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研發聯盟信任

由于研發聯盟組織的網絡結構性特征,相較于一般戰略聯盟,非正式治理如信任對維持聯盟成員持續關系及聯盟穩定發展起到更關鍵的作用,Granovetter研究認為網絡關系維度的核心內容就是信任。而與一般網絡組織相比,并非相對松散的組織結構只有利于組織成員間的知識轉移,同時,也有助于成員間信任關系的穩定和發展。

此外,基于社會資本理論,研發聯盟成員企業的社會資本被認為是企業通過縱向聯系、橫向聯系和社會聯系獲得企業稀缺資源的一種資源或者能力。社會網絡中的共同信任實質上就是網絡成員之間相互信任的一種良好意愿,其以共同準則、價值和信仰為特征,重視各方的道德完整和友好親善。因此,研發聯盟成員企業間的信任可以被視為聯盟社會網絡資源,聯盟信任這一社會資本有助于降低研發聯盟績效風險、降低聯盟交易成本及保持聯盟穩定。

一 研發聯盟信任的內涵

(一)組織信任的概念

信任的概念在各種有關商業組織合作的文獻中被廣泛提及。組織信任經常被定義為:在合作組織中對一個焦點組織的商譽持有高度的信心。[3]交換關系中的組織信任研究文獻認為,當一方對參與交易的另一方的可靠性和誠實性具有信心時,信任就產生了。[4]Rousseau等研究驗證了信任存在于子公司與公司總部及外部本地公司的二元關系中,從而從母子公司的視角給組織信任下了定義。[5]最被廣大研究者認可且本書所采用的信任定義是:信任是一方接受將己方脆弱性暴露給對方的一種意愿,這基于對方不會利用己方脆弱性而發生攻擊意圖或行為的一種樂觀期望。[6]

在組織層面,信任與合作關系的正相關關系已廣泛得到有關組織各方面研究的證實。例如,Smith、Carroll和Ashford通過研究發現,信任是反映和預測組織內及組織間合作情況的重要影響因素。[7]此外,Dirks和Ferrin在回顧有關組織信任文獻的基礎上論證得出,信任對預期績效與行為結果既有直接作用又作為調節變量對其產生影響。[8]在Dirks和Ferrin看來,信任對有關績效和行為結果的決定因素起促進作用,因為信任能夠提供提高結果發生可能性的條件。

組織成員因合作研發、減少交易成本和創新風險的目的而結成研發聯盟,組織間的信任作為維系合作關系的紐帶,不但能夠促進成員間信息、技術、知識的流動,提高合作創新績效,而且能夠增強聯盟的穩定性,降低交易成本,減少沖突及避免機會主義等風險發生。

(二)組織信任的維度

單一維度很難完整地體現信任的內涵,越來越多的學者逐漸傾向于采用多維度對信任概念進行闡述和探討。不同的研究者對信任的理解和研究視角存在差異,導致了信任維度劃分的多樣化。

依據信任對象的不同,有學者將信任劃分為人際信任和制度信任[9],而Kramar將信任分為組織內信任、組織間信任和集體信任。[10]根據信任的成因,Shapiro等將信任劃分為威懾型信任(DBT,源于制度、契約的懲罰威脅)、知識型信任(KBT,源于施信方對受信方、環境等知識的理解)和認同型信任(IBT,源于施信方對受信方的認同)[11];在此基礎上,Lewicki和Bunker依據信任的發展階段,將信任劃分為計算型信任(CBT)、知識型信任和認同型信任。[12]Barber則從分析與信任相關的預期入手,劃分了三類信任:基于道德的信任、基于能力的信任和基于責任與義務的信任。[13]McAllister則將信任分為認知型信任和情感型信任。[14]在組織信任領域,以信任的前因為劃分標準,最具代表性的當屬Mayer、Davis和Schoorman提出的有關組織信任的一個綜合模型,將信任從能力、善意及誠實三個維度進行劃分;[15]Mayer等對組織信任維度的劃分得到了組織研究領域學者的廣泛關注,并被其他學者不斷引用、豐富和完善[16]。從信任治理的角度,Boholm和Lofstedt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信任是風險狀態下對合作伙伴的依賴性,認為四個維度構成了信任:信息交流與溝通、目標協調、非正式協議和監督與控制。[17]而從信任強度的角度,有許多學者依據信任關系程度的強弱對信任進行定義,并且有學者還給出了信任的具體評價標準和方法,如Barney和Hansen就將信任區分為弱式信任、半強式信任與強式信任三類。[18]

有關信任維度的劃分歸納見表2-1。

表2-1 信任維度劃分

表2-1 信任維度劃分-續表

從表2-1中可以看出,信任維度劃分標準已從外在的、靜止的向內在的、動態的方向演化,說明學者對組織信任的研究不斷深化,并更加注重發生過程及特征。

本書從知識轉移的視角對研發聯盟成員間信任進行研究,屬于組織信任范疇。而個人作為承載知識、完成知識交換、分享和轉移知識等活動的載體,組織信任中不可缺少地包含人際信任。本書將采用Lewicki和Bunker與Mayer等對信任維度的劃分標準,對研發聯盟成員間的信任演化進行分析研究。

二 研發聯盟信任的影響因素

在確保成功的合作伙伴關系中,信任具有比契約更為有效的作用。企業經理人也經常將合作關系失敗歸咎于信任缺乏。而彼此信任的合作伙伴能夠突破雙方的權利沖突、利潤低等合作壁壘,從而形成更大的市場競爭優勢。影響研發聯盟成員間信任關系的因素可分為前置因素(包括合作伙伴品質因素、管理控制機制等)、后置因素(包括研發績效、承諾、長期合作關系等)以及情境因素(如控制、環境等)。聯盟成員信任影響因素整理見表2-2。

表2-2 聯盟成員信任影響因素整理

表2-2 聯盟成員信任影響因素整理-續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城县| 措美县| 绍兴县| 城步| 陆丰市| 新泰市| 洪洞县| 虞城县| 繁峙县| 三原县| 独山县| 远安县| 九台市| 仪陇县| 遂平县| 景谷| 郸城县| 闽侯县| 高雄市| 江西省| 华容县| 武定县| 门源| 祥云县| 济宁市| 沙河市| 繁峙县| 昌黎县| 长白| 巨野县| 施甸县| 麦盖提县| 松潘县| 闵行区| 镇江市| 福泉市| 元阳县| 蒙城县| 大石桥市| 南平市| 星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