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支付清算發展報告(2015)
- 楊濤主編
- 1212字
- 2022-05-27 18:25:42
四 我國證券清算結算體系的完善思路
我國的證券清算結算體系建設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針對目前主要存在的一些問題,結合“新國九條”的相關要求,我們認為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第一,鼓勵在統一制度規則下的市場化探索。從國際經驗來看,在證券清算結算領域何種市場結構或何種分工格局最為有效,事實上并無確定答案。或許清算結算環節的適度集中有利于發揮規模效應,或許將清算結算環節一體化有利于提升效率,也或許引入適度競爭或將不同環節有效隔離可以防止風險過度集中。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化的探索便極為重要。應鼓勵清算結算機構以市場為導向探索新的業務模式,促使清算結算機構在更為包容的環境中形成合理的分工格局,從整體上提升我國證券清算結算效率。但前提是需加強監管協調,統一市場準入、運營或退出的規則標準,形成競爭有序的局面,避免出現低效競爭和功能割裂。
第二,加強托管結算機構間的互聯互通。目前,債券轉托管在發達國家普遍存在并運轉流暢,從技術上理應可以實現轉托管實時到賬。對于債券市場,應支持債券品種在不同市場的交叉掛牌及自主轉托管機制,促進債券跨市場順暢流轉;推動托管結算機構信息共享、順暢連接,加強互聯互通,努力提高債券跨市場轉托管效率;支持監管機構逐步強化對債券登記結算體系的統一管理,防范系統性風險。對于證券市場,應加強場內場外市場間的互聯互通,統一標準,集中數據。
第三,協調清算結算的安全與效率。應加快完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相關法律法規,落實PFMI提出的原則;逐步完善市場化的風控機制,促使風險管理逐漸精細化;在場外衍生品市場進一步推進中央對手方清算模式,以市場化方式管理場外市場風險;進一步探索有價證券沖抵保證金業務,以提高市場效率。
第四,推動清算結算機構跨境合作。鼓勵清算結算機構充分借鑒滬港通的成功經驗,探索多種方式加強與國外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擴大市場雙向開放。同時,進一步推動國內有關交易、清算結算的法律法規與國際接軌,積極落實PFMI原則并接受國際機構評估,以利于國內的清算結算機構得到其他國家的認可。
參考文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關于中國遵守〈證券結算系統和中央對手方建議〉詳細評估報告》,中國金融出版社,2012。
上海清算所:《2014年度中國債券市場統計分析報告》,《會員通訊》2015年第1期。
國際清算銀行支付結算體系委員會、國際證監會組織技術委員會:《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原則》,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譯,中國金融出版社,2013。
中央結算公司債券信息部:《2014年債券市場統計分析報告》,中國債券信息網,2015年1月1日。
Chapter 3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China’s Securitie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System
Abstract:In 2014,China’s clearing and settling system about securities operates stably,and the scale of business developed rapidly. Meanwhile,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was advanced comprehensively,and some breakthroughs were achieved,which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the system and promote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and function of China’s clearing and settling system about securities in 2014,and offers some proposals about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system now,combined with the opinions which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in 2014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 market.
Keywords:Clearing;Settling;Stock;Bond;Derivative
[1] 這三大系統通常可以簡稱為中債登、中證登和上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