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 對我國政府災害應急管理工作的借鑒意義

以上各國家和地區先進的災害管理體系和經驗對我國災害應急管理體系的建設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第一,我國政府現有的災害管理體系當中并沒有像美國FEMA一樣的專門的災害應急處理機構,而是主要依賴各級政府的現有行政機構。由多個機構和部門組成的災害管理體系并不利于工作的統一指揮和調度,也無法有效應對多災齊發的情況。因此,我國政府應該建立國家級的自然災害應急管理機構,建立國家災害應對指揮系統,綜合協調各涉災部門的工作(黃明光,2014)。

第二,我國政府還應繼續細化和完善災害應急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像美國和日本一樣將災害應急管理的方方面面納入法制化的軌道,以提高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和高效性。既要將自然災害管理法律法規中的空白補全,也要制定和完善綜合性的自然災害法,還應健全各級政府的減災規劃和應急預案。

第三,我國政府應該加大災害的科研力度,重視對科研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成立災害研究的綜合性指導機構以加強科研部門之間的整合與協作,并大力推動科研成果在防災救災實務中的運用(游志斌,2006)。在針對災害本身的自然科學研究之外,也要重視和推動對自然災害的社會、經濟、心理影響以及災害管理體系的社會科學研究。

第四,我國政府應當加強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提升政府和民眾的災害意識和應對能力。要利用好學校、社區、媒體等平臺開展包括知識普及、培訓和演練等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

第五,我國政府應該學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積極發揮社會力量在防災、救災和災后重建中的作用,以提升社區防災救災主觀能動性、有效利用和配置資源,緩解政府在災害管理工作中的壓力,并將災害的損失和不良影響降至最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武县| 万安县| 高邮市| 漯河市| 泰顺县| 大厂| 黎川县| 酒泉市| 清镇市| 司法| 修武县| 江孜县| 安远县| 阳新县| 临夏县| 思茅市| 凉城县| 兴化市| 南城县| 响水县| 黄浦区| 淮阳县| 江北区| 房产| 重庆市| 水城县| 南溪县| 巩义市| 宜都市| 绥化市| 鱼台县| 蒙城县| 大庆市| 尼勒克县| 吐鲁番市| 府谷县| 喀什市| 云安县| 临安市| 涪陵区| 汾西县|