚。
于是,年輕人開始研究,怎樣才能將焊接劑減少,達到節(jié)約成本的目的。很多同事聽說了他的意圖都嘲笑他太傻,認為39滴焊接劑是權威專家研究出的結果,里面沒什么文章可做。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實驗,年輕人研制出了“38滴型”焊接機,他的這個發(fā)明很成功,每年可以為公司節(jié)約5億美元。
后來,公司斥巨資買下了年輕人的研究成果,而這個年輕人利用這筆資金開始自主創(chuàng)業(yè),最終成為掌握全美95%石油銷售的大企業(yè)家,他就是洛克菲勒。
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對權威有著極度的迷信,認為它一定是正確的,但是,在這樣的思維方式中,人們往往忽略了一個事實:權威并非真理。在很多時候,正是由于我們輕信權威,才使個人發(fā)展受到了束縛,不敢堅持自己的觀點、盲目順從之下,讓許多新發(fā)明、新見解推遲了許久才出現(xiàn)。不迷信權威,敢于相信自己,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避免損失的基礎上有所突破,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當你遇到了問題、對權威看法有所懷疑時,不要想著先去網上、書本中尋找答案。雖然你可能無法做到與世界徹底隔絕,但是,你完全可以對自我習慣性觀念的攝入點進行限制,以此來增加自我獨立思考的空間。這同時也意味著,你將減少與媒介接觸的時間與精力,讓自己盡量保持思維上的獨立性。
不要總是期望以一個新的固定性、大眾性習慣思維去替換舊的,你完全可以主動地尋找一些與自我觀點不同的經歷,它們有可能存在于他國文化、非主流的亞文化中,或者在一些你并不認同的非主流讀物中。而這樣的知識接入點會讓你意識到,你正邁向新的思維方式,而不是在舊的思維軌道上繼續(xù)前行。
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一貫的做法完全拋在腦后,可以讓你獲得這樣的自由:完全學會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對這個世界進行觀察,將會使你獲得一種自我思考的平靜,同時也會讓你明白他人是怎樣看待自己的新想法的。
在產生新想法的時候,不要再堅持去相同的場所、與相同的人聊天,你可以讓自己積極地投身于追求新經歷的過程中。許多人之所以表現(xiàn)出對權威看法的習慣性看法,往往是因為這些看法可以為他們帶來安全感。但是,若你期望自己的新想法能夠逐漸獨立、逐漸形成體系,你需要跳出自己習慣的圈子,改以隨機化的方式生活。
你可以嘗試讓自己養(yǎng)成本能的質疑能力,讓自己樂于對一些習慣性的看法與做事方法提出質疑,但是你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自己成為犬儒主義者。不要認為“真理”是不證自明的,所有知識與看法在成為真理之前,都會經過大量的現(xiàn)實論證與事實支持。讓自己擁有真實的理論與實踐之后,再提出合理的質疑,這才是正確的質疑方法。
哈佛人生箴言
哈佛著名學者喬伊·克羅齊曾經如此評價敢于質疑的重要性:“揭示真理往往需要付出代價,但是真理終將由于實踐的證明而戰(zhàn)勝一切?!辈幻孕艡嗤⒎谴得蟠?、毫無根據(jù)地質疑,而是實事求是地讓自己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對事物的內在聯(lián)系與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客觀的認識,了解事物的存在本質。在面對問題時,不迷信前人與經驗,從事實出發(fā),研究與認定其合理性,并在其中加入自我想法與見解,這才是獲得真知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