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合作社是弱勢群體自愿聯合起來改變被動地位的合作經濟組織,自1844年第一個成功舉辦的合作社——羅虛代爾公平先鋒社成立至今,已有170年左右的歷史。在這期間,出現了諸多合作經濟理論,但以馬克思恩格斯合作經濟理論生命力最強、影響最為深遠。

關于農業合作社理論的研究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19世紀前期各種合作經濟思想創立之時,但其真正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分支是在進入20世紀以后。20世紀20~30年代,農業危機首先在美國爆發并迅速波及全球。為應對此次農業危機,西方國家的政府紛紛采取了支持農民合作社發展的政策。在這種背景下,農業合作社理論研究成為西方經濟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與此同時,世界上首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也開展了全國性的農業合作化運動,因此,關于農業合作社理論的研究也成為社會主義經濟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國內關于農業合作社理論的研究,整體而言,滯后于國外尤其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這與農業合作社首先在西歐等發達國家出現并且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有關。從目前來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農業合作社理論研究,都存在重視流通領域的合作社研究而輕視生產領域的合作社研究的傾向,在馬克思主義農業合作社理論框架下的研究更是非常少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筆者認為,在當前農業合作社發展的新的歷史時期,應繼續堅持馬克思主義農業合作社理論的指導地位,因為唯有如此,才能保證我國新型農業合作社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才能使其真正成為農民自己的組織,為農民謀利益。

19世紀60年代,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揚棄空想社會主義合作經濟思想的基礎上,在與無政府主義合作思想、基督教社會主義學派、國家社會主義學派、合作社社會主義學派以及合作企業學派等形形色色合作社改良主義斗爭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系統的合作經濟理論,并成為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從一般意義而言,合作社是生產社會化的產物,是向共產主義過渡的中間環節;在各種合作經濟中,生產合作起決定作用,因為唯有生產合作才能觸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國家政權對合作社具有決定作用。針對農業這一特殊領域,在經濟發達國家,無產階級掌握政權后,應實行土地國有化并采取農業工人合作社的生產組織形式;在經濟落后國家,無產階級掌握政權后,應采取農民合作社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和農業生產組織形式。發展農業合作社要堅持以下原則:必須改造農民的土地私有制;堅持自愿,不能剝奪農民;堅持典型示范和提供國家幫助;堅持因地制宜、區別對待;反對雇工剝削。列寧、毛澤東、鄧小平等無產階級革命領導人繼承并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的農業合作經濟理論,形成了他們各自關于農業合作社的思想,成為馬克思主義農業合作社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農業合作社在我國并不是新生事物,早在20世紀20~30年代,在我國農村就自發產生了互助組等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形式。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農民群眾開展了從互助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的農業合作化運動。在農業合作化運動初期尤其是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時期,由于較好地貫徹了馬克思主義農業合作社理論指導思想,遵循了合作社的基本原則,所以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從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以后,由于指導思想有誤,合作化運動演變成了農業集體化運動,并最終建立了人民公社制度,造成了嚴重后果。改革開放后,我國普遍推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它雖然有利于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但也存在諸多缺點,如生產規模小,不利于大規模機器和科學技術的利用;農戶抗風險能力差,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等等。因此,無論是從促進農業生產力發展的角度,還是從市場經濟發展要求來看,我國都需要大力發展農業合作社。因而,重溫馬克思主義農業合作社理論并以此為指導,系統研究分析我國農業合作社問題,對于解決“三農”問題、實現農業現代化,對于豐富和發展合作經濟理論,都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農業生產力發展很不平衡,不僅地區間發展不平衡,而且同一地區在發展水平上也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我國發展農業合作社應堅持因地制宜、區別對待的原則;在農業合作社的具體形式上要靈活多樣,不能簡單劃一。筆者認為,目前我國應采取以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為主、多種農業合作經濟形式并存的發展模式。為此,第一,要進行理論創新以設計新型農業合作社的總體框架,即堅持馬克思主義農業合作社基本原理,體現社會主義農業生產方式本質特征;繼承并發展馬克思主義農業合作社理論,實現社會主義農業生產經營形式的創新。第二,應進行制度創新以搭建新型農業合作社的制度結構,即進行農地產權制度改革,構建股份化的土地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組建新型合作經濟組織;進行分配制度改革,構建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新型分配制度。第三,要進行組織建設以完善新型農業合作社的治理結構,即確保社員的主體地位;完善內部組織結構和管理機制;完善利益分配機制。第四,應加強政府支持以改善新型農業合作社發展的外部環境,即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加大對新型農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加強合作社教育和培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搜索| 方城县| 阿克苏市| 洪江市| 岗巴县| 广东省| 兰考县| 平定县| 吴旗县| 深圳市| 南华县| 怀化市| 祁连县| 衡东县| 景东| 鄄城县| 南木林县| 车致| 瑞金市| 衡南县| 汉阴县| 卓资县| 清丰县| 乐业县| 泸溪县| 施甸县| 合川市| 深水埗区| 舒城县| 石阡县| 正宁县| 巴林右旗| 定安县| 襄樊市| 乐平市| 通城县| 武城县| 鄢陵县| 娄烦县| 于田县| 赤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