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最喜歡的還是籃球,他想試一下能不能做個籃球教練。
恰值全民健身浪潮襲來,體育教培行業風起云涌,青少年籃球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迅速增多。
他對自己的籃球技術還是很有信心的,做不了職業籃球運動員,當個培訓機構的教練還是綽綽有余。就好比,在外面打野球,他都感覺其他人太菜了,得分如探囊取物,搶斷蓋帽信手拈來,他甚至和一米九幾兩米的大胖子剛過,內線坐打他們毫無壓力,運球推著他們進內線也不在話下,有時遇到特別矮的,還要小心不要傷到他們,太沒意思,所以現在他很多時候都不和他們打了。
在網站上簡歷投了不少,但是回復的寥寥無幾,等了很久終于有一家公司向他發來了面試邀約。
少年如期前往。
公司在市區一棟寫字樓里,但和大部分IT公司不同,辦公區很小,只是一個開放區域加兩個小房間,大的開放區域是普通員工的辦公區,兩個隔間一個是會議室——因為少年在里面看見一個電視,所以判斷這個地方日常也是開會的場所——也作面試用,另一個是成都大BOSS的辦公室。這家培訓機構還是在其他地方有分公司的,規模算大了。
少年一進門就看見墻上貼著的詹姆斯和科比的海報,他又左右看了看,沒發現喬丹的海報,感覺不太爽。
開放的辦公區一個人都沒有,面試官介紹說,教練都去上課去了,因為現在放學了,銷售也去地推了。
“一會兒要去籃球場嗎,還是就在這里面?”
“就在這里。”
“我還以為要測試籃球水平。”
“不用。我們的籃球場都離這里挺遠的。”
面試官把少年帶到會議室,先讓少年做個自我介紹,少年就把自己從小到大的打球經歷細述了一遍。說完后面試官問道:“你上一份工作是售前工程師呀,主要是做什么的呢?”
少年心里又有些不爽,心想問這個干嘛,這個和做籃球教練半毛錢關系都沒有。不過還是老老實實回答了:“主要賣安全產品的,比如簽名驗簽服務器、SSL網關、動態密碼服務器這些,我就是負責產品的售前售后工作。”
“那工資高啊,發展也很好,為什么不做了呢?”
“不喜歡,還是比較喜歡籃球,我認為人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工作中度過,不應該把這么多的時間浪費在不喜歡的事情上,我也不想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不開心。雖然以前追逐夢想失敗了,但是我還是想在籃球方面做出一點成績,實現一些價值。”
“我以前也做過IT行業的HR,這兩個行業區別是很大的哦,我不知道你之前有沒有了解過?”
“當然了解。”
“那你還有什么疑問嗎,都可以問。”
“我想問一下,我進來以后的工作內容大概是什么?”
“你進來的話,因為剛進來嘛,我們也不可能馬上就讓你去上課,我們有三個月的培訓考核期,在這三個月里,你要招滿三十個學員。”
“那要是沒招滿呢?我還能干下去嗎?”
“沒招滿我們也會根據實際情況來評估,并不是沒招滿就不要你了。”
“你們招聘上不是寫的招籃球教練嗎?”
“后期會讓你做專職的教練的,不過前期都是要招學員,現在都是這樣,很少有不帶任務的,除非有特別高級的證,或者是專業隊出身。”
“那我的招人方式一般是什么樣的呢,發傳單?”
“公司有資源的話會給你讓你打電話,沒有的話就要自己去找了,就像你說的地推,發傳單,像現在,周一到周五學生放學的時候,他們就都去學校門口發傳單去了。渠道當然也不止這些,這個還是看個人。”
“那前三個月工資多少?”
“底薪三千,招到人有提成。”
“提成多少?”
“這個,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面試官大概是看出少年對這份工作不太滿意,也不想細說了。
“好吧。”
“那今天就先這樣,我們也還有一些其他候選人,有結果的話,我晚上10點前會通知你。”
少年回到家后,還是在等待,雖然心底對這份工作非常不滿意,但是還是希望他們能提供一個機會。“要是他們提供的話,自己會不會接受呢?”少年猶豫不定。
10點到了,少年沒有收到電話和短信,又打開招聘網站確認了一下,也沒有收到消息,確定是被淘汰了。
難道只能又回去干IT了嗎?
他感到前途迷茫,茫然間也不知道干什么,也沒什么事干,看到書架上有灰就打掃了一遍,一面打掃,一面調整各種書的放置布局,分門別類,一面隨手翻一翻,像是希望從書里找到些什么靈感似的。畢竟這些都是他熟悉的書,都是他的青春啊。他翻著《意林》的時候,就能回憶起,高二住校不回家的某個周六下午,把課桌搬到教室外走廊上,懶洋洋曬著太陽,翻動著它的樣子。翻到《雪國》,就又想起自己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同桌的朋友,不知道她在異國他鄉還好嗎。
接著,少年又翻出了高中時代的一個筆記本,上面還寫著很多同學的QQ號,也記著高中校隊教練的電話。還挺想念他的,那為什么以前不想呢,連這個電話記錄在這里這件事他都早已忽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現在心情不好,就特別想和他說說話,他以前是他的導師,他現在也急需一個心靈的導師。
電話一撥就通了。
“教練,最近好嗎,我是少年!”
“哈,少年,好多年不見了啊,怎么突然想到聯系我了啊?”
“我翻以前的筆記本看到了你的電話,挺想你的,就想試試能不能打通。”
“哦哦,你現在大學畢業了吧,在做什么工作呢,還在打球嗎?”
“本來做IT,就是不喜歡,最近想去籃球培訓機構找份籃球教練的工作,但是可能也不是體育專業的,也沒有證,也沒有工作經驗,投了很多簡歷連面試機會都沒有,今天去面試了一家應該又被淘汰了。”
“你要不要來我上班這兒看看,沒準我可以給你提供機會,我們正好缺助教。”
“教練你現在在哪里上班呀?”
“CBA四川隊。”
“哇,那我可太想加入你們的團隊了。”“我記得你以前不是進體育局去了嗎?”
“對,但是現在在這邊了。”
少年沒有再繼續追問原因。想說他自己會說,不說肯定有不說的理由,也許涉及到一些私人的緣故。
教練在電話那頭繼續說道:“你知道我當初為什么離開學校嗎?”
“不是因為考到市體育局去了嗎?”
“那只是離開的結果,不是原因。我離開是因為和學校的理念不合,學校明確表示我不改就會讓我走。”少年想到,這真是和他最近一份工作的離職原因如出一轍呀。
“啊,你的教學理念怎么了?”
“首先,他們不滿意我把你招進校隊,說我影響了你的成績。其次,我認為校隊不應該只是藝體生的試煉場,應該成為全校熱愛籃球的學生的培訓班,讓更多的人接受正規的籃球訓練。”
“教練您的理念非常棒!是他們有問題。而且他們不知道我的成績下滑并不是因為籃球啊。你并沒有影響我的成績,相反如果我沒有加入校隊,反而可能更壓抑,沒準我就是許多因為壓抑跳樓自殺的高中生中的一個。所以可以說是你救了我一命。”
“哈哈。你這就夸張了啊!”
“真的,真心話!”
“你明天可以過來嗎?我明天正好有空。”
“可以!”
“我待會兒把地址發給你,你加我微信,就是這個手機號。”
“好的,謝謝教練!”
“不客氣,再見!”
“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