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如果沒有鏡子

  • 慰慰時光
  • 點時宜
  • 2072字
  • 2025-07-22 22:53:40

(以下他同樣代指她)

或許從沒有人思考過,照進鏡子里的容顏真的是我們自己的嗎?我們似乎天生就接受了這個設(shè)定。鏡子的成分,無非就是玻璃、水銀或者更古老的銅錫合金,只是恰好在歷史長河中理所當(dāng)然地出現(xiàn),而從出現(xiàn)那一刻起就給我們的靈魂套上了一份精神枷鎖。即使真沒有了那些立體的、掛在墻上的、揣在兜里的鏡子,我們的一生,也免不了在水洼、池塘和積水倒影里,在電梯那冰冷平滑的金屬壁面上,在公司寫字樓的玻幕墻上看到自己——于是我們開始相信,只有借助鏡子,通過視覺不斷的比對,才能幫我們認清自己。

如果一個人從出生起就沒有照過鏡子呢?她的世界,沒有磨得錚亮的青銅器,也沒有現(xiàn)代的玻璃鏡、攝像頭。她像一株植物那樣生長,她對自己的“臉”完全沒有具象的概念。她甚至不確定“臉”作為一個獨立存在的、可被審視的客體這個概念。周圍所有認識她、與她交流的人,都異口同聲地告訴她:“你長得真好看啊!”聲音疊加著聲音,回響在生活的每一刻。那么,在她的自我認知體系里,是不是就永久地植入了一個簡單又堅固的念頭:“我的容貌就是好看的”?那么她也不用去迎合主流審美,一直想方設(shè)法證明自己好看了?

如果所有人從一生下來開始,就只能看到彼此的樣子,無法看到自己,那么這種“不自視”是否就能從根本上抹掉我們習(xí)以為常的“美”和“丑”的概念根基?當(dāng)每個人都是對他人外貌的觀察者,同時又無法將自己的外貌作為明確的對象放入這個參照系中直接比較時,‘最好看’和‘最難看’的判斷,會不會失去那針鋒相對的殘酷性?甚至,減少那些因外貌差異而產(chǎn)生的或隱晦或赤裸的歧視——工作機會的不公、社交中的冷落排斥、無端的嘲笑和刻板印象施加的標簽?這聽起來,像是披著一層“烏托邦”外衣的滑稽幻想。

我想,如果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無法清晰看見自己的臉長什么樣子,只能看見別人的樣貌,那她也一定會不由自主地在心里對她們的外貌進行分類。這種分類和打分,似乎是人類無法遏制的本能沖動,并不需要刻意的鏡子作為工具去測量執(zhí)行,就那樣自然而然地從眼神的交匯和大腦潛意識的模式識別中悄然滋生。她無法真正地“認識”自己的那張臉在他人內(nèi)心評判體系中應(yīng)有的位置,卻偏偏能從別人的一言一行、從一個眼神的閃爍、一句評價的語氣、一次交流后微妙的態(tài)度變化里,零碎地推斷出,“她”在這個社會無形的審美體系中,大概處于一個什么等級,即使周遭的人們都口口聲聲夸她好看。她無法確知自己的“不好”具體在哪兒,但那種“我不達標”“我不夠格”“我可能在某處讓外界失望了”的感覺,總會滋生在心里。這種焦慮不是來自于鏡子反射的影像,而是來自于一個由無數(shù)雙他人眼睛構(gòu)成的、無處不在的、巨大無形的精神漩渦。所以,就算那個烏托邦式的幻想真的實現(xiàn)了,外部的世界變了樣——鏡子消失了,流淌在人性深處的比較的欲望、對認同的渴求、以及基于比較認同而生的自我懷疑的種子,它們總會源源不斷。

所以鏡子的存在并非是錯誤,它不過是一塊打磨光滑的物件,沒有思想,沒有偏好,沒有立場。它不撒謊,也不會恭維。可本性似乎也沒有錯——每個人都是天生的美學(xué)家,我們的感官系統(tǒng)天生就對那些能讓大腦感知愉悅的信號充滿原始的渴望與追逐。我們總是追逐一些美好的事物,追逐美好的風(fēng)景,動聽的旋律,精致的手工器物,乃至抽象意義上和諧美妙的數(shù)學(xué)公式。億萬雙來自他人的目光,構(gòu)成了社會共享的“審美體系”。鏡子是這社會審美體系中的復(fù)寫機器,一面在物理上反映了“客觀真實”,一面將我們心中早已被“社會審美體系”悄然丈量、評判并可能裁定為“不合格”的那個自我影像,如此赤裸裸地呈現(xiàn)在了我們自己的眼前。我們對著鏡子用粉底遮蓋瑕疵,用腮紅提亮氣色,反復(fù)調(diào)整發(fā)型——那一刻,我們表面上是在安慰自己說“化妝是化給自己看的”,但內(nèi)心深處,我們真正迎合的是別人的眼睛。

“別人的眼睛”的歷史,遠比鏡子的歷史要悠長得多的多。我們的祖先在溪水邊俯身飲水,看到自己晃動的倒影而驚疑不定時;在第一次用粗糙的骨針和顏料裝飾身體時;在原始洞穴壁畫的形象中對某些體型輪廓流露出贊許時;甚至在更早的靈長類動物群體中,那些傾向于選擇毛發(fā)鮮亮、體格強壯的同類作為伴侶的本能行為里……這份對“美”的感知、追逐與評判的種子,就已經(jīng)深種。鏡子讓那場發(fā)生在心靈內(nèi)外的評判,變得直觀。

我無數(shù)次設(shè)想過,如果世上沒有人能看到自己的臉,如果周圍的人總在夸我漂亮,我是不是就不用每日化妝打扮。我也聽到過“妝是化給自己看的”這種說法,嘗試著理解它的含義。但心中始終有個疑問揮之不去:如果化妝后我不照鏡子,自己也看不到化完妝的模樣,那化妝與否究竟有何不同?難道化妝的本意,真的不在于取悅他人嗎?對我來說,化妝的動機很直接:因為在鏡子里看到妝容修飾后的自己更符合審美標準,而這種自我認可,會讓我在面對外界時增添幾分自信——說白了,我還是在努力貼近某種公認的美的尺度。即使是拍照化妝,最終目的也是呈現(xiàn)一張他人眼中好看的照片。而且,我有時也不禁思考:許多人通過整容手術(shù)變美,容貌對她們而言究竟意味著什么呢?重要到不惜付出健康乃至生命的代價。

再進一步想,如果這個世界只剩我一個人,我真的還會化妝嗎?

2025.7.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州市| 宁乡县| 报价| 青龙| 绥芬河市| 长顺县| 宝山区| 巫山县| 布拖县| 禄丰县| 武安市| 嵊泗县| 高要市| 英德市| 湖南省| 南昌市| 章丘市| 东山县| 襄樊市| 铜鼓县| 江源县| 时尚| 石家庄市| 和田县| 永州市| 普兰店市| 江川县| 商河县| 文化| 襄樊市| 延川县| 民权县| 石楼县| 沾益县| 正蓝旗| 信丰县| 高州市| 阿荣旗| 孝感市| 白玉县| 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