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訴訟規則研究: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課題電子訴訟規則研究論文選編
- 方向主編
- 1932字
- 2022-06-20 18:30:35
一、實踐困境:庭審直播中行政機關應訴之現狀
庭審直播是指對庭審過程全程錄音錄像,庭審視頻實時上傳網絡并可隨時回放的司法公開工作機制。通過B市S法院“庭審公開管理系統”,對2020年行政案件庭審直播視頻進行檢索(檢索日期為2021年2月22日),共獲取288個庭審視頻,以此為樣本,本文對庭審直播中行政機關應訴問題進行探討。
(一)樣本基本情況
從案件類型看,288起庭審直播行政案件中,普通訴訟案件數量為206件,賠償案件數量為82件,普通訴訟案件數量明顯高于賠償案件數量。從被告分布看,各鄉鎮政府、人社局、城管局、民政局、司法局等都可能為被訴行政機關,涉訴行政機關范圍較廣。從具體案由看,庭審直播行政案件涉及強制拆除房屋、工傷認定、政府信息公開、行政答復、行政賠償等多種案由。從串案情況看,81起行政案件為多個串案分別合并開庭審理。從應訴率看,288起庭審直播案件中,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165件,出庭應訴率為57.3%。
(二)庭審直播中行政機關應訴問題
1.“怠于出庭”招致當事人質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行政機關的正職、副職負責人、參與分管副職級別的負責人以及其他參與分管的負責人均屬于行政機關負責人范圍,能夠以行政機關負責人的身份出庭應訴。但實踐中,負責人出庭并未實現常態化和全覆蓋,“告官未見官”現象頻發。行政機關逃避出庭的主要理由包括:有會議安排、有緊急工作、上級領導視察、身體抱恙等。有的行政機關懈怠出庭,既未指派負責人出庭,又未提交負責人不出庭的說明。多起庭審直播案件中,當法庭詢問原告對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的出庭資格有無異議時,原告以負責人未出庭為由,提出強烈抗議、不滿甚至罷庭、鬧庭。
2.“不發言”影響爭議實質化解
出庭負責人圍繞爭議焦點,積極表態發言,不僅能夠展示行政機關認真負責的執法形象,推動庭審順利進行,還有利于實質性化解行政訴訟糾紛,促進官民和諧和社會穩定。但在庭審直播過程中,多數出庭負責人全程一言不發,少數出庭負責人僅在最后陳述階段表態發言,極少數出庭負責人全程參與庭審并發表辯論意見。出庭負責人“不發言”主要表現在不愿發言和無法發言。有的出庭負責人怕說錯話或不想爭論,從而不愿發言。例如,對當事人質疑的執法情況不回應,或對當事人實質化解爭議的請求不理睬。有的出庭負責人對具體執法情況或對合議庭詢問的問題確實不清楚,從而無法發言。
3.“錯發言”影響庭審高效運行
行政訴訟案件中,行政機關一般會委托本機關工作人員或律師出庭應訴。但因法律知識、綜合素養、應訴技能的不同,行政機關出庭人員的庭審表現也千差萬別。庭審直播中,行政機關出庭人員“錯發言”問題比較突出,既損害行政機關法治形象,又影響庭審活動高效運行。“錯發言”的情形主要包括:因剛從事行政執法活動或剛代理行政訴訟案件,出庭人員對行政執法過程或行政應訴流程并不完全了解,庭審直播中神情慌亂、邏輯混亂、答非所問;出庭人員庭審發言與提交的證據材料自相矛盾;出庭人員庭前未認真調查核實行政執法細節,面對法庭詢問,一問三不知;出庭人員與當事人當庭爭論甚至互相人身攻擊,產生與案件審理無關、與爭議化解無意義的口角糾纏等。
4.“多發言”引發關聯效仿訴訟
與民事案件不同,“民告官”的行政案件多涉及地區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敏感性。庭審直播過程中難免會涉及拆遷裁決、征收補償、政府決策等敏感信息。若庭審中行政機關出庭人員發表大量不恰當言論,則敏感信息會被實時傳播到網絡觀眾面前,極易被有心人截屏、錄屏或過度利用,引發關聯訴訟、他人效仿訴訟或不良社會輿情。實踐中,行政機關出庭人員“多發言”主要表現在:出庭人員過多闡述與涉訴爭議無關的其他內容,不經意間泄露秘密信息或敏感信息;出庭人員為推卸本機關責任,引導當事人起訴其他行政機關;出庭人員告知當事人政策制定機關、文件保管機關等信息,當事人知曉后繼續訴訟等。
5.“舉止失范”損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因庭審直播的實時性、可追溯性,庭審直播過程中行政機關的庭審表現被實時、無死角地暴露在公眾視野。一些不恰當的行為舉止,若被直播網絡屏幕前的“有心”觀眾無限放大,則會直接損害政府權威和執法公信力。實踐中,行政機關出庭人員“舉止失范”主要表現在:第一,出庭負責人打瞌睡。有的行政機關出庭負責人不僅未參與庭審,還坐在被告席犯困,其庭審表現被全程直播,有損國家工作人員的形象。第二,出庭人員未嚴肅對待過激言行。庭審直播中,一些長期上訪、反復訴訟的原告容易情緒激動,但行政機關出庭人員有時熟視無睹,有時又極力反駁,發生正面沖突,加劇兩方對立情緒。第三,出庭人員未遵守法庭紀律。例如,出庭應訴遲到;未經法庭允許,隨意接打電話或使用手機;擅自脫離攝像頭畫面采集范圍,與鏡頭外交頭接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